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曾泰便将刘查礼索拿到案,由于狄清寻并不是官家的身份,所以也就没有参与审讯。
自己一个人后院准备着狄仁杰下堂后可能需要的东西。
很快就听见前面传来退堂的声音,狄清寻将准备好的毛巾脸盆端到狄仁杰准备暂歇的地方。
正好狄清寻湿完毛巾,李元芳和狄仁杰就走了进来!
狄清寻将毛巾递给李元芳,而李元芳又将毛巾递给狄仁杰说道。
李元芳:大人。
而后狄清寻又将另一块毛巾递给李元芳示意他也擦擦手。
狄仁杰接过元芳递给的毛巾,擦了擦脸,显得精神了许多。
对着元芳说道。
狄仁杰:怎么样,你觉得可以结案了吗?
说完,两个人将手里的毛巾都交给狄清寻,狄清寻将毛巾接过,放在水盆里,洗了洗,凉在架子上。
李元芳回答道
李元芳:动机呢?刘查礼的动机是什么?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李元芳:是什么促使他下这样的毒手?
狄仁杰很是赞同李元芳的说法,点头道。
狄仁杰:这也是我在想的问题!
狄清寻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说道。
狄清寻:大人,到后堂休息吧!
谁知还没迈出一步,就听见外面的曾泰在喊。
曾泰:阁老
曾泰:阁老在上,请受卑职一拜。
狄仁杰看着下跪的曾泰,有些诧异道。
狄仁杰: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然而曾泰却不起,满是崇拜的说道
曾泰:阁老,竟连阴司的事情都能审,真乃当世奇人哪!
曾泰刚说完这话,李元芳,狄仁杰还有跟着后面的狄清寻三人大笑起来。
曾泰看着三人的一举一动,很是疑惑,便起身问道。
曾泰:阁老为何发笑?
狄仁杰解释道
狄仁杰: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哪里来的什么阴司!
曾泰:那刚刚在堂上阁老所说?
狄仁杰:假的。
曾泰:(继续追问道)那阁老又是如何得到证物,又是从哪里拿到供词的呢?
一股脑的把心里的疑问全问了出来。
狄仁杰耐心的一一讲解道。
狄仁杰:断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
狄仁杰:要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案情的实质。
李元芳又补充道。
李元芳:其实从第一天得到刘传林的死讯,大人就断言这其中定有蹊跷。
狄仁杰:(又继续说道)于是第二天我就借登山为由,勘察了现场,发现了落在草窠里的手串和悬崖下的衣袖残片,试想一个自己坠崖的人怎么可能将手腕上的念珠掉在崖上,又怎么能自己撕破衣袖。
狄仁杰:当时我就断定,刘公子的死绝非意外,而凶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父亲刘查礼,肯定这点后,我本想直接提审刘员外,但是又想到这两件物证,并不是有力的证据,刘查礼大可诡辩不认。
狄仁杰:于是我就想出了,利用气氛来断案的办法,当天夜里我们将刘查礼送出庄外,放在一处农家院看管,第二天深夜将他带到翠屏山上的梁头,也就是刘公子坠崖的地方。
狄仁杰:而后,我让元芳,清寻,还有一名卫士,扮作鬼怪的样子,演出了刘员外谋害儿子的一幕,到此他的阴司审案深信不疑,当天晚上我们将他送回了刘家庄,仍然放在刘公子的灵堂里,几个时辰以后,也就是第三天的清晨,他发现自己又躺在了公子的灵堂之内。
一边向后堂走去,一边给曾泰说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曾泰:原来是这样。
曾泰听完了狄仁杰的讲解,心里更是佩服不已,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曾泰:可是阁老,您又是怎么得知刘查礼谋害时的情景,而且竟然丝毫不差,让刘查礼这个当事人都看不出破绽呢!
听到这,狄清寻完全没有了耐心,可能是自己也跟着爬过翠屏山,也可能是自己也参与其中,所以觉得很简单就能想明白!
狄仁杰:那不过是推理罢了!
曾泰:推理?
狄仁杰:是啊,首先我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发现……
狄清寻实在没有那个耐心再听一遍事情的经过,悄悄地跟李元芳打过招呼,自己先行到后堂准备好茶点,以备大人到了就可以直接饮用。
狄清寻:(轻轻拉了拉,元芳的披风)我先去后堂准备,你和大人慢慢走去。
李元芳知道,这是清寻又待不住了,她性子急,这时大人又从头讲案子的来龙去脉讲一遍,肯定是憋不住了,想先撤。
李元芳:好,去吧!
狄清寻得到了李元芳的批准,悄悄的从他们后面溜走了!
看着远去的身影,李元芳不免的好笑,随即又赶上狄仁杰的步伐!
神探狄仁杰之不悔遇见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