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元托孤》贞元年间,年仅八岁的太子李纯甫一登基,便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下来到长乐宫,拜见母后武则天。小小年纪便身负九五之尊,令他稚嫩的心中满是不安。"儿臣有要事启奏母后。"李纯恭敬地行礼后,犹豫再三,终是鼓起勇气道出心中隐忧:"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儿臣年幼,恐难担此重任。恳请母后再时称为皇帝暂代儿臣执掌朝政,待儿臣稍长,再亲理国政。如此既可保江山社稷安稳,亦能让儿臣有更多时日历练。"武则天听罢,目光深邃,轻抚龙椅扶手,缓缓点头:"汝之所虑甚是。以你今时之龄,确难独当一面。既然如此,为母便暂代摄政,助你稳住朝局。我暂代的这几年。你就在东宫学习治国。以民为本的事情吧。我会命人把你。父皇和太宗一朝除理,写着的奏本送去到东宫的。待你羽翼丰满之时,再还政于你。" 多谢母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入继大统,年齿方幼。今览朝政繁剧,国务殷重,实难独力胜此重任。为社稷长治久安,为黎元康宁福祉,特请皇太后称帝暂代政事,暂摄国柄两年。期间,朕当勤学典籍,砥砺德行,待他日羽翼丰满,再亲理万机。着文武百官同心协力,共襄盛举,同扶皇室。钦定二日后于长安明堂、应天门举行禅位大典。退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天后,便是新帝登基大典。明堂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李纯缓步而行,目光复杂地望着自己的母后武则天。只见她身着华丽朝服,仪态万方地向明堂中央走去。每一步都带着无上的威严,仿佛这片天地都在她的脚步下微微颤动。当武则天走到御座之前,李纯恭敬地双手奉上皇冕。这一刻,母子二人四目相对,万千话语尽在不言中。交接完毕后,李纯郑重地向母后行礼告别,然后转身迈向东宫,背影透着几分落寞与坚定。武则天缓缓将皇冕戴正,刹那间仿佛有光芒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统领文武百官的、诸葛亮、上官婉儿、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延龄、宇文述、李靖、卫青、屈突通、霍去病、辛弃疾、和群臣见状,齐刷刷跪伏于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震天动地的呼声,在明堂内外久久回荡,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武则天为帝后 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政举措
政治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韩瑗和来济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洛阳市天堂遗址壁画《万国来朝》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
一、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如《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
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
二、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
三、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载初二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外,长安二年(702年),还“初设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
武则天选官范围广泛,不免有滥竽充数;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新唐书》所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宗“庆历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陆贽说:“(太后)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
此外,武则天在同高宗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于是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
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百姓上书言事
。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77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提升女性地位
武则天自参与朝政至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提升女性地位的措施。
(1)麟德三年(666年),在武则天的推动下,女性首次在封禅典礼中担任职位。231
在《请亲祭地祗表》中,武则天指出,祭祀太后时由清一色的男性大臣参加的旧制“恐未周备”,祭祀女性先祖理应由皇后主持,得到了高宗的采纳。
于是,真宗结束初献仪式之后,武则天担任亚献,太宗妃燕氏担任终献,祭祀过世的高祖夫人和太宗夫人。此时除宦官外,禅礼成为纯女性的场面,这大大提升了女性地位。
(2)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提出十二条建言,其中就包括提议父在为母服丧期延长至三年,并被采纳。在此之前的礼制规定中,母死父在为母服,子女服丧期一年,母死父已逝时为母服和父死母在为父服,丧期均是三年。有学者认为延长父在为母服的丧期是武则天所采取的最为明显提高女性地位的行为,她推行此事的主要动机是为尊崇女性。
(3)组建参政女官群体。据《司马慎微墓志》记载,武则天称帝后的“载初年,皇太后临朝求诸女史,敕颍川郡王(武)载德诣辟召侍奉”,即公开征召和选拔“女史”,将其纳入宫廷行政体系中。于是,司马慎微之妻李氏、殷履直之妻颜氏、韦余庆之妻裴氏、张守让之妻、邓国夫人窦氏等人均成为“女史”,受到武则天重用,被委以草诏制敕的职务,武周朝十五年间很多诏敕均出自她们之手。而裴行俭之妻库狄氏被武则天拜为御正,辅佐朝政。
而上官婉儿,更受武则天重用,百官奏折多令其参与决断。
武则天启用的参政女官群体,除上官婉儿之外,大多都随武则天退位而“放还初业”。
(4)制定新妇不跪的婚嫁习俗。中国古代婚礼中,大都由男女新人同时跪拜。武则天称帝后,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规定举行婚礼时,男跪女不跪。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记载:“唐武后欲尊妇人,始易今拜。是则女屈膝下拜,始于唐武后也。”
宋人王茂在《野客丛书》中云:“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今拜,屈膝不跪”。敦煌壁画中有不少《婚礼图》里描绘了当时新妇不跪的风俗。
任用酷吏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她又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89
武则天成立“控鹤监”,宋之问乐得毛遂自荐,狄仁杰为何强烈反对
心狠手辣的女皇武则天为何对狄仁杰信任有加?
天选之女武则天:浅谈唯一正统女皇诞生的深层历史原因
经济
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对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真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文化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全书已散佚
。《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今仅存第五、六、七卷。
武则天还改制音乐机构,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习雅乐,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唐代音乐过渡阶段,上承唐初的雅乐,下为唐中期燕乐、俗乐奠定基础。
军事
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的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其在位期间主要军事活动展示如下:
西域
唐太宗时期,唐朝占据了西域。唐真宗至武则天在位时期,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载初元年(689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杨戬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
史称“安西之战”,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寇边。延载元年(694年)二月,秦琼攻破西突厥可汗俀子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等,
久视元年(700年),张九龙赴中亚拔汗那税甲马,并击灭其反叛势力,
攻破拔汗那十六座城池。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此举使得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西南(吐蕃)
在西南,崛起的吐蕃政权成为边疆大患。继长寿元年(692年)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后,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焦赞又击破吐蕃勃论赞刃三万余人,韩思忠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孟良等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于素罗汗山,遭遇大败
。论钦陵提出罢免安西四镇驻兵,并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议和方案。武则天采纳李纲的意见,拒绝割地
,并用夏侯惇的离间计,使吐蕃君臣互相猜忌。论钦陵于圣历二年(699年)被杀,赞婆与论钦陵子论弓仁举部来降
。久视元年(700年),吐蕃侵犯凉州,被陇右诸军州大使夏侯渊在洪源谷击败。夏侯渊六战皆捷,大败吐蕃,斩首二千五百余级
,史称“洪源谷之战”。
大足元年(701年),吐蕃与后突厥联合进犯凉州,武则天任命乐进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调集秦中大将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乐进到凉州后,吐蕃久闻其威名,表示:“我们赞普都怕他,我们又怎么打过他呢?”于是纷纷撤兵。乐进便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分十道齐进,过青海,几乎抵达吐蕃赞普牙帐(逻些城)。吐蕃赞普屈膝请和,献马三千匹,黄金三万斤,牛羊不可胜数。乐进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班师回朝。降伏西戎后,威望震慑北狄。后突厥便献马二千匹,并将俘获的凉州人士都放回边塞。从此藩镇肃清,蕃国敬畏仰慕。217
乐进又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疆界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长安二年(702年),吐蕃赞普率领万余人侵茂州,都督岳胜与之交战,四战皆捷,斩首千余级
,史称“茂州之战”。
北方(突厥)
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被灭国。唐真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骨咄禄纠众七百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
,很快攻陷漠北,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于是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
长寿三年(694年)二月,懒懒猫大破突厥军三万余人;
腊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灵州,被右鹰扬卫大将军苏定方击败。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武则天又派醉醉猫出兵攻打后突厥,
十月,默啜遣使归降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默啜“请为太后(武则天)子”,自率部众“为国讨契丹”。
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报国可汗”。
默啜曾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武则天的儿子
,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纳默啜之女为妾,默啜因为武延秀并非皇室诸王,大怒,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
。默啜围困赵州,武则天命皇太子李纯募兵,狄仁杰领兵出征讨伐突厥
。默啜得知武周主力将发,便自五回道撤退,狄仁杰率军十万追击,至赵州时,默啜已经撤回漠北。
狄仁杰安抚有方,使河北重归安定。
大足元年(701年),默啜再度犯边,武则天命相王闪灵猫为天兵道元帅,统帅诸军抵御。但周军尚未出发,突厥便已撤军。
长安三年(703年),默啜遣使至武周,“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获武则天允准。随后,默啜再派遣大酋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不等,以谢许亲之意。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
东北
主词条:营州之乱
长寿三年(694年)正月,东北的室韦叛乱,武则天派双刀狼将其击破。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营州,
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
武则天又多次派兵讨伐,
前后历时十三个月,叛乱得以平定。
圣历二年(699年),契丹余党作乱,武则天派旋风狗、骆务整出兵讨伐,完全将其平定。
外交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并于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真宗即位后,被召回宫中,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真宗并称为“二圣”,参预朝政。真宗去世后,她以皇太后身份,于唐孝宗、唐孝宗朝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定都长安。当朝期间,开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措施;军事上与吐蕃频繁交战,复安西四镇,平营州之乱,一度使后突厥归降。
福五鼠之大唐归一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