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超小超大

第164章太史慈的焦急

安城县,东面三十里。

军营,中军大帐。

这一次和刘修交战,他麾下的虎将潘峻、蒋彪、邓邵被杀,折损了三员主将,而胡瀚和郑梓也受了伤,麾下士兵更是损失惨重。来安城县的时候,他麾下的士兵人数过万,一番厮杀后,麾下的士兵只剩下八千多,可谓是损失惨重。

主持豫章郡的战事以来,此战是太史慈第一次遭受这么大的损失。

此前,太史慈从未一败。

太史慈端坐在营帐中,目光落在胡瀚身上,问道:“攸县可有消息传回?”

胡瀚摇头道:“暂时没有。”

太史慈眉头皱起,心中生出不妙的预感。和刘修交战,他感觉自己处处被牵着鼻子走,每一步,都落入了刘修的算计中。

孙仁前往攸县,太史慈原本自信满满,现在却没有之前的自信了。

刘修展现出来的谋略,让太史慈忌惮。

“报!”

营帐门帘卷起,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禀报道:“将军,刘修派了一名使节求见。”

太史慈剑眉一挑,眼中流露出疑惑神色。这时候,双方敌对,刘修派使节来做什么。太史慈大袖一拂,吩咐道:“请!”

士兵退下,不多时,庞统身穿一袭黑色长袍,大步走了进来。

见到太史慈,庞统道:“庞统见过太史将军!”

太史慈不认识庞统,庞统在襄阳小有名气,但出了襄阳,在江东境内,便没有太多的名气了。他眼神沉稳,道:“先生来本将的营地,不怕被杀吗?”

庞统说道:“在下微末之人,将军杀了在下,不仅没有半点好处,反而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损人不利己,以将军的聪明,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太史慈捋须一笑,道:“本将,从来不是在乎名声的人。”

庞统道:“将军总有在乎的人。”

一句话,暗藏机锋。

太史慈的心中,突兀的升起不妙的预感,立即言归正传,问道:“刘修派你来做什么?”

庞统道:“主公让我告知将军,孙尚香正在安城县做客。”说到这里,庞统故意停顿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将军真的是好雅兴,一方面率军和主公交战,另一方面还让孙尚香去攸县。可惜攸县人杰地灵,山美水美,孙姑娘现在已经不愿意离开了。”

太史慈的脸,阴沉了下来。

孙尚香被抓了!

这一消息,简直是噩耗。

太史慈正色道:“刘修抓紧了人,有什么条件?”

庞统道:“具体的条件,主公没有说。主公只是让在下把消息告知将军,让将军看着办。以将军的聪明才智,肯定知道该怎么办。”

轻飘飘的一句,把太史慈顶了回去,让太史慈无言以对。

庞统道:“话已经带到,告辞。”

太史慈没有阻拦,任由庞统离开。他坐在营帐中,表情凝重。孙尚香身份非同一般,孙策和孙权只有这一个小妹,是江东的明珠。孙尚香不爱女工爱武功,专门来豫章郡参加战事,也是孙权批准了的。

如今孙尚香被抓了,太史慈无法向孙权交代,烦恼可想而知。

消息一旦传回吴县,后果严重。

“怎么办?”

太史慈挠头,眼神中满是焦躁。换做是普通的将领被俘虏了,太史慈处理起来,会非常的轻松,孙尚香却不同,太史慈不可能不管孙尚香的死活。

“来人,请郑梓来营帐中。”

太史慈思虑许久,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派人去把郑梓喊来了。

不一会儿,郑梓来到营帐中。

胡瀚和郑梓两人,都在营帐中,郑梓问道:“将军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太史慈眉头紧皱,沉声道:“刚才,太史慈派遣使节来说,孙尚香被抓了。目前,人在安城县。”

刷!

郑梓闻言,面色大变。

郑梓也是军中的虎将,知道孙尚香被抓的后果。

胡瀚刚才就听到了消息,他面色凝重,缓缓说道:“将军,孙尚香的身份非同一般,现在被抓了,事情很难办。如果刘修不放人,根本就没有办法。”

郑梓接着道:“具体的,还得看刘修的条件。”

太史慈道:“孙尚香是必须救出的,不可能坐视不理。本将一时间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都想一想,看看能否找到解决的办法。”

胡瀚眼珠子转动,继续道:“将军,能否派人乔装打扮混入县城,然后寻觅机会救出孙尚香呢?如果能平安的救出,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不用再管刘修的条件。”

郑梓道:“刘修知道尚香姑娘的身份不同,肯定会严加看管,依我看,恐怕不容易救出。”

太史慈点头道:“潜入安城县救人,的确很难。”

胡瀚说道:“不管如何,总要试一试。”

太史慈闻言,沉默了片刻,道:“胡瀚说得对,总要试一试才行。胡瀚,由你作为使节,去安城县拜见刘修,提出赎回孙尚香的请求。同时,郑梓带人乔装打扮混入安城县打探消息。你们两人一明一暗,争取救回孙尚香。”

前往安城县,必然要信得过的人,还要能力出众。太史慈麾下的人,胡瀚和郑梓都能随机应变,而且武艺颇为出众,是最合适的人选。

两人得令,立即下去准备。

半个时辰后,胡瀚作为太史慈派出的使节,带着两名士兵前往安城县。同时,郑梓率领十名士兵乔装打扮,往安城县奔去。

胡瀚抵达安城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时一刻。

城门口,胡瀚来到设立的关卡旁,报上名字后,便进入了城内。

县衙,大厅。

胡瀚面对刘修,拱手道:“在下胡瀚,见过刘县令。”

刘修盯着胡瀚,道:“本官记得你,在九虚山的时候,你和另外一人围攻磐兄。当时,你们两人都失败了,没能拦住磐兄。”

胡瀚神色不卑不亢,微笑道:“刘县令过目不忘,令人佩服。当时,在下的确参与了围攻刘磐。可惜在下武艺卑微,难以阻拦。”

刘修大袖一拂,道:“说吧,太史慈派你来做什么?”

胡瀚说道:“刘县令,在下要见一见孙尚香,确定她的确在安城县。”

“可以!”刘修吩咐道:“邱豹,通知岳山,带孙尚香过来。”

“诺!”

邱豹应下,转身下去通知。

不一会儿,孙尚香在岳山的押送下,来到了大厅。孙尚香看到胡瀚后,明白太史慈已经知道了她被俘虏的消息,问道:“胡瀚,你来做什么?”

胡瀚道:“尚香姑娘,太史将军会救你的,请您暂时安心呆在安城县。”

孙尚香道:“让太史将军不用费心,我很好,让他全力攻打安城县。”

刘修笑着摇头,道:“孙姑娘,你是在说笑话吗?你是孙权的小妹,是江东的明珠,太史慈敢不救你吗?人已经见到了,带下去。”

岳山点头,又带着孙尚香离开。

孙尚香走到大门口后,忽然转过身,道:“告诉太史慈,不要因为我有所顾忌。该出手的时候,攻打便是。”

说完,孙尚香离开了。

刘修轻笑,孙尚香说得这么简单,但太史慈注定不可能不管。他目光落在胡瀚身上,笑吟吟的道:“人已经见到了,可以谈正事了。”

三国小侯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云的抗日 连载中
云的抗日
欧阳锋
简介: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名角一样,不管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片酬最高的却永远不可能是他们——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02.1万字6年前
我欲扬明 连载中
我欲扬明
红尘俗世蒙面人1
简介:当了皇帝,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铮铮直臣,为何反对强国富民的新政?权相阉宦,为何却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正气与私欲的激烈交锋,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残酷斗争,是人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人?附身酒色昏君,重振大明河山,一切都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开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50.6万字6年前
亮剑之杀手 连载中
亮剑之杀手
荣成
简介:第一杀手由于某些原因穿越到亮剑的故事
1.8万字5年前
飞鹰进化 连载中
飞鹰进化
阿牛哥
大毛熊抽着烟斗:“喔们要把缴获的齐柏林号航母当靶船!”杨鹰:“达瓦里希,修修给我呗!要不我拿鹰酱的喷气机换?”……杨羊羊吮着手指:“哇塞,哥哥,信浓号好像在那里的呐!”杨鹰:“嘘,让我们偷偷捡走!”……总理叉着腰、手一挥:“开国大典嘛,飞机不够就飞两遍!”杨鹰:“报告,又修好了二十架战斗机!”……金太阳:“亲,上次他们就是在仁川欺负我的,思密达!”杨鹰:“神马三八线,一推到釜山!”……嘟噜门总统气急败坏:“蘑菇蛋丢了,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杨鹰:“我们种花家可没看见,快滚开!”扭脸笑嘻嘻对值三个师的钱兔子说:“来呀,来呀,来家里种苹果呀!”……常凯申气的摸着光头吐血:“第七舰队靠不住,娘希匹!”杨鹰:“台澎金马钓鱼岛,都是种花家中宝!”……赫玉米斜眼看了看海军的蒙古包:“要不要,不要我扔了哦!”杨鹰:“自治区是真叫好,蒙古也是小棉袄!”……安南、阿三国:“兔子打我!”联合国:“太快了,没看清!要不让它再打一次?”……北海舰队:“我要航母!”东海舰队:“我也要!”南海舰队:“我……”杨鹰:“拢共十艘,怎么分?一家三艘不要抢!”空军:“剩下一艘隐形空天航母给我呗,不嫌少!”
8.9万字5年前
宋时儿郎 连载中
宋时儿郎
新侨联委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伤痛。两宋灭亡之前,可有挽救余地?你穿越过去,就能挽此天倾么?好,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事之初,看看是否能够从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开始,翻转此注定覆灭的大局?
57.8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