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善见气懵了,说未婚妻并未掉入水中,假设不成立。这回凌不疑说了他的心里话,他觉得那孤女也并未落水,而是服毒自尽,人死了就是死了,给予一定的补偿,比如为那位护卫过继子嗣延续香火多加照顾就是,就算有人觉得对不住那护卫,那对不住就对不住了,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人人都对得住。
安宁补充道:“那护卫只得一女,那女子却不自尊自爱,为了一名男子轻易葬送自身,怕是到了九泉之下都对不住她爹娘和列祖列宗。
如此品行,如何比得等了公子七年的未婚妻,那公子未免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情发生了,他却不思解决。当时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吗,并非如此,他大可以一开始就先稳住孤女先行返回娶了未婚妻,然后再携带未婚妻回转,由未婚妻照顾孤女,不是更妥当。
或者让人火速带信回去通知未婚妻,他那未婚妻能等他七年,重情重义,知道如此大事定然星夜赶来,也可照顾孤女,公子却连这个都想不到。他一个大男人,不识得礼数,男女授受不亲,亲自照顾什么孤女,这不就是给孤女暗示了吗。
再者说,他对不住的是护卫,护卫让他照顾孤女,并非一定要娶,难道把她认为妹妹有何不得,再为她择婿即可,我就不信那公子旁边无人未曾婚配,天下男儿何其多,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就他香吗,怕是他自己胡乱怜悯了吧。
是否有些是非不分,若是他不给那姑娘任何机会,那姑娘也许还不会生了妄念。最后执念无法解决,才走上绝路。我看那孤女的死公子才是真对不起护卫,谁叫他一开始不言明他有婚约在身,不守住自身道义原则。
未婚妻苦等七年,重情重义他不能做那无情无义的渣男。这话如果一早说了,那护卫那孤女还逼迫,那就是携恩图报,该如何便如何,也就没有后来之事。”
除了皇甫仪哀伤叹气,其他人都十分赞同,只是不好当面扫皇甫仪面子。
不久之后,凌不疑和安宁回到都城,此时何昭君已经跟随肖世子嫁去冯翊郡。凌不疑和文帝禀报自己对肖世子和雍王的怀疑,并且举证了他们具有反叛之心。文帝痛心万分,但还是决定召雍王返回述职,以此检测雍王有无反意。
果然,雍王称病不回,至此,朝中议论纷纷。不久军报传回,雍王借着肖世子和何昭君的婚宴向何将军发难,想逼迫何将军联手反了文帝。
文帝召集人议事,然而出现了双方不同观点。三皇子认为当诛,太子却认为雍王有从龙之功,如此会寒了老臣的心,当以招安为主。
楼太傅认为雍王之悍勇不输戾帝,当初也唯有霍家君可以匹敌,“三皇子,你轻易一句平叛,谁去平?如今的朝中,已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霍翀了,”
凌不疑向文帝送上了自己线人传来的消息,何将军的长子已经在冯翊郡战死,何将军及他其他的子侄为了不让战火蔓延,将雍王的兵马堵在了冯翊郡内,否则现在哪里还有时间让他们在此议论战或者和。
综穿影视:心有千千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