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天下之包青天
超小超大

第二百三十九章

展昭(何家劲):对你来说,当然没区别了,但对那些文人雅士或者是读书人来说,那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孙小小:是吗?那公孙先生算得上是文人雅士了吧,这样的砚台,你应该有几块了吧

公孙策:我?别说端砚了,就连你这种怪莫怪样的普通砚台都没有,别说我了,就连大人也没有

蓝若琳(银晓静):如果大人想要,我可以送给他

公孙策:大人可从不用砚台的

蓝若琳(银晓静):为什么?包大人不是干过端州知州吗?我还以为他少说也有个十块八块的呢

展昭(何家劲):大人一向惜文爱墨,要说他一块砚台也没有,好像不太可能吧

公孙策:事实却的确如此,我跟大人初次相遇,就是在他去端州上任的途中,大人常说,砚台虽美却是工匠们的血汗结晶,一块砚台经过采石,选料,止鵚,雕刻,一直到配合磨光光,不知要经过多少工匠们的手,大人悯恤工匠们勤奋辛劳,不忍坐享其成,所以大人从不使用砚台

蓝若琳(银晓静):可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没花钱,也没费什么功夫

展昭(何家劲):这跟大人平时的行事为人,倒也十分吻合

孙小小:包大人不忍心用砚台,那别的官恐怕就不这么想了吧

公孙策:说的没错,朝廷官员几乎每人都想拥有一块,至于端州知州的职缺可就人人觊觎了

太师府里,庞吉正在给周栋说着什么

庞吉:周栋啊,端州知州这块肥缺可就便宜你了

周栋:多谢太师提拔,下官定会知恩图报的

庞吉:不,老夫看你是个人才,这才推荐给吏部的,那是为国举才,老夫可不是为了要你报恩

周栋:是,下官明白

庞吉:你在端州干了三年之后,老夫自会再替你安排合适的职位,不过,这要看你的表现如何

周栋:多谢太师,下官到任端州之后,立刻会找几块最上等的精美端砚来孝敬太师

庞吉:这倒不用了,这些年来,皇上的赏赐,朝中同僚的厚赠,老夫的太师府里,三,四十块端砚还是有的,就不用你费心了

周栋:不不不,下官不敢,下官一定要略表心意才是

庞吉:老夫若是再推辞,恐怕就显得不通人情了,这样吧,既然去了端州,那就替老夫找件东西来

周栋:太师请吩咐

庞吉:那你就替老夫找一块端溪血砚来

周栋:是

周栋说完就离开了太师府,端州州衙,周栋把石玉抓进大牢,砚山村的村民知道后,就去州衙闹事

王权: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想造反啊,巴林,这怎么回事啊?堂堂州衙门口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巴林:回王师爷,是砚山村的一些村民,他们要州衙把石玉给放了

王权:什么?放了石玉?

余平:王师爷

王权:余村长,你过来,过来

余平:是

言罢,余平走了过去

余平:王师爷

王权:余平,这些都是砚山村的村民?是你带到州衙来闹事的?

余平:不不不,他们年轻,冲动,不懂事,只因为州衙抓了石玉关进大牢里,他们觉得不公平

王权:不公平?石玉是雕刻砚台的工匠,州衙每年让他上缴二十块端砚,进贡皇上,结果他私藏精品贡砚,拿次货来充数,难道不该抓吗?

余平:不,石玉生性老实,不会干这种事的,一定是个误会,还请王师爷

余平还没说完,就被王权打断了

王权:够了,够了,别说了,州衙调查的清清楚楚,不会弄错,你还是管好砚山村的村民要紧,如果再敢在此聚众闹事,别怪州衙把他们当成暴民抓起来,发配充军

余平:是是是,我立刻让他们走,让他们回去,立刻就走

说完,余平走了过去对大伙说

余平:好了,大伙都回去吧

铁牛:村长

余平:铁牛,你不听我的话的?

小四:村长,石玉明明就是被冤枉的

余平:小四,你再多嘴,回去我告诉你干娘去

花生:村长

余平:行了,花生,有话回村再说,来,大伙走了

余平说完就带人走了

花生:这石玉该怎么办啊?

小四:回去怎么跟石老爹交代啊?

铁牛:就是啊

待砚山村的村民走远后,王权对大伙说

王权:各位外地的客商朋友们,不要介意啊,我们抓的是私藏贡砚的不法工匠,一切都会依照朝廷的律法严厉惩治,不要影响大家选购端砚的兴致,大家请回把,请回

巴林:都散了吧

言罢,那些百姓就开始疏散了,王权继续对巴林说

王权:如果他们再敢聚众闹事,马上动手抓人,不要等事情闹大,明白吗?

巴林:是,属下明白了

巴林说完,王权就进州衙了,大厅里,周栋正在喝茶,王权跑了进来

王权:大人,没事了,属下已经把门外那些闹事的村民,全都赶走了

周栋:你根本就不该让这种事情发生,这端州城里,又多少外地来买端砚的客商,万一传到京城去了,岂不是给我找麻烦

王权:您放心吧,大人,属下已经当众交代过了,石玉不过是一个私藏贡砚的不法工匠,没有人会对这件事感兴趣的

周栋:最好如此,那石玉还是不肯说出端溪血砚的下落?

王权:他是死也不肯承认他家有这宝贝,大人,这端溪血砚谁也没见过,或许只是个传说,根本就没有

周栋:王权,有或没有还轮不到你来说话

王权:是,大人,属下一定想办法从他的嘴里逼出来,可是,这个石玉是个死性子,万一他一直不肯说,那该怎么办?

周栋:那就一直把他关着,天天逼,天天问,我倒要看看,他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

余平回到砚山村,秀儿就问他

秀儿:爹,州衙怎么说?他们肯放了石玉吗?

余平:还是老一套说法,说什么石玉私藏贡砚,上缴的全是次货,说什么也不放人

秀儿:铁牛他们去也帮不上忙?

余平:不去还好,差一点,他们全都抓进的大牢了,秀儿啊,依爹看来,要救石玉恐怕是不可能了,除非给知州大人送一块端溪血砚过去

秀儿:爹,根本就没有什么端溪血砚,要石玉从哪里变一块出来给他啊?

余平:可是那周栋却不相信啊,端溪血砚只是传说里东西,可是端州人民都认为,石玉家里面就藏着这么一块传家之宝,要不然,他也不会盯上石玉

秀儿:那我找石老爹问问

余平:千万别问

秀儿:为什么?

余平:石键父子一个样,顽固倔强,他一直不承认家里有一块端溪血砚,你是他没过门的儿媳妇,你去问他,他是说还是不说呢?再说了,石玉被关进州衙大牢,前村人都瞒着他一个人,你去说穿了,不把他那瞎老头给急坏了

秀儿:可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石玉关在牢里不管他啊

余平:秀儿啊,你也别太着急,石玉没有血砚,顶多被他们关着,真要找不着会放他出来的

秀儿:也只能等了

铁牛,小四,花生回到了三不馆,铁牛说道

铁牛:气死我了,要不是村长拦着,我就和他们拼了

小四:那个师爷明明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石玉私藏了贡砚,明明就是为了逼出血砚,才把他关起来,他以为衙门真是他们开的,随他们怎么说

铁牛:村长就不该拦我们,应该让我们冲进去救人

小四:对

小李:村长也没错,要不然,我们全都是被关起来

花生:我们去告状

小四:上哪儿去告啊?花生,官官相护,你懂不懂?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些当官的全都串通一气,你想告端州州衙,肯定告不成,说不定连自己的小命也得赔上

花生:我们去京城告状

铁牛:去京城找谁啊?

花生:开封府的包大人, 听我娘说,他是个向着老百姓的清官,找他,一定能救出石玉

这时,花娘走了出来

花娘:傻儿子,包大人能救石玉是没错,可是从端州去开封,那得走多远的路啊,就怕石玉熬不到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石玉是冤枉的,可是别人并不知道啊,就算我们去京城找到了包大人,包大人也不能只凭这一句话就到端州来救石玉,是吧?

花生:娘,那该怎么办?

铁牛:是啊,花大娘,我们总不能不管石玉吧

小四:干娘,州衙里的人如果不能从石玉身上逼出血砚来,搞不好真的会要了他的命

花娘:我知道你们都很仗义,而且又和石玉同村长大,交情不浅,可是这个世道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像我们这些没权没势的穷老百姓,有时候就只有认命

花娘突然想起了什么

花娘:铁牛,石老爹找你

铁牛:石老爹找我干什么?

花娘:不知道,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铁牛:好,我待会就去

花娘:千万别把石玉被关的事情说穿了,免得让他担心

铁牛:我知道了

石键家,秀儿在给他倒茶

秀儿:老爹,喝茶

石键接过茶杯

秀儿:小心,别烫着

石键:秀儿,麻烦你照顾我了

秀儿:老爹,别这么说,石玉不在家,我照顾您是应该的

石键:怎么说你毕竟还没有嫁过来,等你和石玉成亲之后,我才能心安理得的让你照顾我,石玉还有多久才回来?

秀儿: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快了吧

石键:你爹也这真是的,石玉是个好雕刻师傅,他不是干砚石买卖的材料,怎么能派他出远门谈生意呢?

秀儿:我会和我爹说的,以后就不让他去了

石键:好了,不说这些了,你快回家去吧,你爹也是一个人,需要你照顾,去吧

秀儿:好,那我晚上再送饭过来

石键:好

言罢,秀儿正准备离开,铁牛走了进来,秀儿跟他使了个眼色就离开了

铁牛:老爹,您找我吗?

石键:铁牛啊,他们还是不肯放石玉出来?

铁牛听了一愣

铁牛:老爹,您说什么呢?石玉不是出门谈生意了吗?

石键:铁牛,你是石玉最好的兄弟,连你也瞒着我?我是眼瞎心不瞎,我的耳朵比你们谁的都好使,这些日子我零零散散的,都听明白了,你还不快说

铁牛:好,我说,我说,州衙不肯放人,还说如果我们再去闹事,就把我们全抓起来

石键: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办?

铁牛:什么办法都没有,可是……

铁牛说着停了下来

石键:接着说

铁牛:听花大娘说, 去京城开封府找包大人就能救得了石玉,可是

铁牛还没说完,石键就站了起来,把铁牛吓了一跳

铁牛:老爹,您怎么了?

石键: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呢?铁牛,什么都不要说了,赶紧陪我下山

铁牛:啊

晚上,秀儿去给石键送饭,没想到,石键不在家,这把秀儿给吓坏了,急忙回家找余平

秀儿:爹,不好了,我刚刚去给石老爹送饭,到处都找不到他

余平:铁牛陪他下山了

秀儿:下山?

余平:县城的人传话回来说,铁牛陪着他坐老江的车去京城了

秀儿:他去京城干什么?

余平:他去京城求开封府的包大人,替石玉伸冤

秀儿:原来他早就知道了,爹,虽然我还不是石家的媳妇,可是该去替他伸冤的人是我

余平:包大人曾经做过端州知州,他做事历来要求一板一眼,力求一切合法,这次要救石玉,非得石键亲自去不可啊

秀儿:那我也应该陪他去才对啊

余平:他们现在早就走远了,你追不上的,秀儿,就让他们去吧,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求老天爷保佑,保佑他这一去能救得了石玉

半个月后,开封府门外的鸣冤鼓响了起来

铁牛:包大人,冤枉啊

张龙,赵虎听到鼓声走了出去

张龙:行了,不用敲了

铁牛:我们是来伸冤告状的

赵虎:你们是谁要告状?

石键:是我,我是替儿子来向包大人伸冤的,请官爷禀告包大人

张龙:你放心,包大人已经听到了鼓声,马上就会升堂的

铁牛:好,好

石键:谢谢,谢谢

赵虎看了看铁牛

赵虎:你也是来伸冤告状的?

铁牛:我是陪石老爹一起来的

赵虎:根据府衙规定,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你就在府衙外等候吧

铁牛:可是石老爹眼睛不方便

张龙:没关系,我们会带他进去,而且会全程陪着他的

公堂里,包拯坐在大堂上,公孙策坐在师爷的位置上,王朝,马汉站在两边

包拯:传击鼓鸣冤之人上堂

王朝:传击鼓鸣冤之人上堂

王朝刚说完,张龙,赵虎扶着石键走了进来

石键:草民石键叩见青天包大人

包拯:石键,你是何方人氏?

石键:草民是端州四会县砚山村的人

包拯:你在府衙外击鼓鸣冤可是有状要告?

石键:回包大人,草民的儿子石玉是雕刻砚台的工匠,官府无缘无故的把他抓去了,冤枉他私藏了上缴给朝廷的贡砚,请包大人给草民伸冤那

包拯:你先不要激动,切让本府再来问你,你既是端州人氏,蒙冤受屈,为何不向端州州衙提出诉状,要求平反,却千里迢迢来到开封府像本府伸冤?

石键:包大人,草民要告的正是端州知州周栋

后院里,若琳和展昭推着小小在院子里散步,小小走了过来

孙小小:展大哥,若琳姐,我们终于有事可干了

蓝若琳(银晓静):什么意思?

孙小小:有人来告状了啊,那不就表示我们有事可做了

展昭(何家劲):或许是吧

孙小小:展大哥,若琳姐,我们在府衙里闲得发呆,现在终于有事可干了,你们俩怎么显得不太感兴趣啊?

展昭(何家劲):包大人常常说,但愿老百姓无状可告,无冤要伸,有人来告状就表示有不平之事,有人来喊冤就有蒙冤之人,如果你会这样想,你还希望有人来告状吗?

孙小小:是啊,的确是没有人来告状比较好,不过,既然已经有人来告了,你们猜,会是什么样的案子啊?

展昭(何家劲):不知道

蓝若琳(银晓静):我也不清楚

展昭(何家劲):我只知道,如果包大人接手了这个案子,会找我们研商案情的

展昭说完,两人就推着婴儿车离开了,留下小小一个人在那里干瞪眼,公堂里,石键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包拯,包拯听后大吃一惊,但是他自己也很无奈

包拯:石键,你心中之苦本府感同深受,然而,本府却无权受理你的诉状

石键:包大人,你曾经做过我们端州知州,老百姓有了冤屈找到你,你都能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个时候我的眼睛还没有瞎,我一直记得,包大人把那些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贪官恶霸一个一个都关进了大牢,为老百姓出了多少怨气啊,可是今天你怎么就不管我了呢?你还是我们的青天包大人吗?

包拯:石键,本府如今已不是端州知州,朝廷自有朝廷体制,本府无权介入端州所有事务,故而,实在无法受理你的诉状,不过,本府可以向朝廷禀告,请朝廷派有权的官员接案,本府所说的,你可明白?

石键:包大人,草民知道了,可是,草民决定不告了

包拯:你因何不告了?

石键:草民要赶快回到端州,给我的儿子石玉收尸

包拯:你此话怎讲?

石键:我不相信,除了包大人,朝中还有哪几个官员能够不官官相护,由别人来办,我儿子石玉的性命恐怕很快就没有了,草民叩谢包大人,告辞,刚才那位官爷,麻烦你送我出去

张龙看了看包拯,包拯对他点点头,接着,张龙,赵虎就把石健带出去了,书房里,包拯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他对王朝,马汉说

包拯:王朝,马汉

王朝:属下在

马汉:属下在

包拯:立刻将石键追回,带他来见本府

王朝:是

马汉:是

公孙策:不必追了

包拯:公孙先生因何阻拦?

公孙策:并非学生阻拦,而是那石键并未离去,如今正在府衙等候传召

包拯:公孙先生怎知本府还要见他?

公孙策:学生追随大人多年,深知以大人那悲天悯人的胸怀,嫉恶如仇的脾性,绝不会如此轻易地让那石键绝望而去,故而自作主张,让那张龙,赵虎陪着他在厢房等候

包拯:公孙先生可知本府作何打算?

公孙策:学生不知,但学生却可以断言,对此案,大人一定不会撒手不管

公孙策说完,包拯对王朝,马汉说

包拯:王朝,马汉,通知张龙,赵虎,去厢房把石键带来

王朝:是

马汉:是

不一会,四人带着石键来到包拯的书房,石健跪了下来

石键:包大人决定管这件事情了吗?

包拯:不错,倘若你所说的确有其事,本府就管定了

石键:草民说的全都是实情啊,石玉有救了,石玉有救了,谢包大人,谢谢包大人

公孙策跑了过去扶起他

公孙策:老人家,你起来站着说吧

石键:这位是

公孙策:学生公孙策

石键:我知道,当年公孙先生就是和包大人一起来端州的

公孙策:是的,是的,包大人还有些事情要嘱咐老人家呢

石键:明白

包拯:首先,本府介入此案之事绝对不可对任何人说,否则,非但会影响本府进行,甚至还会害了石玉

石键:好,草民对谁都不讲,就是陪我来的铁牛也不对他讲

包拯:很好,其次,你立刻离开京城,一路赶回砚山村等候,直到本府派人去村里找你

石键:是,草民什么地方都不去

包拯:最后,你将端州发生的事详详细细的告知本府,尽量不要有所遗漏

石键:是

石健说完,就把端州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告诉包拯,包拯听完,就让张龙,赵虎送他出去了

石键:铁牛啊

铁牛:石老爹,包大人答应管这件事了吗?

石键:铁牛,闭嘴

铁牛:老爹

石键:闭嘴,铁牛,听到没有,我们回家去

铁牛:回哪儿去啊?

石键:回砚山村啊,老江还在那儿等着我们呢

铁牛:可是我们还没有……

铁牛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石键打断了

石键:铁牛,闭嘴

铁牛:好,我们回家,我们回家

石键: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铁牛:谢谢

张龙:慢走啊

张龙,赵虎看着两人上马车后才回到开封府

包拯:他们回去了?

张龙:回去了,还是坐他们来的时候坐的马车,属下是看着他们上的马车

包拯:没有引人注意?

赵虎:没有,石键没有告诉铁牛,谁也不会注意

包拯:此案的情形大致如此,大家可有看法?

孙小小:那个周栋实在是太可恶了,我们应该立刻去端州,让包大人治他的罪

展昭(何家劲):大人明知道无权受理此案,为什么还要答应石键,插手管这件事呢?

包拯:不错,本府的确无权,然而又非管不可

公孙策:想必大人已有对策,不知是否认为朝中有合适的人选能够秉公执法,接下此案

包拯:朝中文武百官何其之多,当然有合适的人选,然而人合适却未必有权,恐怕非得本府亲自去不可了

公孙策:大人不是同样无权吗?

包拯:本府却有那御赐铡刀

蓝若琳(银晓静):大人是要带着铡刀去端州硬干?

包拯:除此之外,只怕别无他法了

公孙策:大人,御赐铡刀虽然可以先斩后奏,此举却势必遭人非议,朝廷也必定会惩处大人,皇上也会因此而收回铡刀,降罪于大人,还请大人三思

包拯:本府又何尝不知此举不宜,然而,明知端州百姓饱受折磨,本府又岂能不管,纵使因此而罢官去职,揽罪上身,本府也义无反顾,非去不可

孙小小: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实在是在官府待太久了,像这种事情干脆交给我办,我去端州州衙把周栋给杀了,不就结了

小小说完,发现大伙都在看着他

孙小小:好好好,我知道不能用私刑,算我没说

包拯:严格而论,本府这决定何尝没有滥用铡刀之嫌,然而,面对眼前的局势只好如此

公孙策:学生倒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包拯:公孙先生快说

公孙策:秦宰相总理朝政大权在握,若有事向他禀告,说不定能找出决绝的方法,若是仍然不能突破,大人再去端州也不迟

包拯:这倒值得一试,张龙

张龙:属下在

包拯:拿本府名帖,请相爷过府一叙

张龙:是

张龙说完就离开了,不一会,秦桧来到了开封府,包拯把端州的情况全部告诉了秦桧,秦桧听了大吃一惊

秦桧:岂有此理,这个周栋好大的胆子

包拯:包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好据实禀告相爷

秦桧:不瞒包大人,这个周栋上任不到半年,老夫对他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只是未能证实罢了,老夫若是派人去查包大人,你看谁说最合适的人选?

包拯:朝中不乏能人,相爷想必有人选

秦桧:若是派你去呢?

包拯:相爷,包拯乃是开封府府尹,恐怕不合适吧

秦桧:那倒无妨,朝廷年年都会派钦差去端州考察贡砚进贡的情形,派包大人去做这个查贡钦差,岂不是一举两得吗?好,就这么定了,包大人做好准备,尽快出发吧

包拯:多谢相爷成全,包拯遵命

秦桧刚离开,包拯就去书房把和情况商量结果告诉大家

包拯:本府已获朝廷任命为查贡钦差,即可前往端州,考察贡砚准备的情形

孙小小:太好了,这下包大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端州

展昭(何家劲):还是公孙先生智慧高人一等,本来逼得大人只能带着铡刀硬闯端州,公孙先生一句话请来相爷,一切迎刃而解

蓝若琳(银晓静):没错,这个智慧女神应该换成智慧男星了

孙小小:难怪张龙大哥他们私下底总是叫你公孙狐狸,小小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终于明白了

公孙策:大伙过奖了,学生哪有这么高深的智慧,只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算不上什么,不过,大人既然是查贡钦差,石玉又是以私藏贡砚的罪名被关押,大人查问此案也就名正言顺了

孙小小:对,查出周栋真干了那些坏事,大人就请出虎头铡,一刀把他给办了

包拯:不,铡刀不能随行

孙小小:包大人为什么不带铡刀去啊?

包拯:不是本府不带,而是相爷不许

蓝若琳(银晓静):相爷为什么不准大人带铡刀去端州呢?

包拯:相爷唯恐本府恨那周栋的所作所为,一时气愤而把周栋送上铡刀,再三叮嘱,若是查得他的罪证,将他押解进京交给刑部处置,这是相爷所提的唯一条件,本府急于去端州,也只好同意了

孙小小:真是便宜了他,不过,包大人打着查贡钦差的名号去端州,至少可以先吓破他的胆

包拯:那也不行,为防他先有警惕,掩盖罪行,本府以例行巡境之名出京,而不大张旗鼓,相爷业已同意

公孙策:大人,朝廷派大人为查贡清楚的消息难免还是会传扬出去,周栋还是会听到风声的

包拯:能瞒一天算一天,请展护卫,若琳带着贤贤先去端州城,设法由市井之中先查证,那石键的说辞

展昭(何家劲):好,我们马上出发,等大人到了端州之后,我们再来回合

孙小小:包大人,小小可不可以和若琳姐姐,展大哥一起去端州城啊?

蓝若琳(银晓静):大人,把小小一个人留在开封府,若琳也不放心,若是他在开封府出了什么意外,我不好和他的父母交代

包拯:若琳,照顾小小是你的事,不管他去不去,本府都没有意见,你做主就好

蓝若琳(银晓静):若琳多谢大人

孙小小:小小多谢包大人

包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王朝:属下在

马汉:属下在

张龙:属下在

赵虎:属下在

包拯:备齐人马,即刻出京

王朝:是

马汉:是

张龙:是

赵虎:是

若琳,展昭,小小推着贤贤出了城,来到雷霆号旁边

展昭(何家劲):若琳,你这是干什么?

蓝若琳(银晓静):我的大哥呀,咱们推着婴儿车能骑马吗?

展昭(何家劲):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蓝若琳(银晓静):我想到不就行了,走吧,上车,我和小小都和驾驶雷霆号,怎样都能在半天之内到达,你就放心吧

展昭(何家劲):小小也会驾驶吗?

孙小小:展大哥,七辆战车的驾驶方法,小小早就驾轻就熟了,绝不会累着姐姐

展昭(何家劲):那就好,把若琳累坏了我心疼

蓝若琳(银晓静):把小小累坏了我还心疼呢

孙小小:我累一点没关系,你们俩别累着就行,要不咱们就轮流驾驶好了

蓝若琳(银晓静):嗯

接着,小小启动雷霆号,在地图上找到大宋境内的端州城,一路出发了,但若琳不知,玉龙等人也在往端州城赶,端州州衙里,师爷王权在和周栋说了些什么

王权:由州衙出资,老百姓挂名的商号已经开了三家了,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端州城的端砚生意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到时候,大人就是天底下做大的端砚商家了

周栋:那些挂名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王权:绝对不会,属下安排的人头不是在州衙有案底,就是有把柄在我们手里抓着,他们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周栋:那其他的砚商呢?

王权:这买卖就是要各凭本事,属下用了点小小的手腕,我把每一家的端砚用不同的方法买了下来,他们手上卖的全是此货,凡事能卖高价的都在我们店里,另外我叫巴林安排几个弟兄隔三差五的去找点小麻烦,官府对店家提点要求那是天经地义,哪个敢说不对啊,就算他们硬撑着不倒闭,那也没办法跟我们比啊

周栋:你的确有几分能耐,本州没有看错你啊

王权:大人夸奖了,能为大人效劳,那是祖上积德,上辈子修来的

周栋:你只要对本州的要求不打折扣就行了,本州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王权:是,感谢大人给属下效犬马之劳的机会,不过,砚山村的村民开设的砚山斋,恐怕是有点麻烦

周栋:怎么说?

王权:他们是老字号,又有固定的客人,主要是他们真正精品的端砚,不肯轻易出手,属下恐怕还要花店时间,费点力气

周栋:没关系,有这么一家竞争对手也好,免得被人怀疑,这州衙有垄断之嫌,就暂且先留着它吧

王权:是,属下明白

王权刚说完,巴林走了进来

巴林:大人

周栋:怎么,那石玉松口了?

巴林:还没有,这个人是出了名的驴脾气,倔的向做砚台的石头,说什么也不肯松口

周栋:是吗?

说完,周栋来到了大牢

周栋:石玉,本州来看你了

石玉听到周栋的声音,急忙坐起来

周栋:本州说了,随时能把你抓起来,而且想关多久就关多久,现在你应该相信了吧?

石玉:你根本就没有理由关我

周栋:谁说没有理由?你那次货换走贡砚,这就是理由

石玉:你明明知道,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周栋:我说有,谁敢说没有啊?

王权:是啊,是啊,大人是明察秋毫,才发现你上缴的端砚石材不对,这才揭穿了你以贱换贵,私吞贡砚的不法阴谋,大人升堂审问,提出如山铁证,你却百般狡辩,不肯认罪,大人这才把你关在牢里,这些在州衙的案卷里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呀

石玉:我呸,王权,你这个卑鄙无耻,狼狈为奸的小人

王权:石玉,我劝你不要硬撑了,把那东西交出来不就完事了吗?我相信大人会对你网开一面的

石玉:你要我到底说多少次?我根本就没见过什么端溪血砚

周栋:那为什么所有人都说你家有那快传家之宝啊?

石玉:你们居然相信什么流言传说,真是可笑

周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相信有,而且我也相信,终有一天你会交出来的,巴林

巴林:属下在

周栋:跟他讲讲道理

巴林:是

说完,周栋和王权就离开了,太师府里,庞吉得知这次的查贡钦差是包拯,气得直跺脚

庞吉:真是岂有此理,这包拯是开封府府尹,怎么会派他去做查贡钦差,这秦桧真是个老糊涂

庞福:太师何必生气呢,这查贡钦差虽然是个肥缺,但依包拯的个性,应该什么好处都捞不着,就算他去查什么贡品,恐怕也是白去呀

庞吉:但问题是,他要去查的是端州贡砚,不行,你马上给周栋送一封快信,提醒他留点神

庞福:太师,这件事是不是不要插手为好

庞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庞福:属下认为,太师和包拯一向不和, 为了一个毫不相干的周栋,把梁子结的更深,实在是没必要

庞吉:你懂什么?周栋现在正在为老夫寻找端溪血砚,万一被包拯查出什么纰漏,丢了官,难道你赔老夫一块端溪血砚吗?

庞福:这属下可赔不起啊

庞吉:废话,还不快去照办

庞福:是,属下立刻去办

庞吉:等等,叫周栋一定要小心蓝若琳,这死丫头绝不是省油的灯

庞福:蓝若琳是什么人?

庞吉:蓝若琳就是当初为展护卫提出反证的那位蒙面女子,现在是他的贴身侍女

庞福:属下明白

庞福说完就离开了,庞吉自言自语的说

庞吉:周栋啊周栋,如果你不听老夫的劝,先做好准备,万一栽在包黑子手里,老夫也救不了你啊

隔天一早,秀儿就来到了州衙找王权

王权:秀儿,你找我啊?

接着,秀儿跪了下来

秀儿:王师爷,求求你放了石玉吧

王权:起来,起来,起来,跪着干什么?来来来,起来说来

说着,王权把秀儿扶起来

王权:石玉犯了法,谁也放不了他呀

秀儿:王师爷,你也是我们端州人,你就不能帮帮忙?

王权:我只不过是个师爷,又不是端州的知州,实在是没办法,帮不上忙,石玉私藏贡砚,犯的是杀头大罪,就算他认了罪,把贡砚交出来,我去向周大人求情,从轻量刑的话,至少也得判他二十年哪,石玉他爹原来是我们端州出了名的刻砚师傅,现在眼睛瞎了,儿子又犯了法,我实在是不忍心,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秀儿: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能把石玉放出来吗?

王权:如果能把他们家祖传的那块端溪血砚献给朝廷,或许还能有点帮助,我想到的就这么一个办法,你回去跟石玉他爹再商量一下

王权说完就进去了,进去之后,他就把秀儿的事情告诉周栋

周栋:石玉有一个未婚妻?还有个瞎了眼的老爹?

王权:是啊,我已经让她回去跟石键研究献出血砚的事了,说不定她真能拿出来,这个石键啊,眼睛没瞎之前,那砚台刻的

王权还没说去完就被打住了

周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利用他们家人和石玉的关系

王权:大人的意思是什么?

周栋:对石玉要软硬兼施,他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就朝什么地方下手

大牢里,巴林还在对石玉动刑

巴林:你若是肯乖乖的把血砚交出来,就不必受这个罪了

巴林的话音刚落,王权就走了进来

王权:你家的血砚究竟藏在什么地方了?只要你交出来,你马上就可以回砚山村,大家都省的麻烦

王权说完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王权:我差点忘了跟你说,秀儿来过了,她想来看你,可你私藏贡砚,犯的是死罪,不能探监的,我又帮不上忙,她说你爹很为你担心啊,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又没有你在家照顾,很不方便哪,这个血砚是个死东西,人是活的呀,你何苦为了一块血砚,让你爹活受罪呢?如果你一直不肯说,周大人早晚要找你爹,那可就不太好了吧?

石玉:不,我不准你们去找我爹

王权:那就赶快把血砚交出来

石玉:我根本就没有见过什么血砚,你们逼死我也交不出来

接着,王权对巴林说

王权:他要不说,继续用刑,但别把他弄死了,到大人那不好交代

巴林:是,我会小心的

秀儿回到砚山斋,就把事情告诉了余平

余平:谁让你去州衙求王权的?

秀儿:我实在没办法救石玉,只好去求他,我以为他是我们端州人,应该会帮自己的乡亲

余平:别提了,亏他还是端州人呢,端州闹成今天这样,有一半责任都是他的,石玉被他们盯上,也是他向周栋出的主意

秀儿:可是他说

余平:他说什么?

秀儿:他说如果石老爹肯把血砚献给朝廷,或许能救得了石玉

余平:你别听他们说什么了,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血砚

秀儿:什么?

秀儿听后大吃一惊,另一边,展昭,若琳和小小推着贤贤已经到了端州城,正在街上闲逛

孙小小:这端州城真热闹

蓝若琳(银晓静):是啊

孙小小:若琳姐,展大哥,你们俩饿不饿?

蓝若琳(银晓静):怎么,你饿了?

孙小小:有点饿了

展昭(何家劲):还别说,我也觉得有点饿了,咱们去那边吃东西

孙小小:好

他们三人推着婴儿车走了过去,看到官府的人在找老百姓的麻烦,所以就出手制止了他们

展昭(何家劲):谁敢动手?

人没到,声先到,众人看到展昭,若琳和小小推着婴儿车,急忙让路

展昭(何家劲):谁敢贴封条,我就打断他的手臂

巴林:好大的胆子,州衙的事情你们也敢管,拿下

衙役:是

两个衙役上前去,展昭,若琳正准备动手,被小小拦了下来

孙小小:展大哥,我来就行了,别脏了你们的手

展昭(何家劲):小心点

蓝若琳(银晓静):小小,他们都是平凡老百姓,你别用你那棍子,他们经不起的,你用拳脚功夫就行

孙小小: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动棍子的

蓝若琳(银晓静):那就好

若琳说完,小小就和他们打起来了,巴林看到衙役们不是他的对手,急忙说了一声

巴林:亮兵器

孙小小:看来你们想来真的?那就别怪不客气了

说着,小小接着和衙役们打了起来,若琳和展昭全程都在看热闹

展昭(何家劲):若琳,咱们真的不去帮忙吗?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你有所不知,小小继承了七大圣所有的武功,虽然没有你,我的功夫好,但那些衙役绝对不是小小的对手,你就放心吧

展昭(何家劲):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展昭的话音刚落,小小就用金箍棒指着他

孙小小:我们不但敢管你州衙的事,也可以要了你的命,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巴林:你,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孙小小:打抱不平的人,我就是看不惯你们仗着官府的势力欺压百姓,你给我听好了,如果再到这个店铺找麻烦,我要了你们的命,回去告诉你们知州大人,好好当他的地方父母官,否则我这根棍子绝不留情,他们俩个脾气好,可以不计较,我可不一样,要是被我发现他还在欺压百姓,我不介意在这上演一出大闹州衙的戏码,滚,别再让我再见到你,否则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小小说完,那些衙役们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换来的却是源源不断的掌声,那个掌柜的对他说

掌柜:多谢大侠仗义相助,多谢

孙小小:不客气,你们赶紧收拾店铺吧

掌柜:好好好

孙小小:若琳姐,展大哥,我们走

小小说完,展昭,若琳推着贤贤就离开了

展昭(何家劲):若琳,你为什么不让小小用棍子啊,难道他那根棍子有什么特别吗?

蓝若琳(银晓静):你答对了,小小的那根棍子是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本是悟空的兵器,西天取经回来后,悟空就把金箍棒传给他了,我之所以不让小小使用棍子,是因为这根棍子实在是太重了,他们都是凡人,若是被打一棍,立刻毙命

展昭(何家劲):原来是这样啊

蓝若琳(银晓静):嗯

接着,小小回头看了看两人,朝两人喊道

孙小小:若琳姐,展大哥,你们俩在磨蹭什么呢?走啊

蓝若琳(银晓静):来了

三人刚走不久,若琳就觉着有人跟踪

余平:三位请留步

孙小小:老人家,是您在跟我们说话吗?

余平:请三位赶紧离开

展昭(何家劲):老人家,请问您是何人?

余平:这砚山斋是我们砚山村百姓合力经营的,我是砚山村的村长余平,她是我女儿,秀儿

蓝若琳(银晓静):余村长为什么要我们仨离开端州呢?

秀儿:州衙不会放过你们的,周栋一定会派人来抓你们的,尤其是你

秀儿指着小小说道

孙小小:我不怕,他们敢来就是自讨苦吃

余平:他们人多势众,你们三个人势单力薄,还是赶紧走吧

展昭(何家劲):我约了朋友在端州见面,我们可不能爽约啊

余平:那你们也得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先暂时落脚,以免会被他们发现啊

蓝若琳(银晓静):可是我们这是第一次来端州,人生地不熟的,不知村长可有隐秘的地方吗?

余平:我?

秀儿:爹,这三位第一次来端州就不怕得罪官府,帮我们端州老百姓的忙, 说什么我们也得帮他们啊

余平:那好吧,我有个地方,只是太委屈你们了

蓝若琳(银晓静):多谢余村长

巴林带着挨打的衙役们回到了州衙,州衙门口,巴林说道

巴林:我们刚才丢人的事情,回去之后谁也不准提,明白吗?

衙役:明白

巴林:都打起精神,别摆出一副刚挨过揍的样子

言罢,衙役们都打起了精神

巴林:走

就在这个时候,王权从里面走了出来

巴林:王师爷

王权:巴林,你跑哪儿去了?我到处找你

巴林:属下带他们上街巡了一圈

巴林的话刚说完,一个骑马的衙役把一封信递给了王权,王权一看,大吃一惊

王权:这是太师从京城送来的

王权说完,就急急忙忙的进去了,砚山斋那边,若琳,展昭和小小推着贤贤跟着余平来到了那个落脚的地方

余平:在你们的朋友来端州之前,最好不要出去,免得

余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小小打断了

孙小小:我不担心州衙的人会找上我,你也不必担心我们留在这里会连累你,等我们的朋友一到,我们马上走人,绝不逗留

蓝若琳(银晓静):没错,绝对不会给你们惹麻烦

余平:我不是胆小怕事,而是砚山斋是村民们活下去唯一的寄托,万一被州衙发现了,他们随时会查封停业的

展昭(何家劲):难道端州州衙真的如此无法无天吗?

余平:可不是嘛,端州的老百姓是熬一天算一天,谁也不知道将来的日子是什么样?

展昭(何家劲):余村长,何不说来听听

余平:那得从刚上任的端州知州周栋开始说起

接着,余平开始讲述周栋上任后的事情,州衙里,周栋看了看庞吉给他的信

王权:太师对大人十分器重啊,关爱有加呀,这堂堂的当朝太师特意写信给远在端州的大人,这满朝的文武百官,谁有如此殊荣啊?就连属也觉得与有荣嫣哪

周栋:太师只是想提醒我,这查贡的钦差马上就要到端州城了

王权:是啊,不知派的是哪一位啊?属下一定准备最上等的端砚好好伺候这位大人

周栋:朝廷派的是开封府府尹包拯,包大人

王权:这怎么办啊?

周栋:你慌什么? 来的是包大人又能如何?

王权:这位包大人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毫不讲情面啊,甭说是送礼受理了,当年他在端州的时候,那是整了不少官员,弄得大家,弄得大家都没有油水可捞,大人,他来端州可不是什么好事,大人千万要留神哪

周栋:没什么好担心的,你把今年该缴的贡砚数量核对清楚,上缴了多少?库存多少?正在制作的又有多少?分门别类,详细列册,同时把库存里多余的贡砚,移放到我们的店铺,然后就等着那位包大人来查吧

王权:大人,万一他查到我们州衙也开了砚铺,采石坑压低了工钱,甚至查到大牢里的石玉,大人,那可就要大祸临头了啊

周栋:王权,我说不用担心,你紧张什么?好吧,本州就让你安心,此地是端州,而不是开封府,他查贡钦差查的是贡砚,而不是端州州务,他根本就无权查问和贡砚无关的事情,倘若他多管闲事,查东查西,虽说他是三品府尹,我是五品知州,可是他在这端州地面上,我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把他给碰回去,现在你可以安心了吧?

王权点了点头

周栋:太师一片好心提醒于我,只不过他是多虑了

另一边,展昭,若琳和小小听了余平的描述,气得直跺脚,余平叹了口气

余平:这就是我们端州百姓的劫难啊,石玉和秀儿原本准备成亲的,现在不但婚期延误下来了,甚至

秀儿:甚至他的性命都可能保不住了

孙小小:难道所有端州老百姓对这种情形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余平:有什么办法啊,这年头碰上像周栋这样的贪官污吏,只能怪我们老百姓命苦啊,石玉他爹进京去开封府求包大人帮忙,可是谁知道呢,就算青天包大人也未必能管得了啊

秀儿:大侠,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孙小小:你说

秀儿:你武功那么高,能不能去大牢把石玉救出来?

余平:秀儿,你别乱说,这三位可以打抱不平,但是不能让他们去做违法的事,这大牢劫囚可是重罪,没有道理让人家把自己给赔进去啊

秀儿:爹,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孙小小:秀儿,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能力去劫囚,也不就知道自己会不会那么做,你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们的朋友到了之后,我再做决定,好吗?

秀儿:多谢大侠

余平:还没请教三位大侠尊姓大名

孙小小:我叫孙小小

展昭(何家劲):我叫展熊飞

蓝若琳(银晓静):我叫蓝若琳

包拯那边,他们在去端州的路上遇到了玉龙一行,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去端州城的,包拯邀请他们同行,玉龙答应了

展云:公孙先生,刚才包大人说大哥,大嫂比你们先出发,速度也比你们快,他们应该已经到了端州城了吧

公孙策:说不定他们已经打探到消息了,等着跟大人会和

展云:包大人怎么站在亭子里,一动也不动啊?他是不是有心事啊?

公孙策:这座亭子叫做掷砚亭,当初大人从端州下任回京的时候,在这停留过,说不定他正在回忆当年的往事

丁五味:掷砚亭啊,好奇怪的名字,是不是有人把砚台从这里扔下去啊?

此话一出,四大护卫哄堂大笑

丁五味:四位笑什么,是不是我又说错话了?

张龙:把砚台丢下去的就是大人

赵虎:这座亭子是端州老百姓是为了纪念大人建的

展云:公孙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公孙策:大人做端州知州的时候,改革了不少陋习,也惩治了不少贪官,端州百姓们才开始过起不那么艰苦的日子,可是直到离开端州,大人从来不曾为自己拿过一块端砚

展云:原来是这样啊

公孙策:不错,端州的相亲父老为了感恩大人的德政,私底下托我带一块上等的端砚送给大人,就在这个地方,大人把端砚丢下了山涧,我永远记得当时大人说的一句话,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砚归

包拯:张龙,赵虎

张龙:大人

赵虎:大人

包拯:人马都休息够了?

张龙:休息够了,随时可以出发

包拯:好,公孙先生

公孙策:学生在

包拯:你我按原定计划分道而行,本府直趋端州城与展护卫和若琳会和,你与展云乔装改扮去砚山村打扮虚实,一有所得,立即进城回报

公孙策:是

展云:是

包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王朝:在

马汉:在

张龙:在

赵虎:在

包拯:传令出发

王朝:是

马汉:是

张龙:是

赵虎:是

言罢,包拯等人就出发了,公孙策和女扮男装的展云来到了砚山村附近

展云:公孙先生,你确定这是去砚山村的路吗?

公孙策:错不了,我问得很清楚,当年我跟大人在端州的时候,四会县还没有砚山村这个村庄,当时山里的确散住着一些乡民,大概是后来慢慢聚在一起才盖成的

公孙策说完往后看看,发现展云停在原地,于是问道

公孙策:展云,你怎么不走了 ?

展云:公孙先生,有一件事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跟你乔装改扮出来办案,我要扮成你的跟班?

公孙策:这没办法,现在我是大户人家子弟的教书先生,你是我的书童,难道咱们要把身份换过来吗?

展云:我也可以扮成大户人家的少爷啊,你这老师陪我去砚山村买砚台,这也说得通啊

公孙策:说得通但是行不通,如果人家请你这位少爷试用砚台,当场磨墨写几个字,你怎么办?

展云:我可不行,我倒是认识不少字,要是磨墨就不行了,要是大哥在的话,应该可以,他会磨墨,我的衣服很多都是大哥亲自设计,亲手做的,说他是服装设计师,一点都不为过

公孙策:可是展护卫现在不在这,只好委屈你了

展云:书童就书童吧,不过我这个书童可是侍女兼保镖哦

公孙策:别拔剑啊,这样别人会揭穿我们的身份

展云:公孙先生,你就放心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是不会拔剑的,还有一件事情我搞不明白,为什么你每次都改姓孙,而不用公孙这个姓呢?

公孙策:公孙是个复姓,比较少见,我不希望让人联想到我就是大人身边的公孙策,尤其我在端州州衙呆过三年,还有些人会记得我

展云:那我需要改吗?

龙游天下之包青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刘耀文:散场暗恋 连载中
刘耀文:散场暗恋
肆野柳巷
“如果你的青春写成一本书,书名会叫什么呢?”“可能是散场暗恋吧”细水长流,八十亿分之一的我们相遇,或许这叫缘分
11.6万字3个月前
叶罗丽:大佬,你的鱼塘该扩建了 连载中
叶罗丽:大佬,你的鱼塘该扩建了
✿҉͜令狐璃殇ﻬ ​
【拆原配+All向+多方团宠+火葬场】快穿维护的旅途劳顿,歇业休整时,重新在新世界休整,她走过太多的命途,最终却还是愿意再度恢复为平凡,默默......
22.2万字3个月前
终极一家之别有用心 连载中
终极一家之别有用心
清欢乐
童年的某个重要到痛心疾首的决定,或许是一辈子的伤和痛也是幼稚的选择。这次夏美要有理由的任性了
52.2万字1个月前
祺鑫:弟弟和死对头的弟弟HE了 连载中
祺鑫:弟弟和死对头的弟弟HE了
七星烁
主祺鑫,副文轩翔霖
10.3万字1个月前
TNT——快穿暧昧系统 连载中
TNT——快穿暧昧系统
裴施瑶
叮~攻略计划已开启【双向攻略丁程鑫】x纯情少女江念瑶【海王收心刘耀文】x深情假面夏语想【顶流歌手马嘉祺】x淡圈影后初妍【邻家弟弟宋亚轩】x单......
3.6万字4周前
我带着花之法典穿到了叶罗丽 连载中
我带着花之法典穿到了叶罗丽
寒梅梅
时雨看着陌生的环境和手中熟悉的法典陷入沉思,他这是在哪?他要回去,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那边还有人在等着他
4.4万字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