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的现象学素以晦涩难懂著称,对我来说,倒不是觉得悬置、现象学还原、本质直观、意向性这些概念本身难以理解,而是一开始我不明白胡塞尔提出这些概念究竟是为了什么。
后来我听说,如果一种思想很难从正面理解,那么不妨从它反对什么入手,因为反对什么通常都比较直接。
那么,现象学反对什么呢?
1 以严格科学的名义反实证科学
胡塞尔自始至终都在反对一个东西——自然主义态度。所谓自然主义态度,就是认为外部物理对象如其所是的存在于此处或者彼处的观点。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棵树,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我们面前有一个叫树的东西真实存在着。胡塞尔认为自然主义态度的典型是实证科学。如果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以为胡塞尔是另一个反对科学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吊诡之处就在于,事情并非如此,数学博士出身的胡塞尔想要建立的是“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在胡塞尔看来,实证科学并没有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因为实证科学并没有解决知识和知识对象的关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超越性。指意识如何能够触及或超越其自身,接触到意识之外的实体。
二、对应性。我们如何保证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胡塞尔想解决的就是“人类意识和实体之间的鸿沟”这个认识论的老问题。这个问题,历代西方哲学家都有论述。伽利略、洛克等人将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如形状、广延、运动)和第二性质(如颜色、味道、气味)。第一性质是与物体本身相关,而第二性质则依赖于观察者的感知,属于主观体验。这基本上就是牛顿物理学的认识论,在胡塞尔这属于典型的自然主义态度。
休谟主张所有知识都源于经验,我们的感知无法提供关于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但是休谟并不否认自然的存在。所以胡塞尔认为,当休谟在使用诸如“习惯”、“人性”、“感觉器官”等词语的时候,已经假定了一种自然主义的预设,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康德则区分了现象(我们可以经验到的事物)和物自体(独立于我们经验的存在),认识是通过先天的范畴和直观形式(如空间和时间)来构建的,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物自体。然而康德系统里的这个物自体,作为一个自然主义的残留,却无法让胡塞尔满意。胡塞尔自己的解决方法是:
既然意识和自然之间有鸿沟,那不妨把外在的自然搁置起来,把知识完全建立在内在的意识上。
说实话,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就好比榫和卯无法对上,所以干脆把榫扔掉,只剩下卯,然后假装已经对上了。看起来,胡塞尔的做法非常像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问题是,贝克莱是怎么解决普遍知识的问题的?答案是,求助于全知的上帝的感知能力。
而胡塞尔认为,意识的内在性,意识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明性”,本身就是最大的客观性。还有什么比清晰的意识内容更无可怀疑的呢?
2 内在-外在,一组可疑的概念
当胡塞尔谈论意识对象的内在性和自然对象的外在性,这个内外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如果我们思考这种内外对立的来源,我们会发现,所谓内外最初的原型,正是实证科学所发现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对立。
正是因为人们发现颜色、味道、气味等感官背后有更加基础的第一性质广延、运动,才能设想这种内外的问题,原始社会里的人都持朴素的实在论观点,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所感都是实际存在的。于是我们会发现,所谓内和外的划分,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区分。
所有的第一性质都必须在现象的层面表现出来,才能被我们所知道,比如声波的振动本身也是一种现象。而无法被直观所把握的现代物理学如量子力学,也必须通过间接的方式(比如实验)最终被感官所把握,才能加以认识,而这被认识的科学结论也是意识的对象。眼耳鼻舌是人的faculty,额叶的思维功能也是人的faculty,人毕竟不是动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证科学与其他经验现象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他虽然不是在意识中被直接给予的,但也是意识的内容。事实上,胡塞尔像笛卡尔一样,把主观上的清晰明白作为真实性的标准,而这基本上是靠不住的,这也正是实证科学存在的理由。
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提出“意识幻象论”(consciousness as illusion),认为人类意识体验并不像胡塞尔描述的那样透明和可靠。意识并非直接或不加掩饰的存在,而是经过大脑复杂计算和过滤的产物,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识体验甚至是经过简化或扭曲的。
例如,“视野中的视觉盲点”并不会被意识到,这说明很多意识经验是经过大脑填补和建构的。加扎尼加的裂脑人实验也可以作证丹尼特的观点。可见,即便接受现象学的观点,这种额叶歧视也是毫无道理的。
实际上实证科学的精髓并不是触及所谓终极的实体,而是在现象之间建立因果关系。现象与本质,可能只是相对的。本质只是更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毕竟人类的大脑本质上是一个预测器官,它的功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从而指导行为。
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悬置”方法旨在放弃对世界的因果解释,专注于描述意识如何构建和体验世界。这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本质的背离。
许多哲学的谬误都源于在原本只有量的差别的地方制造质的区别。比如柏拉图的knowledge和opinion,胡塞尔只不过把这个谬误的方向倒了过来。
胡塞尔试图通过“悬置”来排除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以集中关注“纯粹”的意识本身。然而,这种方法也在本质上制造了一种质的区分,即将科学与日常经验、思维与感知分开。实际上,意识的各种能力(如感知、思维、情感等)实际上是相互交织的,而不应该被孤立成质的区分。
3 什么是真正的“回到事情本身”?
胡塞尔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情本身”。
胡塞尔的“事情本身”指的是不被任何外部假设或预设所干扰的纯粹经验或现象。他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仰和假设(他称之为“自然态度”)常常遮蔽了现象的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我们能够暂时“悬置”(epoché)对外部世界的实在性假设,专注于意识如何构成和显现这些现象。这种方法试图剥离一切“偏见”,以便更纯粹地考察意识活动。
然而问题是,到底什么是事情本身,应该如何来定义它?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的“事情本身”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自然理解的事物及其属性。
休谟所说的人类本性(human nature)——即我们自然地相信外在世界的存在——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倾向,这可以看作是我们理解“事情本身”的自然状态。如果这一点是人类认知的根本特性,那么胡塞尔要求我们对这一信念进行悬置,实际上是在对抗我们与世界的自然关系,可能反而违背了事情的真正本质。
胡塞尔认为自然态度是一种“偏见”,因为它先验地假设外部世界的存在。然而,为什么自然态度必须被视为偏见?如果我们从进化论或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之所以会自然地相信外部世界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我们作为物理世界中生物的适应性能力。我们的感知和认知机制是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因此,自然地接受外在世界的存在可能是人类认知的正常方式,而不是偏见。
胡塞尔的悬置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的操作,即通过哲学反思强制停止自然态度。这种方法虽然在哲学上可能有助于剖析意识的结构,但它是否能被称为“回到事情本身”就值得商榷。因为这一过程远离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倾向,可能与“事情的自然状态”相背离。
结语:胡塞尔的“悬置”或“括号化”方法要求研究者将一切预设搁置,专注于意识现象本身。然而,很多哲学家质疑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完全抛弃所有预设来研究意识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是自欺欺人的。事实上,为了寻找绝对的客观,胡塞尔施展乾坤大挪移,把哲学传统中最主观的部分,用同义反复的方式重新定义为了客观。他于是建立了所谓“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胡塞尔的命运和康德很相似,他们的目标都是绝对的确定性,他们的方法都是由主观到达客观,他们的后继者都偏离了他们的最初的方向,走上了非理性主义,与“科学”渐行渐远。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