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上讲,由对称迈向同时律,只是向前迈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有大用处,它确立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对称思维,或者叫对称逻辑。用对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所有东西都是以对称的方式存在,都是符合同时律的。你比如对于任意一个单独的对象a,遵循同时律,由a的存在我们必然可以推出非a的存在,由此断言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者;对于任意一个概念或者范畴,遵循同时律,都有诸如有生则必然推出有死、有真则必然推出有假、有善则必然推出有恶、有阴则必然推出有阳、有抽象则必然推出有具体、有形式则必然推出有内容、有对立则必然推出有统一、有作用则必然推出有反作用、有对称则必然推出有不对称,等等。对称思维是一种二元思维,但这种二元思维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二元对立”思维,也不能称为辩证思维或者辩证法,因为它们都只是对称思维的一个特例而已。
掌握了同时律,并且具备对称思维的眼光,再来看辩证法就觉得是小儿科了。
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所以首先讨论对立统一规律,它的逻辑形式是a又﹁a→a冂﹁a,即对立必定同时。
对立统一规律当中,“对立”是指矛盾对立的双方,即a和﹁a。“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立双方相互依存,有你就有我,有我就有你,你的存在已经蕴含了我的存在,我的存在也已经蕴含了你的存在,用公式表达为:Ra→b,Rb→a(当然此前的理解R都是被忽略的),即a冂b;二是对立双方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公式表达为:﹁(a)= ﹁a,﹁ (﹁a)=a,即a又﹁ a。合起来就是a又﹁a→a冂﹁a,即对立必定同时。
与同时律a又b→ a冂b,对称必定同时,相比较而言,对立统一规律是同时律的一个特例,就像小学时我们学的代数公式:a(b+c)=ab+ac,它可以有一个具体取值:1×(2+3)=1×2+1×3。a与﹁a对称,其对称操作是否定操作,这是一个具体的取值,一种特定的转化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活动当中它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方式,但纷繁复杂的世界不可能只遵循一种方式转化,所以其解释力必然是有限的。而a与b对称,即Ra=b,Rb=a,其中的对称操作R是一个集合,不确指某一具体的操作,可以是否定操作,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的操作,尽管否定操作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对称操作,但两者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容混淆,对称包含对立,对立包含不了对称。比如说存在与不存在对立这没有问题,但将存在与世界对称、存在与存在者对称说成存在与世界对立、存在与存在者对立就有点牵强了。
对立统一规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对立,即矛盾,按理说它只能对矛盾关系和矛盾过程进行解释,但实际情况是,对立统一规律是被用来解释世间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在人们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必然会将矛盾、将对立拔高和泛化,突破自身(a与﹁a)的规定性,去解释其他不是矛盾关系、不是对立关系的运动过程,小材大用,实际上对立是被当成对称来使用的,这时将“对立统一规律”称为“对称同时规律”才是准确的。
对立统一规律名不堪实却能成为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强调领会精神而不是死抠字眼,并将质量互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实例,还将辩证法中所包含的各种范畴: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整体和部分等等,统统按照对立统一的范式来理解和阐释,于是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好像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其实只要面壁想想就会发现,对立与统一、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内因与外因、整体与部分,哪一对范畴是简单的矛盾关系(即a与﹁ a的关系),实质上都是对称关系。所以,辩证法要发展,首先应该将它内在的逻辑形式揭示出来,然后抽象,并在一个更普遍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使用,它的唯一出路是将对立蜕变为对称。
至此,关于对称逻辑的论述告一段落,总起来说,文章是想确立一种对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好比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可大,大到可以扫除眼前一切妖魔鬼怪,直至成为天地间的定海神针;可小,小到一种观念,收于两耳之间,藏于无形。心中存念这样一件法宝,不为忽悠人,但为不被人忽悠。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