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灵计算是决定论的:总的计算状态确定了后继的计算状态。相反,人们或许会允许随机计算。在一个随机模型中,当前状态并不决定一个唯一的后续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存在某种该机器从一个状态过度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
CCTM主张心灵活动是“图灵式计算”,这允许了上述或者其他一些对图灵本人形式系统的偏离。
3.1 Machine functionalism
Hilary Putnam (1967)将CCTM引入到了哲学界。他将他自己的立场同逻辑行为主义(logical behaviorism)以及类型同一论(type-identity theory)做了比较。这些立场中的每一个都旨在于揭示心灵状态的本质。这些心灵状态包括命题态度(例如信念)、感觉(例如疼痛)以及情绪(例如恐惧)。根据逻辑行为主义,心灵状态就是行为倾向性。根据类型同一论,心灵状态就是大脑状态。普特南提出了与上述立场相反的功能主义(functionalist)观点,其意味着心灵状态就是功能状态。根据功能主义,当一个系统拥有了一个恰当的功能组织时,该系统就具有了一个心灵。心灵状态就是那些,在该系统的功能性组织中起着恰当作用的状态。每一心灵状态都是通过,感官输入、运动输出以及其他心灵状态的相互作用,来得到个体化的。
较之于逻辑行为主义与类型同一论,功能主义有着一些以下的显著的优势:
• 行为主义者想要将每一心灵状态都同一种典型行为模式相联系——而这是一个希望渺茫的任务,因为单一的心灵状态并不总是带有典型的行为效果。大多数行为都是一些不同的心灵状态共同作用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例如一个信念加一个欲望)。功能主义通过承认心灵状态的个体化不仅仅是由感官输入与行为的典型联系完成的,且该过程还应包括同其他心灵状态的相互作用,来避免了行为主义者所面临的上述困难。
• 类型同一论者想要将每一心灵状态都同一种典型的物理或神经生理学状态相联系。普特南通过论证心灵状态是多重可实现的 (multiply realizable)来阐述了对其的怀疑:同样的心灵状态可以由不同的物理系统实现,这些系统不仅包括了人类这种生物,还包括了假想中的生物(例如硅基火星人)。功能主义简直是为多重可实现性量身定做的。根据功能主义,对于心灵状态来说重要的是其组织模式,而这在物理上是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来得到实现的。关于该论证更深入的探讨见词条 multiple realizability。
普特南捍卫了一种现在被称为机器功能主义(machine functionalism)的功能主义。他强调了概率自动机(probabilistic automata),这是一种类似于图灵机的东西,除了其在机器状态间的转换是随机性的。他提出说,心灵活动实施(implement)了一个概率自动机,而特定的心灵状态就是自动机中央处理器的机器状态。机器表规定一个恰当的功能组织,以及同样规定了在该功能组织中个体性的心灵状态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样,普特南就将CCTM同功能主义结合在了一起。
机器功能主义面临一些难题。其中一个难题是由Ned Block and Jerry Fodor (1972)强调的,对思想的生产性(theproductivity of thought)的担忧。一个正常人类可以持有潜无穷数量的命题。机器功能主要将心灵状态同概率自动机的机器表相等同了起来。既然只存在有穷的机器状态,那么就没有足够的机器状态去与一个正常人类可能拥有的心灵状态一对一配对。当然,实际上的一个人将永远只能持有有穷数量的命题。然而,布洛克与福多认为,最后这个实际的限制反映的是来自于寿命与记忆力的限制,而不是(比如说),来自于某种心理学法则的对人类可持有命题类别进行的限制。一个概率自动机即使被赋予了无限的时间与存储能力,其仍然只有着有穷量的机器状态。那么显然,机器功能主义就错误定位了人类认知上的有限性限制。
另一个之于机器功能主义的难题同样由Block and Fodor (1972)所强调,这里担心的则是思想的系统性(the systematicity of thought):持有一个命题的能力与思考其他命题的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某人可以接受了一个“John loves Mary”的思想,那么其同样可以接受“Mary loves John”的思想。因此,在两个心灵状态间看上去就有着系统性的联系。而一个好的理论应该反映这些系统性联系。然而,机器功能主义将心灵状态同非结构性的机器状态等同了起来,而这就无法解释系统性了。为了回应这种反对,机器功能主义者或许会拒绝他们有义务去对系统性进行解释。不过这种反对表明了机器功能主义忽视了人类心灵的一些本质性特征。而一个更好的理论会以一种原则性的方式来解释那些特征。
虽然从生产性与系统性出发的对功能主义的反对或许不是决定性的,但它们也提供了去改进CCTM的强大动力。机器功能主义以及更一般的功能主义所面临的其他问题,见Block (1978)。
3.2 The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Fodor (1975, 1981, 1987, 1990, 1994, 2008)主张了一个CCTM的修正版本,其能更成功地适用于生产性与系统性的要求。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图灵式计算中所操作的那些符号上。
一个可以追随至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所撰的《逻辑大全(Summa Logicae)》里的古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思考是发生在思维语言(language of thought)中的(时常也被称作心语(Mentalese))。福多接受了这个观点。他假设了一个心灵表征的系统,包括原始表征,以及由原始表征形成的复杂表征。例如,初始的心语词汇“JOHN”、“MARY”与“LOVES”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心语句子“JOHN LOVES MARY”。心语是组合性(compositional)的,一个复杂心语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其部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命题态度就是同心语符号的关系。福多将这种观点叫做心灵的表征理论(the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RTM))。通过结合RTM与CCTM,他论证说,心灵活动涉及的是在思维语言上的图灵式计算。心灵计算将心语符号存储到记忆位置上,并以机械性的规则来操作这些符号。
RTM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很容易适应生产性与系统性的要求:
生产性:RTM假设了一个初始心语表达式的有穷集,其可以组合在一起,组合成潜无穷多的复杂心语表达式。一个可及于初始心语词汇以及心语复合装置的思考者,就拥有了可接受无穷心语表达式的潜能。因此,她也就能够例示无穷多的命题态度(忽略时间与记忆力的限制)。
系统性:根据RTM,在一个思考者可以持有的诸命题态度间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比如说,设,我可以思考John loves Mary。根据RTM,我如此的思考就涉及到了我同心语句子“JOHN LOVES MARY”间的某种关系R,而该心语句子以一种正确方式组合心语词汇“JOHN”、“LOVES”以及“MARY”来得到。如果我拥有这个能力,那么我同样将拥有,同一个不同的心语句子“MARY LOVES JOHN”,达成关系R的能力,因此,也就能够思考Mary loves John。所以,思考John loves Mary的能力系统地关联于思考Mary loves John的能力。
通过将命题态度处理为同复杂心灵符号的关系,RTM就同时解释了生产性与系统性。
CCTM+RTM在其他几个方面也不同于机器功能主义。第一,机器功能主义是一个关于心灵的一般性理论,而RTM只是一个关于命题态度的理论。第二,CCTM+RTM的支持者并不需要说命题态度是被功能性地个体化的。如Fodor (2000: 105, fn. 4)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必须区分计算主义(心灵进程是计算性的),与功能主义(心灵状态是功能性状态)。机器功能主义同时认可这两个信条。CCTM+RTM则只认可了第一个。不幸的是,许多哲学家仍然错误地假设了计算主义可以推出关于命题态度的功能主义进路(相关讨论见Piccinini 2004)。
关于RTM的哲学讨论倾向于主要关注高层次的人类思维,尤其是信念与欲望。然而CCTM+RTM适用于更广泛的心灵状态与进程。许多认知科学家将它应用在了不属于人类的其他动物上,例如Gallistel and King (2009)将它应用在了某些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现象上(比如蜜蜂导航)。即使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身上,人们也可以将CCTM+RTM应用在亚个体性进程(subpersonal processing)上。Fodor (1983)认为感知涉及到一个亚个体性“模块(module)”,其将视网膜输入转换为心语符号,然后在这些符号上执行计算。因此,谈论“思维的语言”可能具有潜在的误导性,因为这种说法暗示了一个其只适用于高层次心灵活动的限制,但这个限制并不存在。
将心语描述为语言同样也潜在地是误导性的,这暗示了所有心语符号都类似于自然语言表达式。许多哲学家,包括福多,通常看起来都持有这种立场。然而,可能存在非命题格式的心语符号。CCTM+RTM的支持者可以接受一个多元路线,其允许心灵计算在类似于图像、地图、图表或其他非命题性表征的项目上运行(Johnson-Laird 2004: 187; McDermott 2001: 69; Pinker 2005: 7; Sloman 1978: 144–176)。这种多元路线在应用到亚个体性进程(比如感知),以及其他不属于人类的动物身上时看上去可信。Michael Rescorla (2009a,b)调查了关于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的研究(Tolman 1948; O’Keefe and Nadel 1978; Gallistel 1990),表明了一些动物或许是通过在更类似于地图而非句子的心灵表征上的计算来进行的导航。Elisabeth Camp (2009)通过援引关于狒狒的社会互动研究(Cheney and Seyfarth 2007),论证说,狒狒或许是通过非句子性的树状结构表征来编码的社会支配地位。
CCTM+RTM是模式性的。要完善这个模式,人们必须对特定的心灵进程提供细节性的计算模型。一个完整的模型将要:
• 对该进程所操作的心语符号提供描述;
• 隔离出操作这些符号的基本运算(例如将一个符号刻在一个存储位置上);以及
• 划分出支配了基本运算之应用的机械规则。
通过提供一个细节性的计算模型,我们将一个复杂的心灵进程分解为了一系列,由精确与常规性指令支配的基本运算。
CCTM+RTM在物理主义(physicalism)还是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的传统争论中保持了中立。一个图灵式计算模型是在一个非常抽象的层面上进行的,而并没有说心灵计算是由物理的东西,还是类似于笛卡尔的灵魂的东西来实现的(Block 1983: 522)。而实际上所有CCTM+RTM的支持者都拥抱了一种广义的物理主义观点。他们认为心灵计算并不是由灵魂这种东西来实现的,而是由大脑来实现的。在这种观点看来,心语符号由神经状态实现,而在心语符号上的计算操作则是由神经进程实现的。最终,物理主义的CCTM+RTM支持者必须提供在经验上有得到良好确证的理论,以准确解释神经活动如何实现了图灵式计算。如Gallistel and King (2009)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当前还没有这样一种理论,尽管存在一些猜测,后者见Zylberberg, Dehaene, Roelfsema, and Sigman (2011)。
Fodor (1975)将CCTM+RTM推崇为认知科学的基础。他讨论了诸如决策、感知与语言进程等的心灵现象。他主张,在每种情况下,我们最佳的科学理论都假设了在心灵表征上的图灵式计算。实际上,他认为唯一可行的理论就是这种形式。他总结说CCTM+RTM就是“这城里唯一的游戏”。许多认知科学家的论证都沿着相似路线进行。C.R. Gallistel and Adam King (2009)、Philip Johnson-Laird (1988)、Allen Newell and Herbert Simon (1976)以及Zenon Pylyshyn (1984)都将在心灵符号上的图灵式计算推崇为关于心灵的科学理论的最佳基础。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