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5年是中国传统纪年,是丙午年(马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是一种纪年法,叫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但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西方的公元前则以B.C.表示,也称西元前,通常写在年份之后。公元前615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大事记
公元前615年是:周顷王四年;鲁文公十二年;秦康公六年;陈共公十七年;蔡庄侯三十一年;郑穆公十三年;宋昭公五年;楚穆王十一年;齐昭公十八年;晋灵公六年;燕桓公三年;卫成公二十年;曹文公三年;杞桓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615年,郕国(山东宁阳)国君卒,国人捨太子而另立国君,太子姬朱儒据夫锺(山东宁阳西北)降鲁,并将郕国国宝邽玉献鲁。郕国在周成王东征之后被封在山东宁阳一带,位伯爵。始封君为(伯爵)周文王之子叔武。史不载其世系与国君号谥。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成伯孙父鬲或疑郕国本封于西周畿内春秋时改封于山东。地在今宁阳县东北(一说在河南范县)。鲁庄公8年(公元前686年)鲁、齐围攻郕郕降于齐。畿外郕国夹在齐、鲁两个大国之间,逐渐沦为附庸。公元前8世纪前后,在鲁国控制之下;公元前686年为齐襄公淫威所摄降齐;公元前616年,郕国国君去世,太子奔鲁,在鲁国的帮助之下得以即位,于是郕国再度成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君沦为鲁大夫,之后郕成为孟孙氏采邑,郕君受制于孟孙氏;公元前408年,齐国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国。
公元前615年,群舒(以舒为国名的一些小国)背楚,楚起兵讨伐,掳舒国国君偃平,舒亡。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楚穆王十一年(前615年),被灭于楚国。灭国后,群舒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氏,称舒氏。
公元前615年,楚围巢国(安徽巢湖)。巢国:有巢氏氏族先民们茹毛饮血,最早开发巢湖流域的渔、牧、农、商诸业,获得了迅速繁衍与兴旺壮大的先机,夏代之前便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国——有巢国,简称“巢”国。随着氏族兴旺壮大而向四周扩展,主流趋势是沿长江北岸土肥水丰的平陆地带东西双向蔓延,并往大别山麓发展。其疆域广袤,大约包括今巢湖市(1区4县)、合肥市(城区和3县)、六安市(市城区和六安、寿县、舒城、霍山等县)和安庆市(桐城、枞阳等县)、滁州市(市城区、全椒、来安等县)、南京市江北地区在内的方圆几千里的原野、水泽、山林。
公元前615年,楚灭宗国。宗国,春秋时偃姓国,在今安徽舒城东南。公元前615年,灭于楚国。
(图)东周时期文物
(图)东周时期文物
公元前615年,秦晋战于河曲(山西永济市南),秦师退。前615年冬,秦康公为雪令狐战败之耻,亲率大军渡河攻晋,取晋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水济西南)。晋灵公任命赵盾为中军它帅、以邵缺、栾盾分率上、下军西进迎敌。秦、晋两军遇于河曲。晋上军副帅臾骈认为秦军孤军深入,经不起长期消耗,建议晋军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被赵盾采纳。秦康公求战不得,遂听从晋逃臣士会的意见,发兵攻晋上军,诱使其部将赵穿出战。赵穿是赵盾堂弟,年轻气盛,无实战经验,见秦军来犯,即不顾禁令,率所部迎击。赵盾恐其有失,下令全军出击。因双方均缺乏进行决战的准备,故两军刚一接触即各自后撤。当日夜,臾骈发觉秦军有乘夜撤退的迹象,建议立即发起攻击,将其压迫至黄河北岸后歼灭—,又被赵穿阻止。秦军连夜退走。晋军亦随后撤兵。不久,秦军再次南渡黄河,攻占晋邑瑕(今河南灵宝西北)。
历史年表详细版_d0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