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髋骨位于盆部属于不规则骨,左右各一,由髂骨、趾骨和坐骨组成,幼年时期三骨之间由软骨连结。
髂骨位于髋骨后上部,分为肥厚的髂骨体和扁阔的髂骨翼。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在后正中线上与第4腰椎棘突相交。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坐骨是人和哺乳动物腰带组成骨之一,位于髋骨后下部,由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组成。
耻骨位于髋骨前下部,分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三部分。
股骨位于大腿部,长身长1/4,为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颈根部有一向外上突出的隆起称大转子,这里容易骨折。
髌骨包埋于股四头肌,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参与膝关节的构成。
胫骨位于小腿内侧,较粗壮,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约负重5/6。
腓骨位于小腿的后外侧,较细长。
足骨包括跗骨、趾骨和跖骨
人体解剖学基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