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国战场上,魏军为保障前线军需,有三条至关重要的粮草运输路线,目的地直指战略要地上邽城下。
其一,自长安一路向西进发。沿着渭水行船运输,凭借水流之便,速度是最快的,若沿着渭水河畔也是不慢。
然而,为确保粮草安全,避开潜在风险,亦可选择不沿渭水,走关中平原,但如此一来,耗时良久,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大了不少。
这几条路线都需穿越陈仓与临渭城,最终抵达长邽。
其二,源自凉州。从渝中城出发,沿着宽阔的大道向东南方向行进,渡过长离川河。
若不惧途中遭遇敌军劫粮,可顺着河流顺流南下前行至长邽城下,速度最快。
若求稳妥,可继续向东南方向踏上陇坻道更为合适。陇坻道分支众多,而其中经过街亭那一条道地势开阔平坦,十分利于大规模军队行军,耗时亦是其中最短。
其三,沿着洮水河向南,随后转为陆路行进两百里,之后再沿着渭水前行。但此路线艰难险阻颇多,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待粮草运至,恐怕粮草消耗的已所剩无几,而且全程还需经过冀县城与上邽城。
综合考量,街亭那条无疑是魏军运粮线路中的关键节点与最佳路线。
营帐之中,诸葛亮神色凝重地指着军事地图,目光精准地落在街亭这一要点之上,缓缓分析着局势。
随后,他目光炯炯地环视帐内众将,高声问道:“哪位将军愿前往街亭,截断魏军粮草运输?”
街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汉军深知其重要性,魏军自然也不会忽视。
一旦在此处展开争夺,势必会爆发一场激烈无比的战斗。
众将听闻此言,不禁面面相觑,气氛略显凝重。
“丞相,末将愿往!”就在此时,参军马谡挺身而出,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态度坚定。
诸葛亮神色严肃,目光如炬地注视着马谡,厉声道:“马谡,你可清楚街亭对于我军而言,关乎全局胜负,你可有十足把握夺得并守住?”
马谡神色自信,昂首挺胸道:“丞相,末将深知街亭地势险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军只需凭借有利地形坚守不出,必能成功拦截敌军大队人马。”
“好!马谡、王平听令!”诸葛亮果断拿出一枚令牌,“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拨两万人马,即刻启程前往街亭,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两人齐声道,马谡起身,快步向前接过令牌,转身大步离去。
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陈思能做到之事,我马谡同样不会逊色。
与此同时,在魏军营帐内,张郃站在地图前,神情凝重。
一刻钟前,他刚刚接到情报,凉州方面已然押运着大批粮草出发。
张郃凝视着地图,思索良久,敏锐地意识到此次运粮过程中,街亭乃是必经的关键之地。
他心中明白,蜀军必定也已洞悉街亭的重要性,大概率已派人前往拦截。
思及此,张郃心中忧虑,其他人选他实在放心不下。
“伯道,街亭关乎此次国运之战成败,至关重要。我即刻领军前往,陈仓的防务就全权交给你了!”
张郃临行前,对着身旁一位身高九尺(约 2.16 米)、身形魁梧雄壮、双臂修长有力的将领郑重嘱托。
“将军放心!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在,陈仓便绝无失守之虞!”
郝昭神色肃穆,抱拳行礼,言辞铿锵有力。
“好好好!”
张郃满意地点点头,轻轻地拍了拍郝昭的肩膀,随后大笑着快步走出营帐,骑上马向着兵营疾驰而去。
......
在北原县的后院之中,气氛紧张而热烈。
两位年轻人,正手持武器,目光对峙,仿佛即将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叶玄身姿矫健,沉稳地压低身形,迈开大步,双手紧紧握住长枪,目光凌厉如电,直直地盯着对手。
陈思则单手握着一根木棍,神态悠然,随意地站立在原地。
他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向着叶玄轻轻招了招手,仿佛在挑衅,又似在鼓励。
“呀哈——”
叶玄大喝一声,手中长枪一抖,瞬间绽放出两个灵动的枪花,如蛟龙出海般向前迅猛刺去。
陈思身形轻盈,侧身闪过几步,巧妙地避开了这凌厉的一击。
叶玄毫不迟疑,顺势抖动长枪,瞬间变招,枪身如旋风般横扫而出。
陈思不慌不忙,将木棍横放在一侧,只听“啪啪啪”几声脆响,枪杆猛烈地敲击在木棍之上,火星四溅。
叶玄猛地抽回长枪,身体前倾,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凌空旋转 1440 度,长枪随着身体的转动飞速旋转,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向着陈思刺去。
陈思迅速将木棍立于身前,稳稳地抵挡这雷霆一击。
长枪的枪头重重地抵在木棍上,高速旋转之下,竟与木棍摩擦出丝丝黑烟。
叶玄向前大跨一步,稳住身形,手中长枪再次舞动,甩出几个眼花缭乱的枪花,紧接着向前连续猛刺,枪风呼呼作响。
陈思沉着应对,左右手灵活地挥动木棍进行格挡,“霹雳吧啦”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叶玄再度抽回长枪,用力敲打了一下地面,随后突然改变方向,向着陈思的脚部迅猛刺去。
陈思连连后退,地面上瞬间出现一个个小凹坑。
叶玄猛地收回长枪,往后退了两步,就在这时以为攻势稍歇之时,他突然一个转身,使出一招回身猛刺。
陈思反应迅速,将木棍头朝前抵挡,然而叶玄这一枪力量太过强大,竟生生破开了整个木棍。
好在陈思反应敏捷,身形一闪,躲过了这致命一击。
“好好好,进步很大!”
陈思满意地鼓掌称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叶玄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也跟着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半跪在地上,抱拳大声禀报道:“报——禀将军,在距离雍县东面方向一百里处,发现一支人数约五千人的运粮队伍!”说罢,斥候迅速退下。
“长官,我也要去!”
叶玄瞬间换上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语气带着一丝撒娇,“可以吗?我保证不乱来!”
“还是那么淘气!”
陈思看着叶玄,大笑一声,“练武不可局限于闭门苦练,参与实战才能真正提升实力。此次就让你一同前往,不过记住,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擅自行动,听到了吗?”
“好的,长官!”叶玄立刻立正站好,郑重地伫立长枪,神情严肃而认真。
......
在广袤无垠的关东平原上,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正缓缓行进在官道之上。
一辆辆满载粮草的马车,每车都装载着十来石(一千多斤)的粮草,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时光悄然流逝,又过了几日。
一日,距离队伍两公里外的树林中,原本栖息的鸟儿突然惊飞,扑腾着翅膀在天空中慌乱盘旋。
戴陵见状,眉头紧紧皱起,他敏锐地察觉到情况异常。
只见他手轻轻一抬,整个车队立刻停止了前进,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将军,是发现什么情况了吗?”几位部将迅速围拢过来,面露担忧之色,纷纷询问。
“嗯。”戴陵微微点头,表情凝重肃穆,随后大手一挥。
几个斥候心领神会,立刻飞身上马,向着那片异动的树林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三国:北伐?易如反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