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超小超大

第146章邻县冲突

茶陵县和攸县接壤,位于攸县的东面。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炎帝神农葬于茶乡之尾。”记载中的茶乡,就是在茶陵县的境内。茶陵县的茶叶,在长沙郡都非常有名。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喜好喝一口茶陵县的茶叶。

茶陵县境内多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且冬寒的时间段,所以山上的茶叶,有足够的光照时间,茶叶份外清香。

茶陵县的百姓,也一直为荣。

因为这一点,县令的日子过得很舒坦,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就是最好的情况。

只是最近几日,县令苏融高兴不起来了。

苏融年近五旬,相貌清瘦,因为保养得不错,身体倒也是颇为硬朗。他为官清廉,处处为民争利,百姓对苏融也是非常的爱戴。

只是茶陵县的许多乡绅、家族,纷纷到攸县买地,让苏融很头疼。

同时,茶陵县的许多商人也去了攸县置办家业。

茶陵县农业不行,靠的是茶叶,是商人。一旦商人离开,商业必然会随之下跌,官府的税收也将受到影响。现在的情况,对攸县非常有利,对茶陵县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苏融考虑的不仅是商业,还有百姓的问题。

茶陵县的百姓暂时不会离开茶陵县,到了明年,茶陵县的各大家族、乡绅在攸县的土地要开始耕种,一旦攸县的百姓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茶陵县的一部分百姓会前往攸县耕种,这对苏融来说,简直是噩耗。

商人走了,商业一落千丈。

百姓走了,苏融的官估计也快要到头了。

为了阻止这件事,苏融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书房中,苏融召集了县丞和主簿,商议此事。

县丞也是非常的头疼,都已经讨论了很多次,却一直没有结果,令人揪心,更费神。他想了想,建议道:“县尊,攸县可以开垦农田。我们茶陵县,为什么不可以呢?”

苏融想都不想,直接反驳道:“攸县情况特殊,因为严重的饥荒,导致无数的百姓衣不果腹。官府只要发粮赈灾,他们就愿意去开垦农田。他们得到的粮食不多,只能让他度过难关。但因为攸县的饥荒,百姓没有太多的想法。”

“茶陵县,大多数的百姓是茶农。许多百姓的家中虽然不是太富裕,却也不是太差,谁会为了一点粮食去开垦农田。”

苏融轻叹道:“最重要的在于,茶陵县不可能拿出数万石粮食出来,也不可能给出刘修那样不征收赋税的条件。茶陵县情况不用,采用相同的办法,也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

主簿砸吧砸吧嘴,道:“大人,不如任由他们去吧。”

县丞也道:“下官也这么认为。”

主簿和县丞都非常揪心,讨论许久都没有结果,太烦躁了。

苏融仍是摇头,正色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件事必须解决。从某个方面说,商人的离去,就会导致茶陵县的钱,转移到了攸县,对茶陵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县丞一副无奈的神情,眼珠子转了转,忽然说道:“既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干脆在双方接壤的地方设置关卡,只许进不许出,不让百姓或者商人前往攸县。”

苏融摇头道:“这样做,影响太大。”

县丞也一翻白眼,道:“县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办法了。”

苏融脾气极好,依旧没有发怒,继续道:“再想想,都再想一想,必须把这事儿解决了。”

县丞和主簿相视一望,更是无奈。

苏融又道:“这件事不解决,明年开始,茶陵县必然陷入困境。到时候,明年攸县必然是税收、粮食获得大丰收,而茶陵县一落千丈,这是绝不允许的。”

主簿建议道:“县令,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找太守大人调解吧。”

苏融道:“攸县没有针对茶陵县,你认为可能吗?”

主簿听了后,轻叹了一声。

苏融深吸口气,道:“你们想不到办法,就按照老夫的办法来。”

县丞和主簿一听,脸上流露出喜色。只要是县尊大人开口的计划,两人都不反驳,这样一来,事情就没有了争论了。

到现在,两人都已经心力交瘁,不愿意再折腾了。

苏融正色道:“第一,在边境设置关卡,禁止茶陵县的百姓进入攸县境内;第二,告知茶陵县的商人、乡绅等人,请他们暂缓前往攸县购置土地;第三,派遣一人前往攸县,倒卖他们的土地,将价格炒上来。只要攸县农田的价格乱了,商人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再生出其他心思。”

县丞和主簿听了后,相视一望,眼中流露出惊讶神色。这一计划,有些毒辣了,因为进一步,会搅乱攸县,会得罪刘修。

苏融眼神锐利,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这样的计策,执行吧。”

“诺!”

县丞和主簿点头,都答应了下来。

……

攸县,县城。

这一段时间,攸县开垦的农田,在不断的卖出。随着财政问题的解决,以及粮食的充裕,开垦农田的百姓得到的粮食,从刚开始的一升粮食,增加到了两升粮。

短短时间,攸县的百姓,从饥荒中走出来。

县衙,县丞署衙。

蒯祺端坐在办公的大厅中,处理着最近的政务。

如今,县衙的一众小吏重新调整后,办事的效率,以及处事的手段,也恢复了公平公正。蒯祺把手中的政务,分门别类的下方下去。

他的事情,也轻松了许多。

只是,蒯祺连续看了几卷竹简,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竹简上的内容很简单,攸县境内开垦出来的许多农田,一开垦出来,就被人买了,然后开始倒卖。许多已经卖出去的,也被人高价买走,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

这样的情况,不断的发生,消息在攸县传开后,让无数的商人心思浮动。

买进,然后卖出赚钱,这是许多商人的想法。

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的混乱。

蒯祺察觉到情况不一般,立即把县衙的一众小吏喊到了署衙中,然后看向麾下的人,沉声道:“一天时间,查清楚谁在幕后推波助澜,打乱攸县的局面。”

一众人得了命令,全都下去执行命令了。

官府的力量动用起来,一天时间,完整的讯息,摆在了蒯祺的案桌上。

蒯祺看完后,眼神更是凝重。

竹简上记载的内容很简单,有三个来自邻县茶陵县的人,在幕后推波助澜,搅乱攸县的局面。经过查证后,三人已经被控制了起来。

邓展审问后,根据三人的供述,三人之所以这么做,是茶陵县的县令苏融下令的。

茶陵县的县令,为什么要针对攸县?

这一情况,是蒯祺没有想清楚的。但现在涉及到两个县的争斗,蒯祺不敢耽搁,当即起身,往刘修的书房行去。

三国小侯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云的抗日 连载中
云的抗日
欧阳锋
简介: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名角一样,不管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片酬最高的却永远不可能是他们——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02.1万字6年前
三国第一鬼才 连载中
三国第一鬼才
梦与君同VS诸葛
简介: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时代,这是一个人命贱如鸡的时代,这是一个战乱流离红颜劫的时代。三国,英雄辈出;三国,荡气回肠;三国,煮酒天下。无意间回至三国的诸葛瑜烊,发现自己成了传说中妖人诸葛亮的哥哥,于是乎,彻底纠结了……“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此等豪言尚在,是迈出一步?还是……且看第一鬼才诸葛瑾如何纵横三国,于金戈铁马之中挥洒智谋,于依红偎翠中红袖添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笑书天下事!本书第一个Q群,喜欢《鬼才》的朋友,欢迎进来:117491926已宣示加入网络文学文明写作行列,自愿接受文明写作行列中各成员进行监督。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14.3万字6年前
陆战兵王 连载中
陆战兵王
可可比尔
简介:跆拳道少年周力庆贺18岁生日,去酒吧庆生之时,不想遇到了恶霸调戏美女王雅婷,因为看不惯这些流氓之徒的所为,选择出手相助,因为招来了杀身之祸,少年避祸入伍,成长为利刃毒蛇特种部队陆战兵王。我的书友交流群:241911158,我的QQ:807457338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16.7万字6年前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之大晋 连载中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之大晋
风雨同路_974073087
简介:刘代的讨代路······
1.3万字6年前
七日之约一一碧落剑 连载中
七日之约一一碧落剑
Baby一fs
暂无介绍哦~
6.5万字5年前
宦海弄潮 连载中
宦海弄潮
柳生如梦
一起枕边人与结拜弟兄精心炮制的车祸一次绝望中做出的无奈抉择一个好人的消亡一代枭雄的崛起跨越千年,从矜贫救厄的慈善家,到不择手段的陈亲王,命运的洗礼,亦是攀登的阶梯波诡云谲的宦海,处尊居显的权臣,笑里藏刀的皇亲,算无遗策的谋士人生在世,如处荆棘,不做天上鹰,便为笼中雀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宁可万骨枯,终成一将功
1.5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