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
老皇帝红着眼睛,异常清醒起来,他开口问道:“你告诉朕,你究竟是谁?”
男孩儿朗声说道:“我乃大宋赵氏,太祖之第*代玄孙(备注:架空历史的,别考据),今上之亲子,自民间归来求见今上,肯请父皇准许孩儿认祖归宗,以尽人子之孝,完人伦之礼,”
“你的母亲是何人?”
男孩儿磕头到地,“母亲已仙逝,临终遗言要求我归来认祖归宗,”
安宁取出了信物,“陛下,恩人留有血书及信物,陛下一看便知,”
老皇帝身边的宫人接过信物,老皇帝直接拿在手中,只看一遍,就紧紧握着手中玉佩,双目落泪,“果然是她,”
十一年前他有一女官,本只在御前奉茶,之后以曾经救驾的恩典求出宫嫁人。他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只当她真的不喜进后宫为妃,因是他酒醉发生的意外,他也不愿强迫她,故而允了她出宫,未曾想到会有今日这样的后续。
信中说起她的家族曾经被人诬告谋反大罪,本该诛九族,但后来他交代查明此案救下她家族几百人。所以她入宫为女官是因为报恩,后来又有他破格提拔女官的恩情,以及多次解救她的性命之恩。
她也救过他的性命,两人缘分实在不浅。但二人皆是未曾彼此倾心,只当是知己莫逆,谁知命运会如此安排,她确实不喜欢宫中生活所以才会求去。
孩子是意外,但是她也一直未嫁,精心抚养,严格教导。本来并不打算让孩子认祖归宗,但是听闻三个皇子接连故去,她又恰逢得了必死之症便直接提前服药自尽。一来免去她病痛之苦,二来让孩子的认祖归宗不会因为她的来历以及安置问题而变的复杂。
信中也交代,皇后宽慈仁爱,是当之无愧的国母,故希望将孩子记在皇后名下,以此全了孩子的身份,可利于皇帝传承皇位,若以嫡子身份继位更加名正言顺。
老皇帝明白那人的苦心,如今若是他被逼着过继宗亲子嗣,他和皇后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但如果如她所说去办,皆大欢喜。他也懂得她的心思,她并不想要什么身份地位,所以特地嘱咐孩子的生母忽略,不必记载。
老皇帝老泪纵横,推开了搀扶的宫人,亲自扶起孩子,“你生母所说,你可知晓,你可同意?”
“孩儿遵母命,便让她安心吧,”男孩儿双眼落泪,悲痛不已却仍然坚定,挺直着腰背。
“好,”老皇帝牵着孩子的手,一步一步的走上龙椅,“你站在父皇身边,”
“是,父皇,”
老皇帝坐下了,他扫过底下的文武百官,“朕还是不是这天下之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全部下跪,磕头,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朕能不能自己选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唯一的嫡子为太子?!”
文武百官只敢高呼:“陛下英明,”皇帝和皇后之嫡子,还能有什么问题,老臣们都记得陛下的幼年时期,那孩子的面具一摘,就与见到陛下幼年时期一模一样,根本没的质疑。
综穿影视:心有千千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