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超小超大

第104章约法三章

徐庶的住宅,位于鹿门山附近。

刘修从隆中返回,便径直往徐庶的住处行去。

徐庶的院子很简单,有三间竹屋,外面有一圈栅栏作为围墙,后方是密集的山林,门前是一条湾湾流水。这一处地势,背山靠水,风景宜人。

刘修乘坐马车赶来,敲门后,徐庶亲自出来迎接。

“元直兄,叨扰了。”

刘修上前,拱手行礼。

徐庶身穿一件褐色的单衣,见到刘修后,脸上笑容洋溢,摆手道:“贤弟,里面请。”

进入院子中,徐庶和刘修在石桌旁落座。邓艾却是从背上取下了背着的背囊,拿出书简,找了个角落安静的看书。

徐庶看着邓艾,称赞道:“贤弟,你的这书童不简单啊。”

刘修介绍道:“他叫邓艾,这小子喜欢读书,整天书不释手,快成书呆子了。不过喜欢读书是好事,多读书,也能明白道理。”

徐庶道:“有机会读书,也愿意读书,这是人杰之象啊。”顿了顿,徐庶话锋一转,问道:“贤弟这次来,是为了前往攸县的事情吗?”

刘修也没有拐外抹角,开门见山的道:“请元直兄助我一臂之力。”

徐庶闻言,沉默了下来。

出仕为官,是徐庶必然要做的事情。现在就出仕为官,却不是徐庶的打算。徐庶选择自己效忠的人,是一辈子的事情。

效忠的主公,必然慎重选择,需要深思熟虑。

刘修文采飞扬,武艺超群,但身为上位者,最重要的不是要有多么好的文采,要有多么厉害的武艺。文采不好,可以招纳文采斐然的能人;武艺不好,可以招纳猛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用人。

这一点,是徐庶目前还没有看清楚的,他不知道刘修会不会用人。

刘表治理荆州,境内人才无数,如诸葛亮、庞统等人,或者是司马徽、庞德公、韩嵩等人,都是才能出众,但刘表一个都不收为己用。

刘表有能力,却不会用人。

徐庶担心,刘修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尤其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在很多时候,更不愿意听下属的意见。徐庶对刘修的能力,一点都不怀疑,考虑的,是刘修的用人之道。

会用人,善于用人,这是徐庶最关心的。

刘修此刻,心情也沉了下去,但他脸上,依然笑容满面,道:“元直兄不必为难,你不愿意,我总不能强行拽着你去攸县啊。”

徐庶正色道:“修公子,不是我不愿意,是因为我认为还不合适。”涉及到正事,徐庶对刘修的称呼,随之发生变化。

刘修心头却是一喜,问道:“怎么样才算合适?”

徐庶没有果断的拒绝,意味着刘修就有一定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和去见诸葛亮的情况不同,诸葛亮避而不见已经表明了态度。

现在,只要有一线希望,刘修就不会放弃。

徐庶正色道:“修公子能力出众,但治理一方,最重要的,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驾驭能力,要能运用所有人的能力,能统筹兼顾,能听得进忠言逆耳,能识人用人,以及其他的种种问题。这些不是纸上谈兵能解决的,需要从实践中判断。”

这话,听起来有些宽泛。

刘修的眼中,却浮现出欣喜神色。从某个方面说,徐庶认可了他,但能否治理一方,能否顺利的在攸县立足,是徐庶要考虑的问题。

刘修心思转动,道:“元直兄,我倒是有一个提议。”

徐庶道:“什么提议?”

刘修说道:“我们来打一个赌,或者说,我们约法三章。”

徐庶好奇道:“怎么做?”

刘修道:“以一年为期,一年后,我攻下豫章郡,在豫章郡立足,元直兄出仕助我一臂之力。如果我不能完成,邀请元直兄出仕的想法,便不再提。你所考虑的种种问题,在我看来,拿下豫章郡的过程,都会涉及到。”

徐庶忽然笑了起来,道:“修公子好大的胆魄,一年拿下豫章郡,怕是不容易。”

刘修道:“行不行,明年看结果。”

徐庶欣然道:“修公子都这么说了,我不能再拒绝。这一年,我绝不出仕。以一年为期,明年修公子拿下了豫章郡,我前往攸县和修公子汇合。”

“一言为定。”

刘修笑了,伸出右手。

徐庶也是伸出右手,一声脆响,两人击掌为誓。

古人重信诺,徐庶答应了刘修,意味着最终的选择,掌握在刘修的手中。只要刘修在攸县打开了局面,拿下了豫章郡,徐庶就是他谋臣中的一员。

刘修话锋一转,问道:“元直兄这些年留在襄阳,家中还有人吗?”

对于徐庶,刘修很清楚。

徐庶的老母亲一直留在颍川郡,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徐庶崭露头角后,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徐庶不得不效力于曹操。

既然要招募徐庶,刘修自然要早做打算,解决后顾之忧。

徐庶回答道:“家中母亲尚在,在颍川郡居住。”

刘修试探着问道:“元直兄一直在襄阳,为什么不把伯母接到襄阳呢?伯母上了年纪,却一个人在家,毕竟不合适。”

提及母亲,徐庶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的伤感。

这些年漂泊在外,徐庶从来没有回家去看望老母亲,不是不想,是因为没能闯下一番事业,不能够衣锦还乡。

刘修接着又道:“鹿门山环境清幽,而且邓艾早年丧父,他的母亲也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伯母来了后,可以和邓艾的母亲作伴,元直兄以为如何?”

徐庶说道:“母亲眷恋家乡,要南下襄阳,恐怕有些困难。”

刘修道:“元直兄在襄阳,伯母必然来襄阳。”

顿了顿,刘修又道:“正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老母亲对儿子,是满腔的挂怀。元直兄要接伯母来襄阳,恐怕她老人家高兴都来不及啊。”

徐庶听了后,眼前一亮,道:“修公子的这首诗,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四句诗,写了母亲,意境却悬在母亲这里,没有写完。”

刘修道:“元直兄慧眼如炬,还有两句诗收尾。”

徐庶道:“快说来听听。”

刘修说道:“最后两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徐庶呢喃着,神色大受震动,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思念情绪。他抬头望天,两行清泪,悄无声息的,从脸上滑落下来。

他心中更是悔恨,认为不该让老母亲一个人呆在颍川。

徐庶擦拭掉眼角泪水,道:“让贤弟见笑了,贤弟一首诗,勾起了心中思绪,也道尽了母亲的心绪。这首诗,堪为经典。”

刘修感慨道:“元直兄真性情,令人佩服。有母亲,真的好啊。”

徐庶心中颤动了一下,才想起眼前的这位,母亲早死,而且父亲不疼,哥哥不亲,境遇更是惨淡。

相比于刘修,他已经很好了。

刘修顺势抛出想法,道:“我派人前往长社,将伯母接到襄阳。如此,伯母在元直兄的身边,对伯母,对元直兄,都是好事。”

徐庶道:“多谢修公子!”

刘修笑了起来,心中更是踏实,只要徐庶的母亲来了襄阳,徐庶更是跑不掉了。而且徐庶同意他派人去接人,无形中,已经认可了刘修。

三国小侯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烽火男儿行 连载中
烽火男儿行
锋利的柴刀
简介: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抗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30万冤魂让整个南京城披上血色,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也是英魂遍地尸骨累累。年轻的懵懂学生唐城和国军连长的一次偶遇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心中的信义,唐城踏上了漫漫征程,从一个战场新兵逐渐成为一个被老兵们称呼为长命鬼的百战老兵。杀勇似猛虎胆似铁战不破敌阵誓不还谨以此书缅怀献身家国的英灵们英魂永在国魂长存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9.5万字5年前
大唐之圣 连载中
大唐之圣
峰爱涵
简介:缉毒警察梅天郎头部受创穿越到唐朝,成为了弑帝自立的宇文化及所遗留下的血脉,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得宇文哲。更发现身处的唐朝和他所知道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出入,到底是因为历史记载错误,还是因为自己的穿越所带来的影响。初出茅庐,便遇上突厥攻入渭水,两把大火,焚兵二十万……得遇李靖,咱来场真刀真枪的演习……公主垂青,抱歉,本将早已心有所属……娶了青楼花魁,真是被逼无奈……被剥夺了武将资格,没事,混个文官,文官照样带兵……长安多二世祖,敢惹本将,全都打残……梅天郎手中拿着血玉,仰望天空,“昨天晚上,在长安,玄武门事变吧……”他该如何抵挡这滚滚的历史洪流,成为名传后世的唐代之圣………强烈推荐本人新书《仙道圣祖》http://www.***.com/book/2807148.html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75.8万字6年前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之大晋 连载中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之大晋
风雨同路_974073087
简介:刘代的讨代路······
1.3万字6年前
圣羽子 连载中
圣羽子
陈苹果大神
简介:夜子羽醒来后,走出了房间,发现外面的格局又变了,原本的凉亭已经消失不见,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池塘。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水光…  “这是幻阵。”就在夜子羽感叹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这一切都是假的?”夜子羽不可置信的问道。  鬼谷子说道:“相由心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中宽广,看到的自然是所希望的景象。”  “这么说,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夜子羽问道。
2.7万字5年前
卡蒂 连载中
卡蒂
就叫游客
简介:新大陆,新征程
3.2万字5年前
奇士留香之青领神机 连载中
奇士留香之青领神机
余味子
孙文若(荀彧),后世偏称他狗货,但他从没有苟活,而且活的够火!书中的庙堂与江湖、权谋与神书,逐鹿与争霸、红颜与娇娃,给你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汉末,一个不一样的狗货。奇士必有奇志,奇志必出奇事,奇事成就奇节,奇节留香百世!三尺微命,入梦背后有何筹谋?一身病骨,为何游走庙堂江湖?十字路头,情怨恩仇初心怎顾?百变红颜,芳心终能安归何处?千年奇书,能否探到真本源出?万古留香,难道奇志得到展舒?————欲解心中迷惘,请看奇士留香。
3.9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