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泛心论与泛原心论(三)

为何接受这点呢?一个可能的辩护是:非主体/主体鸿沟。它声称没有一组关于非意识主体的事实可以使另一个意识主体的存在必然化。或者看可设想性:任何一组非主体实例化非现象性质和一个拥有现象性质的独立主体,可以设想前者存在后者不存在。这个原理使第1点为真。

为何相信这个原理?一个可能的辩护是,观念上来说主题是一个基本实体。在主体是形而上基本实体的观点下,它们不会以更基本的实体为根基,因此它们不被其它实体的存在所必然化。类似地,若它们是观念上的基本实体,它们就不会在观念上以更基本的实体为根基,它们就不会先验地由其它实体推出。这些原理并不显然,但直觉上是对的。

另一个可能的辩护是非感质/感质鸿沟。现象性质是由诸如“红色”“绿色”这样的感质所构成的。非感质事实无法必然化感质事实,因为可以设想前者存在而后者不存在。因为假设中的原现象性质没有感质,这个原理会产生原现象性质和现象性质之间的鸿沟,这辩护了第1点。

泛心论和泛原心论都面临着组合问题的挑战。除了有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它们各自有一个问题:泛心论的主体-主体鸿沟,泛原心论的非现象-现象鸿沟。有理性的人们可以分辨哪个问题更严重。个人认为主体-主体鸿沟更困难,而泛原心论可以获益于在基石处做更少限制,但我并不确定这一点。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拒绝,不如说是挑战但它们是必须被重视的挑战。

当然物理主义也有自己版本的组合问题:微物理主体和性质是如何聚在一起产生主体和感质的?这个挑战是和泛心论的挑战一样困难的。因为物理主义者所拥有的的资源是泛心论者拥有的资源的子集。但我们必须清楚其中的辩证思想。泛心论的同情者(至少在非罗素式下)基于物理-经验鸿沟,已经拒绝了物理主义。问题是泛心论是否更好。它至少在一方面做得更好,它通过把经验视为是根本的,为它的存在找到了一个位置。不清楚的是,它是否能解释宏经验的复杂性。这就是组合问题提出的挑战。

反过来,二元论并不怕组合问题。特别是实体二元论,认为基本实体(经验的主体)是宏经验的主体。这一个观点没有主体组合问题的对应版本。假如二元论者把宏现象性质看成是基本性质,连同它们的结构、感质、其它特征,那么这里就没有其它组合问题的类似物。

没有组合问题,二元论也有心灵因果作用的问题,也有经济性的问题(为何假定如此多实体)。泛心论和泛原心论,至少它们的构成罗素式版本,没有这些问题。它们仅仅是假定了解释物理所必须的基本实体和性质(至少假如人们认为物理需要基质),并对这些性质的本性做了一个特殊的假设。在这个图景,现象性质融入了因果的秩序。

我认为实体二元论(它的副现象和交互版本)和罗素一元论(它的泛心论和泛原心论版本)是两个意识的形而上学中的严肃的竞争者,至少人们为此放弃了标准的物理主义(我个人认为这两者都有可能对)。因此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辩证情形面对的是罗素一元论和实体二元论。其中一者的问题是经济性和因果封闭性,另一者的问题是组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中之一可以被解决或证明无法解决,身心关系问题就会有显著的进步。

7. 新的合题:泛感质论

眼前有新的合题吗?我没有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我没有一个新的合题。但在这一节我想在做失败的总结之前,给一些选项画个草图,探索一个新的可能解决方案。我将在《泛心论的组合问题》中深入探讨处理该问题的不同方面的各种选项。

一个对组合问题的反应是放弃构成泛心论(或泛原心论),而选择突现泛心论。这个观点面对组合问题没有那么紧迫,因为它不认为宏经验是以微经验为根基的。当然,相对于构成泛心论,突现泛心论失去了很多避开黑格尔式困境的优势。特别地,它面对心灵因果作用的问题--宏经验是如何扮演因果的角色的?--这类似二元论的问题,并且会导致副现象论、交互论或过度决定论。所以更仔细地看构成泛心论是值得的。

第二个反应是认为宏主体是和特定的微主体同一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与拥有特定基本现象性质的基本物理实体同一的,并且它们分享那些现象性质。这个观点避免了一些主体聚合成另一个主体的问题。这个观点的一个版本类似于莱布尼兹的“主要单子”观点,认为人类主体也许是与大脑中的某个基本粒子同一的。这个观点有很多明显的反对意见,如这个粒子被毁灭了会如何,特别的,在罗素式的观点下,一个粒子如何会拥有复杂的现象性质。另一个观点认为基本物理实体是高于粒子层面的,比方量子纠缠系统,或整个宇宙。我认为这些可能性(特别是量子版本)值得探索,但要看出这样的实体如何拥有像我们所感受的这种基本现象性质是不容易的。

第三个反应是削弱主体,或者认为经验不需要拥有主体,或至少认为主体不是形而上学上,或观念上的简单实体。我认为经验拥有主体是一个概念真理,现象性质必须被某物实例化,它们刻画了作为该物会拥有什么主观体验。主体不一定是简单的这点看起来比较好辩护,持这个观点同时要求是构成泛心论者,构成泛原心论者,或唯物论者。这个观点要求拒绝关于主体的特定直觉,而这个直觉是可商量的。

我们可以定义主体是原始的经验主体,我们有关于主体的一个自然观念。这些主体就如曾在伊甸园中,当主体们互相连接,主体-主体鸿沟和非主体-主体鸿沟都是很有可能的。一个主体的存在并不被其它主体或非主体的存在所必然化或先验地推出。所以假如我们是主体的聚合物(排除宏主体和微主体是同一的观点),构成泛心论或构成泛原心论就是错的。

我们是主体的聚合物这一点是不明显的。内省的角度来看我们并非主体的聚合物,也没有理论说明这回事。可能有人格同一性的确定性直觉支持这个观点(Barnett2010,Nida-Rumelin2010),但该直觉是可商量的,也有同样强并合理的理由拒绝它(Parfit1984)。如果我们不是主体的聚合物,拒绝主体-主体鸿沟和非主体-主体鸿沟的大门至少就打开了,它也会使我们接受构成泛心论或构成泛原心论。

我认为一个罗素式同一论者必须几乎拥护这种观点(另一个唯一有那么点可能性的选择是上述微/宏同一的量子版本)。即使我们不是主体的聚合物,组合问题也并没有解决。我们依然要说明宏经验是如何从微经验或原经验来的。

这里我简要地介绍一下泛心论和泛原心论的同情者间比较流行的观点:泛感质论。这个观点的名字来自于Herbert Feigl的一篇文章(Feigl1960),其中和Stephen C. Pepper的对话。这个观点的不同版本在20世纪初的很多中立一元论者中颇为流行,包括William James,Ernst March和Bertrand Russell(就是詹姆斯,马赫还有罗素)(James1904,Mach1886/1959,Russell1921)。最近Sam Coleman(2012)辩护了这个观点。

根据这个观点,感质是经验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直观上,这些性质是红色、绿色、热、等等。感质和现象性质不同,当红色出现在我的经验当中,我有一个现象性质,但我不需要是红色的。不如说我觉察到红色,这个现象性质是对红色这个感质性质的觉察。现象性质总是有意识主体的实例化,但基质并不需要。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不把红色理解成主观经验。

泛感质论典型地要求拒绝感质的还原观点,如把颜色感质与物理反射性质或类似的事物同一。相反的,这是一种感质的伊甸观点。经验中最基本的感质是像伊甸红这样的性质,一个不像在外部世界中似乎拥有它的物体所实例化的简单性质,但可能是在伊甸园中实例化的。

泛感质论认为基本物理实体实例化像这样的感质。可以想象,比方说,基本物理粒子是伊甸红的。有关的感质更可能比这还要朴素,但它们依然是经验当中表现出来的原初性质。不意外,最重要的泛感质论是罗素式构成泛感质论,其中感质就是基质,并构成了人类经验。很多泛感质论者都持有以上观点。

构成泛感质论是泛原心论的一个版本,而不是泛心论的:感质并非现象性质,它构成现象性质。因为感质不由主体所实例化,所以这种观点不需要微主体。泛感质论有时被刻画成泛心论的一个版本,但特点是“没有主体的经验”和“不被感觉到的感觉材料”。但我想这个观点最好是当做泛原心论的一个版本。它依然是一个原现象性质以熟悉的形式出现,和现象性质紧密联系的观点。

泛感质论不怕主体-主体鸿沟,因为它不需要微主体去构成宏主体。同时,它不怕非感质-感质鸿沟,因为假定中的原现象性质是带感质的。唯一的问题是非主体-主体鸿沟,但它可以通过削弱主体还回应。一些传统的泛感质论者直接拒绝了经验的主体,而其他人采取了一种经过削弱的观点,认为主体可以由感质连同结构性质所构成。

泛感质论如何解决组合问题呢?泛感质论者可以自然地认为简单的微感质聚在一起构成复杂的宏感质,最后构成如同视觉域甚至多感觉域这样复杂的可感结构。因此可试探性地认为这样复杂的感质的存在,哪怕没有假定一个经验的主体,也可以解释现象数据。或者可以试探性地认为一个特定的复杂感质,在一种削弱的意义上会使得一个对应的主体存在。

我依然认为泛感质论无法抵御某特定版本的组合问题。可以构造反对泛感质论的可设想性证明如下。设QQ是微物理中的正感质事实的集体,可能连同其它微物理事实,Q是宏经验事实。

1. QQ&~Q是可设想的;

2. 若QQ&~Q可设想,它就是形而上可能的;

3. 若QQ&~Q是形而上可能的,构成泛感质论就是错的.

构成泛感质论是错的。

再次,关键在于第1点,这一点提出了感质僵尸的可设想性:感质上和我们一样但没有意识的存在物。

为何相信这样的假设呢?它是直觉上明显的。深入地谈,它基于感质-觉知鸿沟。没有感质的实例化必然化觉知。或者关键在于可设想性:对于任何集合的实例化感质和物理性质,可设想这些感质和物理性质都被实例化,但感质的觉知没有被实例化。给定所有的现象性质都涉及到感质的觉知,第1点就是对的。并且哪怕仅有一些现象性质涉及感质的觉知,也足够来反对泛感质论。

感质-觉知鸿沟颇为符合直觉。表面上看,伊甸红可以在不被觉察时实例化,这样的直觉也可以拓展到任意复杂的感质。给定和视觉域同样复杂的感质,假如这些感质被实例化是可设想的(假设这样的情形对应于被感知的情形),也可以设想它们在不被感知时实例化。

泛感质论者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回应,他们可以把觉知放在最基本的层面,如诉诸于那些不可能不被感知的特定的感质(比如痛苦?),但这会把主体带到最基本的层面,因此同样的问题会出现。他们也可以拒绝觉知的存在,如James所做的,认为我们的经验只涉及感质而不涉及它的觉知,但这和我们的主观现象并不符合。他们也可能诉诸于感质还有觉知的功能还原的结合,如Coleman(2012)所做的,但我认为上述的可设想性证明给出拒绝这种还原的理由。

泛感质论也害怕组合问题的其它方面。比如结构组合问题:大脑中实例化的感质的结构不同于我们感知中感质的结构,所以很难看出前者如何构成后者。它也害怕感质组合问题:很难看出一些原始的感质(这就是罗素式泛感质论者所能得到的)如何产生我们感知当中那种丰富的感质。

总结是泛感质论无法得到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依然在寻求一个新的合题。

8. 结论

我们开始于唯物论的正题和二元论的反题,得到泛心论的合题。这个合题遇到泛原心论的反题,因此我们得到罗素式一元论的新的合题。这个合题又遇到组合问题的反题,是否有一个新的合题依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我依然认为黑格尔式的证明给出了严肃对待泛心论和泛原心论的好理由。假如我们能解决组合问题,这个观点会马上成为身心问题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因此组合问题值得严肃和持久地对待。

参考文献‬:巴内特,大卫。“你很简单。”唯物主义的衰落。罗伯特·昆斯和乔治·比勒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为什么排斥问题似乎很难解决,以及如何,只是也许,解决它。”Noūs 37.3(2003):471-97。博伦德,约翰。《理想主义的论证》,《意识研究杂志》8.4(2001):37-61。查尔默斯,大卫。“在意识问题上向前迈进。”《意识研究杂志》4.1(1997):3-46.Chalmers,David。“《有意识的心灵: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序言。”大卫·查尔莫斯。1999年。查默斯,大卫。《意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布莱克威尔心灵哲学指南》。斯蒂芬·斯蒂奇和泰德·沃菲尔德编辑。牛津:WileyBlackwell,2003。查默斯,大卫。“反对唯物主义的二维论证”。意识的特征。大卫·查尔莫斯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141–91.查默斯,大卫。建设世界。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查默斯,大卫。《泛心论的组合问题》。泛心论。Godehard Brüntrup和Ludwig Jaskolla主编。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本卷。Coleman,Sam。《心理化学:泛心论者的组合》。《辩证法》66.1(2012):137–66.Feigl,Herbert。“‘心理’和‘生理’。”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第2卷。赫伯特·费格尔、迈克尔·斯克里文和格罗弗·麦克斯韦主编。明尼苏达州: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58年。370–497。赫伯特·费格尔。“身心,不是伪问题。”心灵的维度。西德尼·胡克编辑。纽约:科利尔出版社,1960年。24–36很好,基特。《地的纯粹逻辑》。符号逻辑5.1(2012):1-25。菲利普·戈夫。“为什么泛心论无助于解释意识。”《辩证法》63.3(2009):289-311。(第47页)约翰,你好。《我们发现的宇宙》。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詹姆斯,威廉。心理学原理。波士顿:亨利·霍尔特,1890年。威廉·詹姆斯。“‘意识’存在吗?”《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方法杂志》1.18(1904):477-91。心灵、大脑和量子。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马赫,恩斯特。1886年,《感觉分析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关系》。Trans。C.M.威廉姆斯。纽约州米尼奥拉:多佛,1886/1959。格罗弗麦克斯韦。“僵化的指定者和大脑的身份。”明尼苏达科学哲学研究9.9(1978):365-403。芭芭拉·蒙特罗。“罗素对反对物理主义的结构论证的回应。”《意识研究杂志》17.3-4(2010):70-83.Nida-Rümelin,Martine。“主体二元性的跨时同一性论证”。《唯物主义的衰落》。罗伯特·昆斯和乔治·比勒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191–214.大卫·帕皮诺。思考意识。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Derek Parfit。原因和人。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年。罗森博格,格雷格。意识之地:探索自然世界的深层结构。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罗素,伯特兰。心理分析。伦敦:乔治·艾伦和昂温,1921年。伯特兰·罗素。物质分析。伦敦:凯根·保罗,特伦奇,特鲁布纳,1927年。乔纳森·谢弗。“基于什么”。元形而上学:本体论基础新论。David Chalmers、David Manley和Ryan Wasserman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347-83.聪明,杰克。《感觉与大脑过程》,《哲学评论》68.2(1959):141-56.Seager。威廉。“意识、信息和泛心论。”《意识研究杂志》2.3(1995):272-88.斯托尔贾,丹尼尔。《可想象性论证和物理的两个概念》,《哲学透视》15(2001a):393-413。《物理的两个概念》,《哲学与现象学研究》62.2(2001b):253-81.斯托尔贾,丹尼尔。“四种罗素一元论”。当前心灵哲学的争论。乌里娅·克里格尔主编。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3年。盖伦,斯特劳森。“现实一元论:为什么物理主义包含泛心论。”意识研究杂志13.10-11(2006):3-31。《哲学评论》101.2(1992):245-80。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顾影自须怜 连载中
顾影自须怜
某懒
一白衣一青袍,两人相伴同行,云游四方,揭开世间百态,有喜,有悲,有离别,有相逢,同在一起便是最好…
4.1万字2个月前
丧尸界里当军师 连载中
丧尸界里当军师
万紫万红
1V1四对cp凌芊芊从小与他人不同一次她跟随老奶奶进入另一个异空间。当起了界丧尸家族的国师。开启国师之路,慢慢的自己的身世之谜浮出水面知晓自......
23.6万字2个月前
全民领主:来自东方的公主殿下 连载中
全民领主:来自东方的公主殿下
雪雪宝儿
无尽大陆,实力为尊。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儿,却不小心穿越到这神秘的蓝星,进行万族争霸。幸好幸好,有地球妈妈和祖国妈妈给不幸走丢的小姑娘加bu......
0.8万字2个月前
玄界:往事寻意 连载中
玄界:往事寻意
路过的魈厨
双男主安米瑞斯×宴江副cp枫喻川×周暮云克罗维亚斯×苏长青殷十九×穆灵
1.7万字2周前
你惹她?疯癫大佬她最爱斩鬼灭神 连载中
你惹她?疯癫大佬她最爱斩鬼灭神
我饼画的圆
神商止刚睁开眼,就被恶鬼死死掐住脖子开局真凶险,她反手就是一耳光想让老娘现在就挂?打的就是你!面对这颠婆,资深红衣鬼只能跪坐在地哭卿卿——为......
28.0万字6天前
厄瑞波斯与光 连载中
厄瑞波斯与光
橋奈洋子
2.4万字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