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云录
超小超大

第六章-2 功比萧何的韩国公

在这之后的几年,朱元璋先后结识了朱生、宋濂、刘吉、叶琛、张一等名士,他们的能力和才华也许并不比李善长长,但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还是李善长一行。

355年,郭泽兴并朱元璋开始完全掌权,他出征攻打贺州市,几乎全军出动,只留李善长带领少量残兵守卫根据地。然而元军却突然进攻,朱元璋得知后惊恐万分,因为所有将士的家属都在后方。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朱元璋还没来得及赶回是援军就已经撤退了。原来李善长用伏兵击退了援军,这让朱元璋不胜感慨,显然,李善长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一个人若是具备聪明智慧、谋略和远见,还擅长领兵作战,懂得审时度势,对主公忠心耿耿,那么我们通翅称这样的人为人间极品。朱元璋永远不会忘记李善长屡次展现出的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助力他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李善长也深深记得,朱元璋对他的尊重和礼遇日益深厚,不仅将他奉为军师、上师,还尊他为老师,让他成为了朝中的头号重臣,享尽了身为臣子所能享有的一切殊荣。大明建立了。

曾经在太平庄、姑庄村失去父母的可怜孩子,如今已成为俯瞰天下的大明开国皇帝。那个曾经当过和尚、乞丐,遭人嫌弃唾骂的年轻人,现在成为了世间的主宰,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本武百官跪地高呼万岁。在这辉煌灿烂的景象中,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些晕头转向,他自己都难以相信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首先要感谢的当属曾经为他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李善长。朱元璋可能是历史上对官员要求最严格的帝王。在大明,官员必须是清官,还要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更要在道德上完美无瑕。一旦违反,哪怕你是开国功臣或皇亲国戚,也会遭到严惩。在如此严厉的制裁下,如汪广洋、胡惟庸、杨宪、张常等曾红极一时的官场人物纷纷落马。

李善长最有大智慧和深谋略,但有一个致命缺点,任人唯亲,喜欢拉帮结派。明初的朝堂上,活跃着以李善长为首、胡惟庸为骨干的淮西势力,他们基本掌控的朝政。胡惟庸不仅是李善长的同乡,更是他亲手提拔的,两人还有殷勤关系,交往甚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对淮西势力动手,以谋反之罪处死胡惟庸,这便是明初次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众多人受牵连,而李善长却逃过一劫。

原以为经此打压,淮西势力会分崩离析,但朱元璋发现自己仍未能完全掌控朝政。于是,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被再次提起。有人告发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党羽,参与了谋反策划。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诛灭李善长三组。此时的李善长已70多岁,白发苍苍,他颤抖着走向刑场,跟在他身后的只70余口。妻女儿子李琦因驸马身份逃过一劫,但也和公主以及两个儿子一起被流放,韩国公的爵位也被削夺。

大明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二战新纪史 连载中
二战新纪史
墨澜书生
「非正史,全编,不要信,不要被误导,主写新世纪的非洲战场」在这个新的世界线中,一战时期,各国忙于内战,无暇南望,一位叫张梓涵的中国人前去非洲......
3.3万字4个月前
大魏王朝第二部 连载中
大魏王朝第二部
孙博森
继大魏王朝第一部孙若菲的皇帝故事
13.2万字2个月前
落幕的不是思想 连载中
落幕的不是思想
侨华安
讲解中国与苏联交往和历史进程
1.1万字2个月前
战国千年 连载中
战国千年
拜占庭帝国球
如果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平手,秦始皇被刺杀成功,战国时代继续,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相崛起,华夏文明又将走向何方
15.3万字2个月前
地狱帝国 连载中
地狱帝国
皇族狼王
好几百万年前的故事
0.6万字1周前
历史杂记 连载中
历史杂记
书道风华
会议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传记。
1.6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