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超小超大

第九章-2 时代的变革

中国和日本未来谁强谁弱,只能看一个是,就是说谁向西方学得快,谁改变得快。第三是关于人才的问题,改革必须从人才下手,他要彻底的去改变这个科举制度。所以说李鸿章对于要洋务运动改革看得很清楚,但当时呢,保守派在朝廷里面是占大多数的,想要做到这样的改革非常不容易。还好当时在北京有恭亲王和文祥支持,哪些地方呢?有曾国藩和左宗棠跟他一起推动,这个洋务运动才能顺利的展开。让我们首先看他都干了什么。

1863年的时候,他在上海办了外国语文学校, 1864年的时候在上海办江南机器制造局, 1869年在天津办机器制造局, 1871年挑选学生赴西洋留学,办轮船招商局, 1875年办铁甲兵船, 1876年派军官,船政学员到西方学习造船和驾船。 1880年在天津办水师学堂,设电报局, 1881年设开平矿务局, 1882年修建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厂, 1885年半天津武备学堂, 1887年在黑龙江漠河金矿, 1888年成立北洋海军。

从上面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李鸿章做的都是军事方面的建设,第一呢,他要建造现代化的军器,所以呢,他办了江南和天津两个机器制造厂,其实就是两个兵工厂。第二呢,新式的军器必须有人来会用,会驾驶,所以呢,他办了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出洋留学。第三,它配备了现代化的交通,所以有造船厂,电报局,铁路。第四,他开没开金矿,办招商局来增加相关的收入。就是说,从1870年到1894年,李鸿章轰轰烈烈地搞了20年的洋务运动,那他搞的结果怎么样呢?如果说把李鸿章办洋务运动比喻成一场考试,那从答卷上来说,每道题都答上了,这整个试卷答得满满的,要陆军有陆军,要海军有海军,要武器有武器,要资源有资源,但从考试最终的成绩来看呢?肯定是不及格的。

就甲午战争一战,满盘皆输,他不仅输掉了他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也输掉了整个中国的未来100年。那我们来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梁启超先生的话说呢,就是一半人在扯他的后腿,一半是他自己的责任。那先说前一半,扯后腿的是谁呢?其实说到最后是整个满清当时的制度,李鸿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军费不够。

那军费为什么这么困难?因为在当时的财政制度,没有海军的军费,所以呢,他这个海军的军费只能靠各省来协调,但各省的又各有各的算盘,肯定不愿意合作,那只能靠中央分派,中央分配认定了以后呢,各省也不能足额的缴纳,所以每一次李鸿章去催款的时候都非常的困难。还有呢,就是皇室的开销也太大,当时刚好赶上这个光绪成年要亲政,按照满清的制度,在光绪成年以后就应该由皇帝来亲政,但是呢,慈禧一直把握着政权,光绪一直没有实权。那醇亲王这个时候呢,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要重修颐和园,一方面呢,表示对慈禧的恭敬,然后一方面想让慈禧搬到颐和园,就远离紫禁城这个政治中心,他就不干预政事了。

但是呢,重修颐和园的经费太大了,醇亲王呢,就找到李鸿章来想办法,李鸿章呢,又不敢得罪醇亲王,他也觉得这个皇帝亲政这个事真的是朝廷上当时最大的事,他就不得已就把海军的军费挪给了颐和园,就这么个情况。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前几年,海军就没有添加过一艘军舰。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风云录 连载中
大明风云录
林亭燕喃
嘿,朋友!你想知道明朝那些事儿吗?你想了解明朝那些著名官吏的传奇故事吗?打开这本书,你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朝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他们的故事......
4.8万字4个月前
龙之之渊 连载中
龙之之渊
中殇
0.7万字4个月前
CH:社会主义三部曲 连载中
CH:社会主义三部曲
莱茵河畔的喀秋莎
(各位审核大爹,不要屏蔽我的书,我只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政治敏感话题我会尽量回避)以同人文的形式展示二战后三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纯历史向没......
0.7万字3个月前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个月前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4周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