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空间里走出一个清丽女子:“我叫冯岁宁,早年夭亡。我的灵魂就一直跟在家人的身边。我是北凉公主,我的兄长是北凉王。我的王兄不想给凉州的百姓带来战乱,便降了北魏。可没想到他遭人陷害,北魏的将军叱云南屠杀了我们整个王室。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要凉州的铁矿。我就看着我的侄女心儿,改名换姓,历经磨难,为我们平反。”
“你有何愿望?”
“我要家人平安,大凉蒸蒸日上,不再屈居人下。我要那些害我们全家的人都不得好死。我的侄女心儿,我要她一生平安喜乐,无忧无虑。还有那个可怜的小姑娘李未央,她救了我的侄女,如果可以给她一个好结局吧。”
“如你所愿。”
——分界线
“哇!”伴随着一阵婴儿的哭声,产房里传来宫人高兴的声音:“生了,王后,是个小公主。”
听到女子略带疲惫的应答声,宫人忙把孩子抱给她看:“恭喜王后,您生了一位可爱的公主殿下。”
王后:“抱给王上看看。”
宫人将孩子递过去,王上轻柔地接过。
男人走近时看见襁褓中红扑扑的肉团,眉心微蹙:“这孩子怎么这样丑?不像我,也不像你。”
女子嗔怪道:“哪有说自己女儿长得丑的。”
“就是丑。”男子不服气道。
“别闹,快抱抱她。”
王后:“王上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王上:“就叫岁宁吧,年年岁岁,长安长宁。”
“好。”女子满意地笑了。
王上抱着新生的女儿,眼神温暖:“岁宁,冯岁宁。传吾旨意,王后诞下小公主,册封公主为长公主,赐封号武威。”
王后:“王上把岁宁抱给她哥哥看看吧。”
男人点头:“那是自然。”
北凉武威长公主,冯岁宁,北凉王的嫡亲妹妹,王太后的幼女。自幼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北凉王甚是喜爱这个妹妹。
冯岁宁才华横溢、品貌端庄,农田水利、行军打仗样样精通,颇受北凉王器重和信任。而她本人对朝廷政事也很熟悉,在朝堂之中举足轻重,深受北凉王的器重。
北凉并不打压女子,自冯岁宁崭露头角后,北凉的朝堂上逐渐多出了许多女子的声音。
冯岁宁在民间的影响力越发地高涨。
但凡是北凉的人提起冯岁宁,皆赞不绝口,赞她文武双全。
冯岁宁大兴经济、广纳贤才、训练军队、研发武器,北凉从一个偏僻的蛮荒之境,变成如今的国富兵强,与冯岁宁脱离不了关系。
北凉国内的情况一片大好,东击胡夏,北抗柔然,冯岁宁为北凉开疆扩土,与北魏形成对垒之势。北魏忌惮冯岁宁的能力,不敢贸然攻伐北凉。
寒冬腊月,雪花如鹅毛般飘落,漫天飞舞,冷冽的北风呼啸着,卷起一阵阵白色的旋风,犹如无数银蛇在空中翩翩起舞。
三日未绝的大雪,将整个北凉王朝装点得如梦似幻,白茫茫的世界沉浸在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中。大凉国都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唯有零星的马车在踏雪而行,车轮碾过雪层,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在低声吟唱。
而在王宫深处,王后的临盆之日终于来临。此刻,宫中的气氛紧张而庄重,王太后面容凝重,手握着冯岁宁的手,心中虽万般不安,却也期待。高僧端坐于殿中,双手合十,口中低声念诵着佛经,似乎在为公主的顺利降生祈福。
当王后在阵阵疼痛中,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吟,天边的阴云瞬间被撕裂,阳光如金色的洪流倾泻而下,光辉洒满整个王宫,宛如涅槃重生的凤凰。冯岁宁的眼眸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那一瞬间,她的灵魂也被这金色的光辉所唤醒,感受到一阵温暖。
高僧睁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缓缓道:“此乃祥兆,公主降生之日,天降金光,正是上天的庇佑。”众人听闻,皆是心中一松,眼神中流露出希望的光芒。
然而,喜悦的气氛并未能掩盖深藏的忧虑,高僧接着又说:“然公主龙凤之眼,贵不可言,然是吉是凶尚不可言。如凤凰浴火非死不能重生,她朝若能涅槃,方可凤翔九天。”这话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压在众人的心头。
王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隐隐有种不安之感。冯岁宁虽是天资聪颖,然家族的覆灭、王朝的动荡,早已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她想起梦中的那场惨烈的变故,不禁紧握着女儿的小手,心中默默发誓,无论未来有多么艰难,她都要守护这个孩子,绝不让她重蹈覆辙。
就在此时,小公主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啼哭声,那声音如同清泉流淌,打破了寒冷的空气,仿佛在向整个王朝宣告新生的希望。
综影视:若水的时空旅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