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感受质:知识论证】(四)

帕皮诺(Papineau,1996)区分了关于体验的第三人称思想和第一人称思想。第一人称思想涉及对相关类型体验的想象。其基本思想可以这样说:当玛丽最终被释放,并在一段时间后充分熟悉了颜色体验后,她就可以在她的想象中“再现”蓝色体验。这些对特定类型体验的想象可以用来指称所讨论类型的体验,并对其进行思考。显然,玛丽在拥有蓝色体验之前,不可能对颜色体验有第一人称思想(她不可能用想象的蓝色体验来指称和思考蓝色体验)。在被释放后,玛丽可以获得新的信念:关于蓝色体验的第一人称信念。但对于每一个关于某种特定类型体验的新的第一人称信念,都会有一个她旧的第三人称信念,指的是同一种类型的体验,并且具有相同的事实内容。

理解现象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将其视为一种指示性概念。例如,佩里(Perry,2001)认为,玛丽在被释放后获得的新知识,并不比像“我是一个哲学家”或“今天是星期天”这样的指示性思想更能对物理主义构成问题(关于这种说法的辩护,另见 McMullen 1985)。佩里将玛丽的新知识视为指示性信念的一个特例(他根据他的符号-反省思想理论,对玛丽在被释放后获得的新信念提出了解释)。在被释放后,当看到天空时,玛丽可能会想“哦,原来拥有蓝色体验是这样的”,其中“这样”指的是她当前颜色体验的一种物理属性(现象特征)。在被释放前,她不可能拥有这种指示性信念。但是,同样,使这个想法成为真实的事实,仅仅是蓝色体验具有所讨论的特定物理属性这一事实。因此,她没有学到任何新的事实。

对佩里提议的质疑是沿着以下思路提出的。在指示性指称的正常情况下,被指示的对象以某种方式被给予了认知主体(当指向一张桌子并用“这张桌子”来指称它时,该对象可以被给予为“我左边的那张桌子”)。但是,当玛丽在指示性概念“这种体验”下思考现象上的蓝色时,这种体验是以什么方式被给予她的呢?它不可能是拥有具有该属性的体验的感觉方式,因为人们可能会争辩说,这种解决方案引入了现象特征的现象特征,从而重新引入了最初的问题。也许“我现在拥有的那种体验”是合适的候选者。但这种提议也存在问题(参见 Chalmers 2002)。还有人认为指示性概念是“薄”的,因为它没有与之相关的指称-确定呈现模式,这也存在问题(关于其中的一些问题,参见 Demircioglu 2013,263-269)。

罗伯特·斯塔尔纳克(Robert Stalnaker,2008)对佩里对玛丽新知识的处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他借鉴了对玛丽认知进步的两个阶段的区分(见上文3.3节),认为佩里将获得指示性信念的案例与玛丽的新知识相比较,类似于玛丽进步的第二个阶段,但“正是在第一阶段,有问题的认知成就——学习看到红色‘是什么感觉’——才得以实现”(2008,44)。

斯塔尔纳克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即玛丽的新知识在本质上是语境化的,其中“在语境中表达或相信的内容与其表达或相信的语境是不可分割的”(2008,81)。作为一个例子,斯塔尔纳克描述了一位炸弹处理专家指着地面说:“那里埋着一枚炸弹,如果我们现在不拆除它,它将在五分钟内爆炸”(2008,85)。斯塔尔纳克认为,这些信息对于那些当时不在场的人来说是无法知道的,即使他们知道炸弹的确切位置和爆炸时间。丹尼尔·斯托尔哈尔(Daniel Stoljar,2011)认为,现象知识在本质上不是语境化的。为了捍卫这一说法,他认为,被释放前后的玛丽之间的差异,与炸弹处理专家和她发表言论时不在场的人之间的差异,存在着重要的不相似之处。炸弹处理专家在她的言论中表达的想法,对于当时不在场的人来说,甚至是想都想不到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在场的人不可能知道专家知道的事情。相反,斯托尔哈尔认为,“被释放后的玛丽所学到的东西,被释放前的玛丽是可以想到的(例如,她可以想知道它是否成立)”(2011,441)。这表明,玛丽在被释放后所学到的东西在本质上不是语境化的,至少不是斯塔尔纳克所想的那种意义上的语境化。

对指示性解释的另一个担忧是,它们似乎没有考虑到,当思考者使用一种关于该特征的现象概念时,主观特征本身是如何呈现在思考者心中的。这种担忧有时是用熟知来表达的:当思考者使用现象概念时,思考者与其思想所指对象之间的特定熟知方式,似乎并没有被指示性解释所捕捉到(参见 Levine 2007; Howell 2007, 164-166)。人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来回答这类反对意见。帕皮诺(Papineau,2002)和巴洛格(Balog,2012a)认为,需要解释的认知上的亲密关系,可以用现象概念的引用理论来很好地解释:在涉及现象概念的思想中,符号体验被用来指称这些符号所属的类型。莱文(Levine,2007)认为,即使是这些经过改进的理论,也没有解释思考者与其现象概念所指对象之间的特定亲密关系。与之相反,莱文(Levin,2007)认为,没有必要对最初简单的指示性解释进行“润色”。虽然巴洛格目前的立场是引用解释的详细版本,但帕皮诺已经放弃了引用理论,并在帕皮诺(Papineau,2007)中指出,现象概念是感知概念的特例,而感知概念不涉及指示。

洛尔(Loar,1990/1997)提出了一个关于现象概念的影响力很大的观点,该观点承认玛丽获得了新知识,但没有获得关于新事实的知识,从而回答了知识论证:现象概念是识别概念。拥有蓝色的现象概念,就是在拥有蓝色体验的同时能够识别它们。蓝色的识别概念直接指称其指称物(蓝色的物理属性),这意味着(用洛尔的术语来说):在指称确定中没有涉及其他属性(该属性的属性)。根据洛尔的观点,现象上的蓝色的识别概念,是指称现象上的蓝色的物理属性,因为它是由该属性“触发”的。有人怀疑,洛尔意义上的“直接性”是否提供了一种对人们所说的熟知的解释:即当思考者使用现象概念时,现象特征是如何呈现在心中的(参见 Levine 2007)。怀特(White,2007)反驳洛尔说,这种解释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释身心同一性陈述的后验特征。

4.8 对“新知识/旧事实”观点的反对意见

可以对“新知识/旧事实”观点提出以下反对意见。在标准情况下,如果一个主体以一种方式不知道某个特定的事实,而以另一种方式知道,那么这可以用两种呈现模式来解释:主体以一种呈现模式知道该事实,而以另一种呈现模式不知道该事实。因此,例如,一个人可能以与“晨星是一颗行星”相关的呈现模式知道金星是一颗行星这一事实,而以与“昏星是一颗行星”相关的呈现模式不知道这同一个事实。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像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样,呈现模式的差异涉及用于确定指称物的两种不同属性。在一种呈现模式中,金星被给予为清晨可见的天体(或一些类似的属性),而在另一种呈现模式中,该物体被给予为傍晚可见的天体。

如果“新知识/旧事实”观点涉及这两种呈现模式,那么它就不能用来为物理主义辩护,因为这种对关于现象类型的所谓双重认知途径的解释,将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引入非物理属性:主体在以物理呈现模式相信相关事实的情况下,必须被描述为通过某种物理属性来指称所讨论的现象类型,而在以现象呈现模式相信相关事实的情况下,则必须被描述为通过某种非物理属性来指称该现象类型。

一些作者认为,在关于现象状态的信念的情况下,所讨论的不同呈现模式确实涉及引入不同的指称确定属性,因此该提议是不成功的。这类论点可以在洛克伍德(Lockwood,1989,第8章)和麦康奈尔(McConnell,1994)的著作中找到。怀特(White,2007)详细地阐述了这一反对意见。布洛克(Block,2007)根据他所称的认知呈现模式和形而上学呈现模式之间的区别,对怀特(2007)给出了详细的回答。查尔默斯(Chalmers,1996,2002,2010b)利用他的初级和次级内涵框架,提出了与怀特(2007)类似的观点。在该框架中,初级内涵描述了一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挑选其指称物的方式,而现象概念和物理概念的认知独立性则通过它们不同的初级内涵来解释。如果一个单一的事实可以在物理呈现模式下以及现象呈现模式下被知道,那么这两项知识就涉及两个具有不同初级内涵的概念(一个现象概念和一个物理概念),而这些不同的初级内涵对应于不同的属性。

尼达-吕默林(Nida-Rümelin,2007)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了一个二维框架,来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即当使用现象属性时,现象属性的本质会呈现在思考者的脑海中——这一观点导致“新知识/旧事实”观点是错误的。菲利普·戈夫(Philip Goff,2017)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知识论证本身并不能驳倒物理主义,因为它没有克服“新知识/旧事实”观点。然而,如果玛丽获得的现象概念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它揭示了满足它的现象属性的本质),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玛丽的新知识是关于红色体验本质的知识,但如果纯粹的物理主义是正确的,那么她在知道纯粹的物理事实的情况下,就已经知道了红色体验的完整本质,因此,她对它们的本质应该没有什么可学的了(2017,74-75;另见 Fürst 2011,69-70;Demircioglu 2013,274-275)。

查尔默斯(Chalmers,2004;2007)提出了一个反对唯物主义者诉诸现象概念的策略的一般论证;关于批判性讨论,参见 Balog 2012b;Alter 2023,144-148。

任何希望以上述方式论证这两种呈现模式确实涉及引入两种不同的指称确定属性的人,都必须处理洛尔的提议(见4.7)。洛尔通过声称现象概念直接指称其指称物,从而避免了两个指称确定属性的问题。有人反对洛尔说,他对现象概念如何设法直接指称其指称物(即通过被它们触发)的因果解释,不能恰当地描述现象概念的特定认知作用(参见 McConnell 1994 和 White 2007)。

关于“新知识/旧事实”观点和知识论证本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任何现象概念。德里克·鲍尔(Derek Ball,2009)和迈克尔·泰伊(Michael Tye,2009)认为,不存在这样的概念,至少如上所述:特别是,他们都否认了4.6节中概述的论点(4),即一个主体只有在其拥有或曾经拥有过相关现象类型的体验的情况下,才能拥有现象概念。鲍尔和泰伊诉诸于关于我们概念内容的社会外在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即使在她被释放之前,玛丽也拥有与她在被释放后用来思考她的体验的相同的概念。具体来说,她“顺从地”拥有这些概念,这是因为她与她的语言社群互动;关于内容的社会外在主义的一个关键部分是,一个人可以顺从地拥有概念,即使他对满足这些概念的事物的本质很大程度上是无知的(Ball 2009,947-954;Tye 2009,63-70)。[7] 这一结果有可能 undermining “新知识/旧事实”观点,但鲍尔认为,它也 undermining 了知识论证本身,因为知识论证本身就依赖于存在现象概念(2009,940-943)。

托林·奥尔特(Torin Alter,2013)通过关注顺从的概念拥有和非顺从的概念拥有(后者是概念掌握)之间的区别,对这些论点做出了回应。他认为,对于知识论证来说,重要的是对现象概念的掌握,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顺从拥有:“玛丽在离开房间时取得了认知上的进步,因为她开始掌握或非顺从地拥有现象上的颜色概念”(2013,486)。知识论证的捍卫者可以声称,掌握一个现象概念,需要真正拥有与相关现象特征相关的体验。关于概念掌握的进一步讨论,参见 Ball 2013;Alter 2019;Rabin 2019;关于对鲍尔和泰伊的论点的不同回应,参见 Veillet 2012;Byrne 2021。

4.9 知识论证与客观主义

传统上,知识论证被理解为反对物理主义或反对物理主义的还原论版本的论证。但一种有影响力的替代方法认为,该论证不是针对物理主义本身,而是针对另一种可以称为客观主义的立场。[8] 客观主义认为,对存在事物的客观描述可以是完整的;不存在只能通过拥有特定类型的体验才能理解的现实方面。这一概念与内格尔对有机体物理性质的描述密切相关,他将有机体的物理性质描述为“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领域——这种事实可以从多个角度被观察和理解,也可以被具有不同感知系统的个体所理解”(1974,442)。在这种观点看来,杰克逊思想实验的意义在于指出,玛丽学到了一些只有通过拥有某种体验(例如,感知体验)才能知道的东西。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这表明,对存在事物的任何客观描述都不可能是完整的。正如豪厄尔所表述的那样,以这种方式理解的论证如下:

在离开房间之前,玛丽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客观信息。当她离开房间时,她对这个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客观信息不足以完全理解这个世界(2007,147)。

许多对知识论证的这种解释的支持者认为,它与一种特定的物理主义形式是相容的,在这种物理主义形式中,所有事实都是物理的,或者是由微观物理事实形而上学地决定的,但有些事实只能通过拥有特定的体验才能被理解(例如,参见 Kallestrup 2006;Howell 2007;关于略微不同的表述,参见 Crane 2003;Zhao 2012)。也就是说,值得追问的是,如何理解“物理的”,以便只有在一个人拥有某些体验的情况下才能知道的事实可以被算作物理的(另见4.2)。科尔曼(Coleman,2022)通过区分“客观的”的两种含义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一种意义上,对一种属性的客观理解要求,原则上任何具有足够的认知和感觉器官的主体都能理解它(这与上面引用的内格尔对客观事实的描述非常相似)。在第二种意义上,对一种属性的客观理解要求,原则上不需要拥有任何特定类型的体验就能理解它。科尔曼认为(诉诸于杰克逊的另一个思想实验,即弗雷德的思想实验——见第2节),这两种“客观的”的含义是可以分开的,而第一种含义是将物理主义与客观主义联系起来以阻止知识论证的全部所需。

同样值得怀疑的是,一种认为事实要么是物理的,要么是由微观物理事实形而上学地决定的观点,是否因此就可以算作一种物理主义形式。有人认为,这种观点与非物理主义立场是相容的,例如涌现主义或某些形式的伦理非自然主义(参见 Horgan 1993,559-566;2010,311-314;Crane 2010;关于讨论,参见 Stoljar 2017,第9节)。

5. 二元论对知识论证的看法

从二元论的角度来看,关于知识论证的讨论并不多。考虑到当代哲学家中捍卫二元论立场的人数很少,这并不奇怪(一个突出的例外是查尔默斯(Chalmers,1996);关于知识论证的讨论见第140-146页)。对于一个希望捍卫知识论证的二元论者来说,有两种可能的策略。第一种策略仅仅是防御性的或“破坏性的”,因为它试图逐一驳斥物理主义者在其反对知识论证的观点中所使用的积极的理论建议。第二种策略更具“建设性”,因为它旨在发展一种关于现象概念、现象属性及其关系的替代性的积极的二元论解释,以便在这种解释中,玛丽在被释放后确实学到了新的非物理事实。第一种策略的例子(或部分例子)偶尔可以在文献中找到(比较 Warner 1986,Gertler 1999,Raymont 1995,1999 和 Connell 1994)。第二种策略的例子很难找到,但查尔默斯(Chalmers,1996,2002)和尼达-吕默林(Nida-Rümelin,2007)是第二种策略的例子。查尔默斯利用他的初级和次级内涵框架,对他所谓的“纯粹现象概念”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解释,这种概念可以被描述为包含了古老而自然的直觉,即在感受质(现象特征)的情况下,表象和现实之间没有区别,换句话说:感受质在体验中“揭示了它们的本质”。

刚才提到的直觉想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有些人说,感受质“没有隐藏的一面”。另一些人说,感受质不是自然类术语,因为科学不能告诉我们,拥有某种特定类型的体验相当于什么(我们通过拥有这些体验并关注所讨论的性质,就知道它相当于什么)。很明显,对这种直觉想法的解释,必须是二元论者捍卫知识论证的要素之一。尼达-吕默林(Nida-Rümelin,2007)提出了一个关于把握属性的技术概念,旨在为那些利用以下假设来反对唯物主义的二元论者服务:在现象概念的特殊情况下,思考者与其所概念化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比在其他情况下更加密切:思考者理解拥有该属性本质上是什么。这个想法可以用来阻止对知识论证的常见反对意见,特别是那些属于“旧事实/新知识”类别的反对意见。斯蒂芬·怀特(Stephen White,2007)在一个不同的理论框架内阐述了一个类似的基本想法,但表述方式不同。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外星少女在民国 连载中
外星少女在民国
忆轩孤梦
[这一本我更新的非常慢,原因是在于想完结其他本,然后再更新这个。先看其他的哦]【一本男女都可以看的小说】她是银河深处的紫幽星少女,身怀魔力。......
4.5万字3个月前
春日樱花梦 连载中
春日樱花梦
春粉映蓝
《春日樱花梦》是一部描绘少年小枫在春日小镇上的一段奇妙旅行的小说。故事讲述了小枫在一个樱花盛开的午后,被淡紫色的樱花瓣和古老桥梁所吸引,踏上......
0.2万字2个月前
星辰荣耀之冠军之路 连载中
星辰荣耀之冠军之路
同学:好久不见
以下是为这部小说生成的作品简介:《星辰荣耀之冠军之路》讲述了性格内向但极具电竞天赋的女孩林悦瑶,在机缘巧合下被职业战队教练发掘,从此踏上电竞......
7.0万字2个月前
勿入混圈 连载中
勿入混圈
段筱玖
女主段筱筱的作死之路
0.2万字2个月前
这个自然之灵,自由之子有点腹黑啊 连载中
这个自然之灵,自由之子有点腹黑啊
Y159***65764
**自然之女,自由之灵**她出生于晨曦的温暖,伴着鸟鸣的乐章,她是自然之女,身披阳光的衣裳。她的笑声,是风的低语,她的眼神,是星辰的闪亮。她......
6.9万字1周前
不是向阳花 连载中
不是向阳花
听音不见仙
女主:薛茗
0.7万字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