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无奈地望着突发奇想的雷无桀,叹了口气:
萧瑟:呵,望城山的赵玉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山,会为了你这个傻小子下山?你可真敢想啊。
萧瑟:不过这也亏得是凌珺那丫头如今不在,不然你可就没这机会突发奇想,想一出是一出,来这一招了。在那丫头心中,她师父和师门,应该都很重要吧。
望城山赵玉真,出生那日便被望城山六位天师带上山上抚养,三岁时被做了将近四十年掌教的吕素真收为关门弟子。
六岁时习得大龙象力,十一岁时开始研习无量剑法,成为望城山百年来唯一一个兼修道法剑术的弟子,十六岁成为望城山第七位天师。
二十二岁时,吕素真仙逝,赵玉真就任为掌教,成为望城山开山立派以来最年轻的一位掌教,并最后身居“道剑仙”之位。
可这个江湖上传说似的人物,却一辈子都没有下过望城山,即便他曾经的家就在望城山下的一个村落中,可他却依然没有走下山过一步。
因为吕素真曾说过,赵玉真兼望城山武运、天运为一身,若他下山,必将掀起一番风云。
可赵玉真却铁了心不想掀起半点风云,就那么在望城山上一待了三十多年,一步也没有迈下山去。
这一日,他也依然坐在山头,望着远处,仿佛神游千里。
赵玉真的身后,站着他的徒弟和徒孙。
一个背着一个书箱,一脸儒生气,还有几分单纯稚气。
另一个则只是一个幼童,背上背着一把与身形不太相符的长剑,却是满脸严肃认真。
正是那日单独去雪月城求问剑仙一剑的李凡松以及飞轩。
赵玉真:凡松,在外面游历了大半年,终于回来啦。
赵玉真没有回头,依然望着前方,语气倒不似想象中的那般严肃,还颇有些和后生晚辈闲话拉家常的意味。
李凡松走上前,也是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了赵玉真身边:
李凡松:师父啊,这大半年没有弟子的陪伴,师父你老人家过得可还好?
赵玉直一身紫色道袍,面且俊朗,看上去真有几分神仙气概,他摸了摸不算长的胡须:
赵玉真:还好,清静了许多。凡松,这一年都去了哪些地方啊。路上可遇见你师妹了吗?
李凡松:自然是遇上了,师父放心,小师妹她一切都好,你们让我给她送的东西也都交给小师妹了。回来时她还托我替她向您问安,还说过段时间就回山来看我们呢。
李凡松抬头看向师父,笑着回道。
赵玉真:哦,是吗?嗯,她平安就好,至于回不回来的,咳,也没那么重要。
听到自家小徒弟一切都好,过些日子还打算回来的消息,赵玉真心中属实十分熨帖和高兴,但为了在徒弟徒孙面前维护一下自己那不算多有威严的师长面子,面上自还是故作平静道。
可谁料自己那不会看眼色的蠢徒弟就那么直白地给戳破了。
李凡松:切,师父你就是口是心非,还想骗谁呢,谁不知道你当初就是想小师妹了,才急哄哄地把我跟飞轩赶下山,现在听到师妹要回来的消息,怕是高兴坏了吧,还在我们面前装呢?飞轩你说是不是?
李凡松半点没给自家师尊留面子的意思,张口就是笑话道。
少年歌行:风起琅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