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宫里宫外却难觅往昔的热闹。皇帝的病情反复无常,人们要为圣上祈福。
朝堂之上,宋丞相与和顺郡王暂代朝政,国事纷纷扰扰,皆需先经二人之手,重要的奏折才呈至龙案前,待皇帝定夺。
或许是多年来的隐疾和劳累突然发作,又或许是丧子之痛如利刃般刺入心扉,皇帝的身子愈发虚弱,直到二月初,用了不少珍惜药品,才渐渐好转,正式恢复早朝。
恰逢此时,边关传来捷报,蒙人不再进犯,甚至主动遣使前来,愿与昭国签署友好条约。
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昭国朝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大臣愤然道:“蒙人狼子野心,不足为信!想当年,安国公魏英率军将其打得落花流水,失地也得以收复。可才过一年,他们便将战场从西北换到了东北。如今不过是想暂时休战,来年定会卷土重来!”言罢,他狠狠地一跺脚,满脸愤慨。
另一些大臣则忧心忡忡地说道:“几年战争下来,我昭国早已疲惫不堪,百姓疲于奔命,国库也几近空虚。若再战,只怕国将不国。且看这大好河山,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实在需要休养生息。”他们纷纷摇头,叹息不已。
两方争执不下,朝堂之上一片嘈杂。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停战之事,爱卿们各有道理。只是昭国也该休生养息,蒙人主动求和,朕意已决,停战!”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众人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皇帝决心已定,也不再多言。
停战的消息传来,东北丰丽郡的大批军队纷纷撤离,班师回朝。
镇北将军鲁临渊、安平侯父子和郭学真父子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鲁临渊扬眉吐气地回到西北,继续镇守边疆。
安平侯父子回京,祝元武这个安平侯唯一的儿子在战赵澜时脸上留下疤痕,影响了相亲的行情。
他却毫不在意,只道:“只要陈家八小姐不嫌弃,便是万幸。”
安平侯指着儿子说他是“逆子”,不想着娶个高门妇,偏要小妾生的女儿当妻子,不像话。
祝元武毫不在意:“反正我也是庶子,我俩绝配!”
“你和她能一样吗?你爹我是侯爷,她爹就是个七品小官!”
安平侯气得又打了一顿儿子,他的妻子侯夫人在旁边看着,等祝元武挨了好几棍,才上前心疼地劝和。
陈八小姐面上自然不会嫌弃,甚至还眼含心疼地抚摸他的伤口,只是心中有些害怕,觉得未来夫君这般狰狞,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可她也明白,如今这般局势,想要找到更好的金龟婿,谈何容易。祝元武是她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公子哥了。
祝元武这人被小娇娘哄着,甚至准备找人一起上门提亲,宋灵济被他找上,说想让宋灵济陪他一起去,宋灵济赶紧借故推脱,他可没忘记这陈八小姐当时对他不安好心,要是去了,岂不是特别尴尬。
与此同时,郭长亨呈禀了牛俞乃他亲妹郭幼柏的事实。
他向圣上请封在大战中火烧敌营、立下功劳的郭幼柏。
皇帝虽不乐意封赏一个女子为官,但念在郭家父子的功劳,还是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给郭幼柏,并封她为乡主,让她回家侍奉父母。
郭幼柏心中虽有些失望,她更想留在军营,但皇帝不准许,她也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养母回到郭家。
时光飞逝,转眼间蒙人便前来大昭京城。
此次,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他们的王子一位娶公主殿下为妻,以示两国友好。
适龄的公主唯有九公主与十一公主。淑妃对十一公主极为宠爱,肯定不乐意女儿和亲。
九公主见状,心中慌乱不已。她深知,若是她被选中和亲,人生地不熟的日子定会更加难熬。
于是,她咬了咬牙,决定赶紧将自己嫁出去。
只是人选……
快穿之美人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