荆轲明明已经知道盖聂已是秦王架下得力的侍卫,却还是像盖聂透漏了要结盟的风声。荆轲自知论政谋,此话不应该告诉秦王身边的人,但论情谊,告诉朋友又有何妨?
荆轲:你是怎么想的?
荆轲准备问问盖聂。
盖聂:此事或许不成
荆轲:你会阻拦么?
话一出口,荆轲就后悔问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如此逼迫盖聂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
荆轲见盖聂沉默不语,自知盖聂也是为难。突然他对着盖聂眯眼笑道:
荆轲:哎呀,看你这是什么表情。大哥我啊,信你!
荆兄......一句荆兄,是盖聂心里万般无奈的声音。
荆轲就是这样,看似大大咧咧,但其实很会为他人考虑。就像他们在燕国初识不久后,燕国境内传言有一个来自秦国的细作来了燕国,自然,便将矛头对准了盖聂。幸而荆轲知道此事后,帮助盖聂摆平了此事。
荆轲:大哥我啊,信你
一句信你。让盖聂心里顿生暖意。他是一个剑客,是鬼谷弟子。将来要走的路注定是一条无人理解、无人相信的路。在这样的漫漫长路中,能有人相信自己,也是一种幸福吧。
二人闲聊了几句,荆轲请盖聂吃了顿饭,便也各自离开了。
荆轲也于第二日就见到了韩非。
双方各认为结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要说动软弱的燕王和懦弱的韩王两家结盟,却并非易事。而比这更困难、更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正在悄然而至。
韩非平时闲暇无事的话,也就爱写点书。却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姬午夜的手上。
韩非:你是说李师弟要出使韩国?
卫庄将消息告诉了韩非,但他知道韩王并不会见李斯。
卫庄:可惜,韩王并不会见他。
是啊,秦赵交战后,秦兵丢盔卸甲,吃了败仗,可是韩王昏庸,偏偏以为秦国终于不行了。
韩非:不过我也很久没有见到李师弟了。
韩非勾起一笑。
卫庄:只怕,不如不见
卫庄:昔日你们是师兄弟,今日你们便是敌手。
卫庄抱臂道:
卫庄:弱肉强食的事,怎么会管什么师兄弟。
韩非:包括你和你的师兄。
韩非瞅向卫庄。
卫庄: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卫庄斜着眼睛,将抱臂的手放下,严肃而又漫不经心的说道:
韩非:你还是先想想如何对付李斯吧。
几日后,秦国使团来到韩国。
与卫庄和韩非所料不差,韩王在蛊惑下根本没有见李斯的意思。
若不是韩非多次上书,恐怕韩王还在自己的大梦里。
李斯本就知道韩非是经世之才,可他身为秦国臣子,怎么允许秦国会有这样的敌手。眼下只有把韩非收入秦国麾下,才好免除后患。
李斯没有见到韩王,但他自然不能着急回去,于是当夜潜了回去,去了姬午夜住处。
李斯:李斯深知韩非乃将军劲敌。若韩非离开韩国,将军可愿?
姬无夜冷笑一声。
姬无夜:韩非去了秦国,若对付韩国,岂非是我的失职。
李斯:将军,韩非的目的显然就是除掉将军,若韩非不在韩国,而去了秦国,韩非初来秦国,根基不稳,又怎么会对付韩国,若仍留在韩国,将军以为自己能有多少胜算能够赢他?
李斯一语话毕,只见姬午夜轻轻敲击着自己的剑柄。很久后,他终于开口了。
姬无夜:只怕你没有办法让韩非入秦。
李斯知道,他说动了姬午夜。
李斯:当今秦王,礼贤下士,李斯知道韩非所著之书均是经天纬地之作,若传入秦王手中,秦王必然相见于韩非。
......
果不出李斯所料,嬴政看到韩非的书籍后,大喜过望,后听说韩非还在世,当即要见韩非。
几日后,秦王发兵讨伐韩国。宣称,如若交出韩非,自会退兵。
韩王迫于秦国压力,答应交出韩非以存韩国。
韩非:呵,看来我是非去不可了啊。
紫兰轩里,流沙四人正襟危坐。韩非所建立的流沙,在韩国已经大有所成,如今突发这样的变故,怎让人不沉思。
韩非为自己倒了一杯酒。
韩非:也不知到了秦国,还有这等好酒么。
张良眉头紧皱,却不知说什么。
卫庄当即盯着韩非,开口道:
卫庄:你知不知道,你此去秦国,凶多吉少。
韩非:你以为我想去啊
韩非: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回来的。
张良:此事并非这么简单。
张良:据我所知,那日李斯并没有离开韩国,而是离开后又潜了回来,见了姬午夜。
卫庄:你知道的,姬无夜手下四凶将,被流沙拔光殆尽,他怎能不想后招?
卫庄: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想想如何解决吧。
就见卫庄又继续说道:
卫庄:但只怕以姬午夜的个性,他必然会埋伏杀手在你入秦前就杀了你,你活着,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
韩非:那他就不怕嬴政找他?
卫庄:你觉得你的命这么值钱?
没错。如果韩非顺利的进入了秦国,嬴政现下恨不能与韩非同游,若韩非在嬴政耳边说点什么,姬午夜还能活么?
而李斯,其实也不希望韩非真的入秦。
李斯:师兄,当日我们出师前,你对我说,以后我们就是对手,莫要手下留情。
如果韩非来了秦国,嬴政重用了韩非,岂不是对自己不利?
韩非放下了腿,坐直了身子。
韩非:越王八剑,黑白玄翦。你是说, 姬午夜想以此人除掉我?
卫庄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都默认了这个答案。
卫庄:兵法有言,兵贵神速。
卫庄率先开口了。
卫庄:如若我们先在他们下手之前,除了玄翦呢?
韩非:你有把握么?
韩非问道。
.......
另一边,与嬴政欢喜不同,盖聂倒是有所担忧,思来想去。他向嬴政传了一封书信。
盖聂大意是说:“韩非入秦,必有麻烦。韩国大将军姬无夜与韩非关系并不好,怎么会宣扬他的著作到了王上手边?想来此事必有蹊跷,望秦王做出决断。”
嬴政接到书信后,想来盖聂所思之事不无道理。无论盖聂的担忧到底是不是多余,嬴政都不可能让韩非出事。于是他当即命盖聂待在韩国境内,做好万全之策。
一路纵剑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