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凡的”小人物》
古铜色的脸下,有着几丛像滔滔白浪似的胡须,背驼的像骆驼的驼峰。就这样一个放在人群一会就找不到的人,却有着不凡的经历。他就是我的父亲——一名普通的厨师。
母亲常说“真不知道怎样嫁给他这样一个“工作狂”,连身体的健康都置之度外”。在我的记忆中的确有几件事印证了母亲的话。
从我记事起父亲便是整日忙碌,不辞劳苦,总是三点一线(家、上班路上、店里),数十年如一日。我家以前爸妈经营着一家小餐馆,由于父亲烧的一手好菜,店里的生意红红火火。记得八年前一次一个不慎:父亲为了节约磨砧板的钱,自己亲自动手磨砧板,磨砧板的砂轮机把手弄伤了,他似乎并没有感到疼痛,仍然没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才勉强去医院做了包扎,但还没完全康复,他又去沉迷于他的工作世界中了,生怕家里那些客人吃不到他亲自做的美味佳肴。
五、六年级时,我寄宿在学校,每周五当要来接,但父亲不想浪费一点时间,生怕耽误店里生意。还说:“这么大的人了,还不能自己回来吗?”开始我并不理解他,还认为他对我漠不关心。但之后才理解他的做法。
一年前,为了让我们家的生活过得更好,他转战于更大的店面,每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虽然在外人看来,父亲现在很轻松了,不需要自己亲自当厨师了,但是精神的压力更大,他瘦了二十几斤,头上还长出了许多的银发。可他毫不在意,天天坚持着他的事业,把店里的生意经营得蒸蒸日上。母亲心疼他时他还说“没事,没事,哪有收获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呢?”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我爱我的父亲。他简直是用生命在呵护他的事业。我也应该学习他那种品质,坚持、热爱于学习!
2.《母亲的时光》
我的母亲,勤劳淳朴,从小便生长在农村,一直到初中毕业,考入城里的中专,才离开那片充满汗水的土地。
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从小便与农活和泥土打交道,她也常说自己是外公外婆用汗水和泥土捏成的。她长得不高,却很有力气。听外婆说,**岁的时候,四五十斤的水,一天要挑十来桶,常常说自己个子不高是小时候压矮的。虽然出身农村,但不知为何,母亲的皮肤却异常的白,白里透红的脸上没有多少眉毛,如同一间感有几根横梁的房子,充满血丝的眼睛如同布满了裂缝的窗户,挺立的鼻子下面是一张几乎不上扬的嘴巴。
母亲上中专是在城里,当时她一个月只有四十块的生活费,按照当时的物价,不管怎么省吃俭用,每个月光是吃饭就要三十多元,因此要积攒两个月才能省出些零花钱,作为回来的路费。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学期中间最多只能回家一趟。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她的眼睛时常充满了对外公外婆感激的目光,他们兄妹四个,除了大姨确实因为条件不允许外,外公靠自己勤劳双手,把他们兄妹三个都送进了大学和中专。
现在母亲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过得并不算很富裕,但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她也保持着小时候耕种的习惯,没事的时候种些花草,家里二边的阳台被她种满各种花花草草,保持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在母亲的身上我学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是啊,如果没有经历艰辛的磨炼,就不会知道这来之不易的果实,更不会去努力、珍惜!
我的习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