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看女儿的眼神都变了。
这收拢人心的手段,一环扣一环的,简直是精妙绝伦。
更要紧的是,这是阳谋。
哪怕有人明知这是收拢人心的手段,也会甘之如饴、心甘情愿地上钩,对他这个秦王感激涕零、奉献忠诚。
勋章+英灵阁+英灵碑三管齐下,佐之以军功爵奖赏与抚恤,大秦将士们将悍不畏死,甚至有些秦人为了能享秦国祭祀,直接在战场上与敌人同归于尽也有可能。
幸好这是大秦的公主。
如果生在隔壁六国,给他们出一个这样的主意,他会头痛的。
虽然以秦王对六国王室贵族的了解,就算有好的主意也未必能有好的执行,但有些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呢?
万一他们不晓得哪根筋搭错了、脑子突然就灵光了呢?
秦王觉得,若果真如此,秦国绝对会使出金钱大法,要么直接弄死这位公主,要么让六国将公主嫁到秦国来。
人才,绝对不能留给六国。
“阿父,你这样看我作甚?”
知韫不自觉地摸了摸胳膊,觉得老父亲的眼神怪怪的。
“无甚。”
嬴政发自内心地感慨,“能得栎阳,是寡人之幸,亦是大秦之幸。”
再说一遍,女儿,他的!
“那是当然呀!”
栎阳公主得意扬眉,一点也不知谦虚为何物,神采飞扬。
嬴政看得手痒痒。
白嫩嫩、软乎乎、肉嘟嘟的脸颊,真的很让人有捏的欲望。
正巧父女两个说话间,车架已经入了蕲年宫,嬴政趁此机会,捏了捏女儿的脸颊,然后捞起人就抱着下车。
“这几日,你写个折子吧。”
趁着女儿还没反应过来,嬴政问道,“知晓折子怎么写吗?”
“啊?”
思绪慢了半拍的小公主愣愣的,“会是会,可是为何要我写?”
折子她当然是会写的,几辈子的基本功,老熟练了。哪怕是现在,有秦王这个拿奏简给她当启蒙书的亲爹,她对于秦国的折子格式也是十分了解的。
可是,秦纂这么难写。
她还等着荀子带着弟子们到咸阳后,让他们来帮着一起简化字,现在她练字都是要嬴政手把手教才肯练的。
——主打一个懒。
嬴政自然是有考虑的。
毕竟自家闺女在此道上如此得心应手,说不准写个折子的功夫,又想出一个两个的好主意添补上去了呢?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先由提出者将自己的想法完善,然后再由他们来周全并实施嘛。
当然,他说是不会这么说的。
“难道你不想要功劳了?”
嬴政一句话就拿捏住女儿,“我的栎阳竟这样孝顺,此等妙计,也白白送给为父,就连留个名儿也不必。”
知韫:“……”
虽然但是,确实有被拿捏到。
“有何不可呢?”
她眼眸弯弯,好似月牙。
“儿贵为大秦公主,得阿父养育、大秦供养,更是受封栎阳君、关内侯,如此厚待,为阿父与大秦分忧,乃是应有之义,何必非要留下虚名、让旁人称颂?”
栎阳公主张嘴就是一通甜言蜜语,随后笑着眨了眨眼。
“不过阿父身为秦王,于情于理,自然是要赏罚分明的,儿若是让阿父为难,岂非不孝?”
所以,她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嬴政:“……”
他瞥了眼笑意盈盈的女儿,哼笑一声,道,“看来,请纲成君来做你的老师,真是再合适不过的决定。”
——纲成君蔡泽虽是计然家¹出身,但在秦国能拜相封君,靠的却是纵横之道。
“……我当阿父是在夸我。”
意思就是她嘴皮子利索、能哄人呗,怎么不算在夸她呢?
知韫骄矜地抬了抬下巴。
哼。
等回了咸阳,她收获了蔡泽和吕不韦两个老师,如虎添翼之后,嘴皮子能更加利索、哄人能更加麻溜。
“我想阿母了。”
小公主往秦王肩膀上一趴,蔫巴巴的,“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呀?”
嬴政:“……”
因为这事儿、那事儿没忙完,所以推迟回去的人,不是她吗?
属实是有点迟钝了哈。
“明日就回。”
虽然心中腹诽,但老父亲还是十分熟练地开始哄想家的女儿。
到底是幼童嘛。
秦王如是想道,次日回程路过上林苑,眼见着天色还算早,他直接领着女儿一起在上林苑中游猎一番。
郑菁已经搬到章台宫。
——秦王的谕旨早一步到咸阳,咸阳宫中人已提前搬了过来。
一行人回到章台宫后,知韫跟嬴政告别,心满意足地带着他猎的狼牙和一窝小兔子回了郑菁在章台宫的寝殿,准备在岁首前的这段时间里好好陪陪她。
嬴政也没反对。
一来,他大半年不在咸阳,又临近岁首,这段时日确实忙碌得很,二来,女儿也确实很久没陪着她母亲。
过了岁首再接回来就是。
*
春枝暮:计然家是以经济学为核心的学派,主张通过商业调控实现治国安民
综影视:我栖春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