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51 年东汉( 辛亥) 建武二十七年。
建武二十七年(51),光武帝刘秀下诏,令大司徒、大司空皆去“大”字,改大司马为太尉。
中文名
公元51年
外文名
C.51
历史时间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
历史纪事
改三公官名
杂谭逸事
北匈奴遣使和亲
赵熹为太尉
赵熹字伯阳,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更始政权征为郎中,行偏将军事。因屡立战功,拜中郎将,封勇功侯。东汉王朝建立后,拜怀令。在任不畏豪强。再迁平原太守,颇有政绩。建武二十六年(50)为太仆,次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明帝永平元年(58),赵熹封节乡侯。三年,因考中山相薛修事不实免官。不久, 代窦融为卫尉。永平八年又行太尉事。永平十八年(75),章帝刘炽以赵熹为太傅。建初五年(80)死,谥曰正侯。
建武二十七年(51),北匈奴遣使诣武威请求和亲,光武帝刘秀召公卿大臣廷议,众人意见不一,皇太子刘庄以为:南单于新近归附,北单于形势孤单,所以请求降附汉朝,有和亲之举。未能出兵讨伐北单于,反与他们交通,恐怕南单于会有二心,北单于也就不会投降了。刘秀同意这一意见,于是命武威太守不要接纳交单于使节。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求乘北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之机,出兵讨灭匈奴。刘秀亦下诏不许。
益州郡塞外蛮夷内附
建武二十七年(51),益州哀牢夷王贤栗等率种人二千七百七十户,人口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九人,谒见越隽太守郑鸿,请求内属。光武帝刘秀封贤栗等为君长。此后,贤栗每年都来朝贡。
历史年表详细版_d0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