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会自觉完成工具人的传承。
因而必须贬低孩子,制造权威和对规则的顺从,并且以踩踏自己和他人的形式,来植入自动拉磨卷的意识,来推动利维坦的低成本有效运作。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真正培养健全人格的思维,但不幸的是,这些思维在理学兴起之后,有意无意的被形式化(而去掉了实质化)了,而原本用于培育【士】的方法,逐步成为了填鸭、辩经和不接地气申论,将培养弱化,而沉迷于筛选顺从者和分利节点的争夺。
这时候,听话、顺从上位者、服从显规则,就变得很重要。而由于上位者的权势是来源于伦理、筛选和规则,而不是来源于能力,因而上位者们都需要装道德圣人来获得统治和控制的正当性,或者利用规则剪刀差来凸显行动的有效性(来伪造自己的能力)。
那么在这个机制下,上位者,可能无能,尤其是伦理上的上位者,大概率无能。越无能,就越需要道德正当性和规则差带来的伪能力感,以维持上位者的权力。这就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贬低下位者、惩罚下位者,才会忽悠下位者顺从自己,维护权威性。
而父母作为家庭的上位者,其实在社会中往往是下位者角色,他们正是这套机制下的,被整天贬低的工具人。而他们也往往无能。
所以他们天然的,在保护自己仅有的权力方面,学习以前自己的父母,和社会上的相对上位者。那么就天然的需要贬低孩子(否则会失去孩子的顺从)。
不仅仅贬低,还要通过恐和,去让孩子顺从整个这套规则,成为这套规则的工具人。因为他们自己习惯了这套规则的工具人身份,即使对现实有所不满,也不是对规则的不满,而是对自己所在阶层的不满。他们爱这套自己熟悉的规则,他们恨自己不是这个规则中的得利者。所以他们还会天真的认为,自己很熟悉规则但错过了上位机会,只要逼着孩子卷,孩子就能在自己的指导下,成为上位者,而这也是他们一种对孩子“好”的责任。
但是,他们对规则的了解其实非常浅薄,只是活得久,有点熟练度造成的错觉。
他们不知道,按照他们贬低和恐吓孩子去顺从自己,敬畏所谓规则的时候,孩子大概率就输了。
他们的认知只看到了规则的一个子集。
盲人摸象的认知只能培养出跟他们一样的工具人。
这就完成了工具人的繁衍和延续。
从而为利维坦达成了一个资源消耗与重生的闭环。
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人这一生需要时时刻刻克服的两大问题。
无能且自卑,通过贬低他人获得优越感,从而感受自我价值。贬低外人大概率会被揍,只能贬低孩子了。把孩子打压成跟自己一样的人,送到社会上给别人揍。几乎所有关系中,贬低他人,就是为了维护自己,而被贬低者未必就是错的、不优秀的。破局之道就是去更大的世界看看,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天坑。
脑瘫患者之那些不能说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