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超小超大

第三十五章 一切从零开始

随后的两天里,越来越熟练的建炕大队在渐渐进入角色的杨华指挥下,以狂风扫落叶的速度席卷了周围的几个村子。

不到三天时间,便完成了让每家每户都过上拥有火炕日子的任务。甚至在建炕的空闲之余,还帮助部分村民修缮了危房,补筑了几条难行的道路,获得了村民们的交相称赞。

正因为超高的人气,所以在建炕运动结束后,当杨华提出继续下一个建设任务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毫不犹豫的表示愿意留下。

一来这个冬天本来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只能窝在家里;二来杨华所做的,都是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得利的都是自己。虽然有加剧粮食消耗的担忧,可大家仍然热情高涨。

在获得众人支持后,杨华并没有急于开工。

当了几天的“包工头”后,他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不是在电脑上玩建设类游戏,需要考虑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稍有不慎便会影响自己打响第一枪的目标。

首先要做的便是重新完善组织架构,要把全部村民集中起来,光靠他们这几个人是不行的,除了技术能力因素,更要有人情世故的考量。

让“主力部队”休息一天,杨华趁着这个空隙请来各村族老,搭建自己的管理组织层。

坐着温暖舒适的火炕,族老们都是心情大好。以往的寒冬大家在烟熏火燎下都苦不堪言,有了杨华设计的灶炕系统不仅再没有这样的苦楚,连带着做饭、烧水都更加方便,要不是因为杨华,哪来这么大的改变。

所以当杨华表示需要召集人手继续为大家做事的话一说,几人便立即表示同意,并毫无异议地推举杨华为负责人。杨华也不虚伪推脱,在请族老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并负责监督协调之任后,便坦然接受。

送走族老,杨华又找来清、连、槽、刻和之前表现突出的人组成自己的骨干,将所有壮劳力进行登记,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

登记的过程有些麻烦,制竹简不是一时能办到的了,只能用一些木板作为载体,烧炭为笔,一直忙到深夜,才算基本完成。

杨华默默地将任务列表中造纸的重要程度提高一级,便开始着手自己的建设计划了。没有拔款,没有储备物资,只能自力更生,靠自己这个团队的双手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二个目标是趁着冬季枯水期为各村建筑水坝。

他早就瞄上了村后那座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的小山,一直在思考着利用的方法。

在筑炕运动中,取水一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同时他也了解到村民们因为难以灌溉,一直只能耕作水边的土地,严重制约了粮食的产量。一直在为吃饱饭忧心的他,便打定主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其实都在进行大量的水利设施的建设,比较出名的如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吴国的邗沟;魏国的鸿沟、引漳十二渠;楚国的芍陂等等。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除了邗沟主要用于北上争霸外,其他无不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所在国的综合国力。

以他现在手里这点人手,要想进行如此规模的大型水利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的目标定得很小,对于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来说,建个三五米高,十来米长的堤坝,这样的小型水库已经完全能满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需求了。

虽然目标很小,但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首先是工具,这个时代大部都是使用的青铜和铁制的工具,而铜由于用途广泛,价值较高,并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初步炼铁的技术已经出现,不过由于技术原因,硬度和韧性都不高,大多用来制造农具。而在洛邑这个被遗忘的“孤岛”里,很多人甚至退化到了使用石器的窘境。

幸好杨华的团队里,匠人的数量不少,很多人都精心保留着自己祖传的工具,让杨华不至于完全从零开始。只不过这些工具数量实在太少,质量也差参不齐。

为了顺利完成石料的开采,杨华不得不带着几个懂行的工匠,走遍周围的大小山丘,寻找可供利用的矿脉。

幸好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铁元素,洛阳盆地从夏朝便是文明活动的中心地带,周围的山势地形不知经历过了多少代人的勘查,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很容易就被他找到了煤矿和铁矿的踪迹。虽然品质和储量都不怎么样,开采难度也不低,但现在他也没办法挑肥捡瘦了。

趁着杨华找矿的间隙,高石子和泰山则带着众人沿着溪流选定了几处坝址,并按杨华要求在水坝附近建造起几座简易的房屋,以备日后使用。

几个村子的工匠小吏们也算是最低等的贵族,所拥有的免税土地倒也略有些封地的性质。所以杨华并不担心开采铁矿会受到周王室的阻止,除了铜矿属于周王专有,其他的矿藏并没有什么限制。

当然,目前的周王室对于直属领地的控制力也弱到了极点,只要各村的族老不报,谁会有精力关注这些自生自灭的村子。

精心挑选好冶炼坊的位置后,杨华开始了第一座炼铁炉的修建。

他那个时代的冶炼工艺,根本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地方,幸好几个村子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匠,借着众人的经验和他从基础科学推导而来的办法,整个过程虽然出现不少问题,但总算顺利完成。

杨华将所有人分成三批,一批负责采煤,一批负责收集铁矿,另一批则建炉炼铁。

最初的时候,由于工具的缺乏,效率简直低得令人发指,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炼出了第一炉铁。是的,虽然采用了煤炭作为燃料,但杨华仍没办法炼出钢来。

科技的差距太大,除了拥有较为完整的基础科学知识系统,杨华的经验几乎为零,大量的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第一炉铁出来后,各种工具开始被锻造出来,铁锹、铁锄、铁铲、铁凿……一开始还依照原来的模样,后来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渐改进,变得越来越实用。

在充足工具的帮助下,炼铁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杨华终于可以腾出精力,留下一半的人手之后,开始了水泥的烧制。

这个时代的沟渠和堤坝,由于没有适合的粘合剂,基本还是采用原始的多层夯土技术,长期浸泡在水中,很容易垮塌。即使是后世闻名的都江堰,也是采用竹笼装卵石的方法进行堆筑分水,需要一直进行维护才能保持其效用。真正的拦河大坝,还是要在水泥出现之后才能建成。

虽然只是个小水库,不过在杨华的计划中,要充分利用水坝的功能,榨干其任何可资利用的潜能。除了蓄水、灌溉,以后还打算开发水能、养殖等一系列功能。

所有的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有水泥的基础上。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连载中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简介: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QQ:1831985199微信公众号:尘土nn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43.3万字6年前
三国之统帅天下 连载中
三国之统帅天下
四关
简介:新书重回三国,更精彩内容,即将登陆,希望继续关注四关的新书《三国之刺客帝国》!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74.4万字6年前
抗战游侠 连载中
抗战游侠
锋利的柴刀
简介:“我愿永不超生,换得日本人下地狱,如果上天不帮我,那我就亲手杀的他们下地狱。”----------陆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独来独往,以一敌众,杀敌无数,所向无敌。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亦是无数中国人永生难忘的痛苦记忆,数以百万计心怀家国天下的中国人葬身在这场战事中。弱冠之年的陆远为了心中的那份坚持和侠义之心,战上海、定南京、孤身出没于日本本土,杀的日军人头滚滚,令所有日本人闻之色变。用心中的坚持和一颗为国为民的侠义之心,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年代里演绎出一番不寻常的侠义风范,同时成就出一段中华大地上的热血传奇谨以此书向抗日英雄致敬。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07.7万字6年前
女皇十二钗 连载中
女皇十二钗
baby悦曦
简介:一个人能有几次重来的机会?从穿越,到重生。我经历了一见钟情的爱恋,刻骨铭心的背叛。重生后,我以为我占尽了先机,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可是,命运又将他们带到我面前。从前我怜惜的,纵容的,钟情的,再见面时,我却用尽一切的办法不想再与他们有任何的关联。只因我知道他们爱的人,从来都不是我。我爱过,爱过也伤过,感谢他们成就了重生的我。这用尽了我一世的幸运。人们都说她太疯癫,再大的悲伤也无法在她心上驻留。笑着哭了,哭到笑了。人生便是如此。这,不好么?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76.4万字6年前
人间牧歌之竹海归人 连载中
人间牧歌之竹海归人
大木来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醒来,行走天下,旁观风起云涌,探寻世间奥密,参与了一件件大事,经历无数个朝代,而在这一刻,他更想知道自己的来历。
26.9万字5年前
我在唐朝的一次旅行 连载中
我在唐朝的一次旅行
有一点懒
第一卷李愔带着不靠谱的娱乐系统穿越了成了皇六子,有系统、有个好爹这样的人生猪都可以飞,李愔也确实在飞。第二卷李愔落水失忆了,“莫有”系统、“莫有”好爹,李愔继续在飞,奋斗的心比拼爹更重要。第三卷当然要征吐蕃踏高丽,身为大唐男儿不征服四方,岂不可耻?
15.9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