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超小超大

第六章 这就是王城?

大致了解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杨华谢绝了四人要自己再休息的劝说,坚决地要求去上班“听事”了。

修补时空?得了吧!

怪不得那两兄弟不看好自己,这根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个天才也没有用。

虽然只是个学生,杨华却是个乐天派,从不过多纠结于自己无力改变的事。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其他的事尽可放在一边,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才是当务之急。

要生存,自然少不了对这个时代深入了解,仅凭刻那点东西,完全不够,只能走出家门,亲身去收集各种信息。

可怜,高中历史必修1里夏、商、周才一课的内容,西周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还完全派不上用场:现在到底该算哪一年?史学家来也搞不清吧!

对春秋战国的了解,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小说、影视等途径,先不说那些东西靠不靠谱,那也得有用才行啊。

思前想后,杨华已经放弃当“先知”的奢望,排空一切,从头彻底来了解这个世界。

一出家门,他终于可以打量这座自己在这里出生、成长的城市了。

与后世遍布的高楼大厦与四通八达的道路相比,此时的洛邑简直是个贫困村:放眼望去,目光所极之处,无不是低矮破旧的夯土草屋。

他家的院子已经够破旧了,可相比之间居然处于中等水平:大量的房屋已经无人居住,而且看起来有相当的年月了。

王城以王宫为中心,四条大道分别通往四座城门。紧邻王宫的黄金地段居住的是三公九卿这样的天子近臣,其后便是士大夫一级的中小贵族。

杨华的家便处于第二级的范围之中,显然祖上也是阔过的。当然,严格说来,现在还在王城居住的,哪家又不是王族后裔,或公卿旁枝呢?

穷不过三代,这是真的,因为三代之后就没了。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这些王公贵族的旁枝杂叶,已然和平民无异,而真正的平民却已经成为稀罕物。

除了贵族们的居住区,剩下的分成了四块区域,一是国人区,住的是王畿的自由民;二是商贸区,分布着列国商人开办的酒肆、客栈、商铺;三是奴隶区,专门给奴隶居住的。

最后一块是一座军营和宽阔的校场,王室兴盛时,曾在此驻扎数万人的精锐部队,用以震慑东方诸侯。当然,现在那里已经荒废多年,长满杂草,连一个士兵也没有了。

走了大半条街,也没看到几个行人,倒是不时出现的块块新土,徒劳地掩饰着王城大道的坑洼不平,将周王室想要在自己的诸侯面前,努力挣扎妄图保留那远去的尊严之心,尽显无疑。

之前听刻他们说还没什么感觉,亲眼看过之后,杨华才深切体会到周王室衰落到了何种地步。

他所在的还是王城的贵族区,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破败,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怪不得连天子卿士也想要离开这个地方,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执掌天下权柄的中心王城,反而更像一座被荒废了的遗弃之城。

一碗十全粥似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没走多久,杨华肚子就咕咕作响了。“嗯,这个,我们什么时候才发薪水呢?”

想起自己那点家底,杨华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发薪水了,即使是小吏,多少也能有点工资吧。若是真要靠那点粟米撑三个月,自己恐怕得饿死。

“薪水?你果然脑子摔坏了。”四人俱是一阵摇头叹息。

杨华略感意外,上班领工资不是很正常的事么,怎么四人会是这副表情。

在四人七嘴八舌的解释下,杨华上班领工资的梦顿时破碎。

说起来,他也算是贵族,不过是最最底层的贵族:旅下士。平时协助处理跑腿的琐碎事务,战时还得自备武器冲锋陷阵。

早在他祖父那代,天子因为无法负担王室官员的开支,便根据不同的官职,划定一定面积的免税土地,以此来抵充俸禄。而这些天来看他的人,便是因土地相邻聚居在一起的“贵族子弟”。

当然,像他们这样的贵族,一点也贵不起来了。

王室哪里会做赔本的买卖,所划的土地收益自然不及其本应该有的俸禄。他们这些“贵族”基本都是一样的情况:在王室当职的住着王城中的祖屋,家人则搬出城外耕种土地,用以维持生存。

一年的全部收入,全靠家人耕种所得。家里若是有多余的成年壮丁,日子还算过得去,至少耕种所得能填饱肚子。反之,就只有勒紧肚子,慢慢熬了。

而且这样的日子,据说也不维持不了多久了,周王室正想着违背当初的约定,向他们这群人征税来填补亏空。

从四人口中了解到,此时的周可以说是最虚弱的阶段。

东周和西周不断侵吞周室的民众,现在的天子除了王城外,还有三十四城的直领属地。

不过杨华严重怀疑这所谓的三十四城水分太大,因为三十四座城池加上王城人口总共才三万多。

扣除人数最多的王城后,这些城的人口平均只有两三百人,这还能叫城么?顶多只能算个小村子吧。所以周天子现在连维持日常开销都需要依靠东周公和西周公救济。

伸手久了,两个周公怎么可能不嫌弃,所以周王室只好把目光投向这群免税的匠吏家庭,以期稍解王室的困窘。

呃,这可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没理由嘛,天下各国都处于明君在位的强盛时期,怎么偏偏周王室就这么落魄?

杨华实在搞不懂,转而打听起自己工作的内容。

按正式的说法,杨华属于保章氏手下的小吏,协助观察、记录天文星相。只是目前的周王室吏多而官少,所以杨华直接被归入大祝苌弘的管辖。

对于苌弘,杨华倒还有些印象,他也算是个半吊子的天文爱好者,对于古代的天文学家略有了解,是属于相当略那种。

他根本不知道苌弘有什么天文成就,反而是因“苌弘化碧”这个成语认识的。看来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结局不妙,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得尽快想法避开才是。

一路观望、闲聊,很快便宫门在望。

看着只有几个衣甲、武器不全的士兵值守的破旧宫门,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杨华有些怀疑:这真的就是洛邑王城吗?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横扫天下 连载中
抗日之横扫天下
红色尖兵战队
简介:率特战旅穿越到了三十年代,郑啸开始了抗日征程。上千精锐特战队员,用之不尽的精良装备,强大无比的后勤保障,雨后般春笋冒头的奇人异士……,咱就是要当乱世霸王,看谁不爽揍谁!强大的军力横扫华北,席卷全国,一路打的小鬼子哭爹叫娘、望风而逃,晚上睡觉都噩梦不断……***************************************本故事纯属虚构,只供娱乐,请勿模仿;发生地点为平行空间,如与历史偶似,乃是巧合!!!★★★红色尖兵总部群:32451897YY频道:95350863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2.3万字6年前
明枭 连载中
明枭
半包软白沙
简介: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51.0万字6年前
我欲扬明 连载中
我欲扬明
红尘俗世蒙面人1
简介:当了皇帝,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铮铮直臣,为何反对强国富民的新政?权相阉宦,为何却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正气与私欲的激烈交锋,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残酷斗争,是人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人?附身酒色昏君,重振大明河山,一切都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开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50.6万字6年前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连载中
听史诉说——吴溪桐著
吴溪桐
暂无介绍哦~
25.8万字5年前
魏郡李 连载中
魏郡李
橡树之心
初平元年,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兴平元年,时大旱,蝗虫起,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建安二年,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闲民相食。建安八年,时大旱蝗虫起。……初平三年出生的他是济阴豪族李氏嫡子,本该有一个平顺的人生,但,三岁时,父辈死伤殆尽。八岁时,任青州刺史的大兄亡故,他想好好地活下去,只是,满堂幼弟皆孤子,千担重任压肩头,责任让他无可逃避,满腹经纶?不会。勇冠三军?没有的事。算无遗策?不可能的。仁义无双?呵呵。妻妾成群?李某自称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那他会什么?会苟,活得久。
14.0万字5年前
水煮《史记》 连载中
水煮《史记》
穿越中的书生
简介:如何水煮?如何将历史与现实,来一番有趣的关照呢?历史,其实很有趣,可以正经地解读,或者不正经地另读?有什么不可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小姑娘,扮成花,弄成云,如果你的想象够穿越,真的,所有的历史,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都不过是还在发生的现代史。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么,水煮一番《史记》,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呢
4.2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