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学子本就是带着足额的束脩来的,方才发生的事情也都清楚了,因此也没有异议,马上交了束脩。只是多少觉得心中不快,本来可以省下一笔的,都是梁山伯和祝英台,非要把好事变坏。多少显得好像他们无亲领情无功受禄不是好人,现在好了吧,大家公平了,谁也没占着便宜。
安宁交了束脩,也是二十两金,她并不在意座位,因为书院的教室真心没多大,大家又没近视,耳朵也不聋,坐哪儿不能听课,花那么多银钱买靠前的座位只是晒富。晒富这种蠢人的事情她更加不可能做,尤其是,谁要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近距离接老师口水吗,还是傻。
再者说,关于这个夫子做下的书院以金银分座位的事情,也不只是尼山书院如此,别的地方也是如此。但有些书院就如方才马文才所做,是把多出来的束脩拿来修缮书院的,或者以工代酬的,可他们现在对尼山书院并不了解这么仔细,所以公然顶撞其实有些不好。此事当查清楚再说,以免在无知的情况下给书院抹黑,这便叫做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一时意气有时候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就算书院真的错了,可以私下先提意见让书院改正,当面顶撞容易引起群情激奋造成骚乱那书院出了名,且是恶名,对谁都不好。当然也不是说遇到错的不能拒绝和顶撞,可你要想想确实有这必要再做吧,有些正义你可以和平解决,为何直接上来就是一棒子打死呢,那叫迂腐,会造成本来能做的事情也变得难做或者做不了。
学子考学将来是要入朝为官的,只有一腔孤勇,勇往直前,万事不知道变通的蠢人将会仕途艰难,这是常态,想改很难。有些人就一辈子改不了的,所以存在很多人怀才不遇,或者步履维艰。在自己没有实力改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先摸清楚,曲线解决事情,后期有了能力再图修改,而不是天天喊着被阻碍了刁难了,然后开始恨天恨地,或者买醉自怨自艾,开始停滞不前,啥都不做了,那是不是有点傻呢。
夫子对梁山伯的印象十分不好,因此就算是有马文才的二百两金,也并没有主动提给梁山伯以工代酬,而是冷言冷语,而梁山伯似乎也不是很乐于接受变相来自马文才的金银,所以转身走了。
祝英台追了出去,但也就是她关心,别人并不关心梁山伯如何如何。倒是有几个家境贫寒的学子询问夫子以工代酬是什么,夫子有些势力,但到底听过的,因此大致说了一下,并言明后期会通知,如果书院需要人做活儿的时候就让需要的学子们自己去报名。
对于马文才能够想出以工代酬这种主意来的事情,安宁表示他本来就不是笨蛋。这人不但家境不错,而且自己十分勤勉,学识武艺都有,脑袋又聪明,不迂腐,这样的人将来至少会是儒将起步。只要他不犯傻,比如突然恋爱脑了之类的,按照他原定计划稳步走,早晚有一天大放异彩。
综穿影视:心有千千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