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下来几章弄这个
A:
A:没事,后面要会员的去图书馆蹭
O:原话: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O:
A:我感觉不需要解析,我能理解
A:同时我相信未来的 看图也可以理解
O:理解了什么?
A:理解了我无需多言
A:
O:……
O:换位置
A:Good!鄙人不才,可否请您老大发慈悲地告诉鄙人
A:争个对错的名义意味着什么?
O:我需要一个相对具体的例子
A:B嘲讽C引起斗殴,并在深夜,于D管的高校楼顶,将C推下导致C丧命
O:如果证据确凿,证明是B嘲讽与杀害的C
O:那么依据图中法学家的对错观
O:B是错误的
O:并因此份“错误”对应的“犯罪”,而被“治罪”
O:社会成本比较中,预防B不去嘲讽C,或者预防C不受B嘲讽的影响
O:不如让D把高校的楼顶大门锁好,并加强治理,防范学生走上天台
O:所以依据图中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O:D是错误的
O:并因此份“错误”带来的恶劣的社会影响,警示政策制定者加强相关安全领域的低成本防治,降低社会上相关事件的发生,至于D,是会受些负面影响的
A:上面,我可没有用文字说明C是因为不锁门而嘎掉的哦∽
O:哦,所以你想咋样?
A:有一瞬间想玩文字游戏,但是咳,算了
O:最后这件事情中,C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O:对于C来说,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比B和D损失的自由和信誉等价值更重
O:则依据图中商人的对错观
O:这件事情是C的错
O:C有自己的人生,本不该止步于此,但却被嘲讽引至危险楼顶
A:哦哞哞,如果不再多解析一下的话,可能就变成受害者有罪论了呦
受害者有罪论是指在某些犯罪或不幸事件发生后,公众或司法系统倾向于归咎于受害者,认为他们的行为、选择或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受害情况的发生。
A:还有这样的话
A::因为你不好好听讲,让我不得不把你挑出来说话,你现在站着的每一分钟,都在浪费一个教室学生的时间
A::全班六七十学生,一人一分钟加起来就是一个多小时,你想想,你浪费了大家多少的时间
A:学生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拎出来批评,这会耽搁大家的上课时间,那么,这又是谁的“错”呢?
O:评判对错在正向意义上意味着,错的一方有责任为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而做出实践改变现实的行动
O:如果可以死而复生,对于C来说,这是我的错可代表,我应当保护好我自己,珍爱生命,不去危险的地方
O:对错评判并非适用于任何事情,也并非不变的,它很复杂,但是我们目前讨论的仅限上述图片背后对应的思想
A:所以要像老师说的那样,学生因为在课上被训,耽搁大家上课的时间,而归咎于这个学生吗?
O:这里有个问题,作为旁观者的同学的时间,是否可以累积计算?
O:如果可以的话,按照“谁损失大谁的错”,可归咎于“旁观的同学”
O:毕竟个体数小于群体数
O:群体损失更大,所以群体有责任制止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
A:但是时间不应该要这样累计,而且,上面的话术已然将过错的责任归于“被站起来学生”
A:还有,我或许可以把理由改为“没有回答出来老师提问的课堂问题而被这样归罪”
O:继续假设如果不可以这样计量的情况
O:如果不可以,那么摆在眼前的就都是同等流逝的时间,而在这些时间里不同个体所可以创造的价值对应的数据会很庞杂
O:假使所有数据取损失最大的是一个旁观的学生
O:与此同时还需要看到,主动站出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与继续沉默所可以避免失去的利益,两者之间,哪个损失更大
A:我还可以加这样的条件“把人物关系复杂化,把挨训时间延长化”
O:如果你想要让脑袋再爆炸一次,我也不介意“如你所愿”地将这些复杂也运算进来
A:开玩笑的,哈哈
O:假使所有数据取损失最大的是被课上批评的学生
O:那么事情就回到开始时的起点,即回答,是的,错的就是这个不好喝
O:那么事情就回到开始时的起点,即回答,是的,错的就是这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
O: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专心听课,强化自身能力
A:如果被针对的话?例如破特——
A:嗯嗯,这个联想放到这里的确不太合适,不过斯教原文也没那样说话就是了
A:可怜的纳威
O:假使所有数据取损失最大的是老师
O:那么老师有责任停止继续的训话,并且以后碰到学生不好好听课的情况,可以课后单独找学生谈
A:你怎么知道老师避免损失的手段是终止训话,课后谈话,说不定人家就是将继续的课上叨叨作为避免或减轻相关事情发生的手段
O:不,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在找茬
A:没办法啊,码这么长时间,不找点乐子缓缓,早就要被脑力耗竭弄凉了
O:我知道的,切换软件吧,辛苦了
A:
————————
这是自己的生命,请自己注意保护好自己
有点杂的学习笔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