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被上位后的兴奋与喜悦冲昏了头脑,再加上富察家没有继续参与九龙夺嫡,反而一直忠君,在头脑发涨的新帝那倒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等到选秀的旨意发出,富察三兄弟才在朝堂上和其他大臣一同接到了这个消息。
由于富察琅嬅的介入,康熙在位时她不少出入宫廷,在康熙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这十年间,她不仅渐渐长大,更是在每一次宫廷重大宴会上都坐上重要的席位。
康熙着实是把她的吉祥物身份抬得高之又高。
许是剧情还没开始的缘故,又或许是康熙后宫高位妃子们都已步入中年,早就没了任何勾心斗角的心思。
对于她们而言,与其和一起生活在后宫的妃子们斗,不如好好提防老皇帝打算对她们的孩子做什么!
十三阿哥被圈禁的消息她们不敢忘!
被皇帝捧在掌心如珠如宝数十年的废太子的经历她们也不敢忘!
所以恶女在后宫反倒没什么收获,甚至连皇子们对于彼此的争斗也没有之前那么高昂。
毕竟他们都是第二批站上权力场的阿哥们,早就清楚自己的哥哥们是怎样的下场,即使真的痛恨彼此,也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
所以这十年里,只有康熙一个人能够慢慢以恶意供养她。
以此为根本,恶女也变得愈发美丽,甚至看一眼便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魅力与探究的欲望。
这并不是源自于她的容貌这么简单,反而是一种更深的,让人无法找出根源的力量。
一种扎根在灵魂深处的吸引力。
但她实在太小,康熙不至于对她产生任何心思,只是会因此和她更亲近罢了,倒是在康熙晚年养出了些许的祖孙真情。
不知是不是这么一丁点微末的祖孙情碍了雍正的眼,就连本该给她的封赏都随着和其他勋贵人家的一起到来。
只是他忽略了,因为恶女的存在,康熙在民心中的存在感与十年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一个在位时就有神迹出现的皇帝,又和神迹拥有者的关系如此良好,只会让未开的民智认为:这是注定的皇帝老爷!
新上位的皇帝,前任皇帝老爷的儿子,竟然在他死后没过多久就要选小老婆?
清朝本就看重孝道,以孝治国。
这下不用任何政敌的煽风点火,百姓们就自发地心生反感,原本志得意满的雍正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张廷玉的上奏,听着他拐弯抹角的提醒,在他走后气得把养心殿的摆设摔了一地。
胤禛:放肆,都放肆!一群蝇营狗苟的东西!
苏培盛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不敢在这时上去触碰皇帝的霉头。
本来皇帝自居养心殿就足够惹人非议,现在又来了这么一档子事——但选秀已经开始举办,这时候喊停只能是自打脸。
本就觉得自己出了个大丑的皇帝更加不会这么做。
皇帝在养心殿枯坐了一夜,甚至连夜召来了自己的所有班底,思来想去也找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到最后皇帝只好摆出比康熙在世时还要敬重富察琅嬅的架势,不仅赏赐珠宝,夸赞她“德容秀美”“温婉大方”,还以超规格赐了她公主府,甚至封为“泰山固伦公主”。
只求其他的百姓多多看重新帝与她的关系,把选秀之事略过。
就连被他改为的服孝二十七天,都被老老实实地重新添至一年。
至于已经开始的选秀,倒被他换了个名头,以“选出与皇嗣有益”的女子入宫,受皇家气息熏陶,国孝过后在诞育皇家子嗣。
虽然这解释无法说服任何人,但也算是解释了,大臣们也就当做翻过这页不再谈论。
毕竟康熙已死,没有人想要冒着触怒新皇的危险就是为了他去出头。
没见他的妻子与孩子都不在乎吗?
只是这选秀,倒变了味。
以这个名头,皇帝自然是不会选任何满蒙家的女儿入宫了,毕竟一入宫就要戴上这样的恶名,这不是在拉拢朝臣,而是在结仇。
所以到最后入宫的就是汉军旗的那些小主,至于富察贵人之列,便被撂了牌子自行婚嫁了。
于是甄嬛入宫后的景仁宫请安,这次她倒是名正言顺地站到了第一排。
不过皇帝为了证明自己对父亲的“孝心”,这入宫的几人全都没有赏赐任何位份,只等着一年后再议。
所以破天荒的,华妃也没有对新来的“姐妹”们吃醋,毕竟她也不是不对皇帝这次的做法心里打鼓的。
她好像第一次意识到皇帝的荒唐,与冷心冷肺。
她再恋爱脑,也明白孝道的重要。在家时不仅是哥哥对她无微不至,父母也关怀不已。
这件事倒变成了给她敲响的警钟,虽然不至于让她彻底逃出悲剧的结局,但也清醒了不少,行事不再那么没有章法了。
至于整件事的最大受益者,富察琅嬅,自然是要入宫谢恩的。
只是皇帝心虚,主动把谢恩推到了一年之后,等富察琅嬅入宫,再次感受这换了主人的皇宫时,剧情已经开始转动,甄嬛也迎来了她的盛宠。
综影视:恶女稳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