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斜照紫禁城,12月21日这天,恰逢昭昌嘉平长公主十六岁生辰暨及笄之礼。宫中上下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
皇后娘娘亲自督管各项筹备事宜,从一早便忙碌起来。她精心挑选了上好的珍珠、翡翠,为公主定制了一套精致的成人礼冠饰;又命人准备了全套成年礼服,选用最柔软的云锦制成,绣以金线祥云图案。为了这场象征着公主迈向成年的仪式,后宫众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期盼着能为公主举办一场隆重而完美的及笄礼。
阴沉的暮色笼罩着凤仪宫,盈贵妃独坐在雕花檀木椅上,纤细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她的眼神在烛光下闪烁不定,时而透出一丝狠厉,时而流露出算计的光芒。一边思索着如何在即将到来的盛宴中给长公主一个难堪,一边又盘算着怎样能让豫王对她的女儿楚怡公主青眼有加。
"若能借此事让豫王专宠楚怡..." 盈贵妃低声呢喃,嘴角微微上扬,"总不能让那长公主一直风光下去。"
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来报:"启禀娘娘,豫王殿下正在为长公主挑选驸马人选,同时也在物色和亲的对象..."
话音未落,盈贵妃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她等待的这一刻,终于要到来了。这不仅是长公主的命运转折,更是她苦心经营多年的布局即将成型的预兆。那双狭长的凤眼里,隐匿着深不见底的心机与算计。
"盈贵妃轻抬玉手,温婉地吩咐道:'传楚怡公主。'不一会儿,便闻环佩叮当,几名宫女簇拥着秦楚怡公主袅袅婷婷地走进殿来。"
"楚怡啊,母妃有件大事要告诉你。"盈贵妃轻摇团扇,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秦楚怡闻言,连忙跪伏在地:"母亲请说,不知是什么喜讯?"
盈贵妃缓缓起身,在锦榻上优雅地坐下,语气带着几分得意:"你父王正为长公主物色驸马人选,更打算让她前去和亲。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秦楚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若是姐姐去了塞外,那这宫中...岂不是就剩儿臣最受宠了?"
盈贵妃满意地看着女儿的反应,轻抚着她乌黑的发丝:"不错。不过想要促成此事,还需我们母女二人齐心协力。你要记住,在你父王面前多提和亲的好处,旁敲侧击地说些合适的话。只要时机成熟,长公主自然会被选中远嫁。"
说到这里,盈贵妃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实现后的美好景象。她轻轻握住秦楚怡的手:"记住,这是咱们母女的秘密,不可让旁人知晓。"
秦楚怡心领神会地明白了盈贵妃的用意。次日清晨,豫王下朝回宫后如常前往凤仪宫请安。盈贵妃趁着这个机会,轻描淡写地提及了长公主即将婚配的消息。然而她深知,单凭自己一人的说辞恐怕难以奏效,便暗中遣人将秦楚怡召来,母女俩打算联手促成此事。
楚怡公主踏入大殿,向端坐龙椅的父王和右侧的生母盈贵妃行礼如仪。待落座后,她轻抚着衣袖,若无其事地提起:"儿臣听闻父王有意为长姐秦昭挑选驸马..."
话音未落,她已意识到自己逾越了,忙垂下眼帘,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身为公主,她深知婚姻大事非同小可,岂是她这个妹妹能置喙的。
盈贵妃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话题,立刻接口道:"陛下,臣妾以为...既然是和亲之议,倒也不失为良策。"她目光流转,看似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豫王。
豫王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道:"此事还需与皇后商议。长女出嫁,关乎国体,断不可仓促行事。"
豫王话音刚落,便转身离开凤仪宫,径直前往崇华宫。皇后得知豫王到来,心中顿时七上八下。她深知此行必与昭昌嘉平长公主的婚事有关,而和亲二字,如同一片阴霾笼罩在她心头。
"臣妾见过陛下。"皇后规规矩矩地行礼,可目光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豫王并未多言,只是淡淡点了点头,便直接切入正题:"朕过来与你商议长公主婚事。"
崇华宫内,烛光摇曳,映照出皇后略显苍白的脸庞。她强作镇定,但双手却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当听到“和亲”二字时,皇后终于忍不住道:"陛下,昭儿虽为嫡长公主,但她毕竟是臣妾唯一的女儿啊……"
豫王微微皱眉,语气坚定却不失温和:"皇后,你身为国母,当以社稷为重。此事已成定局,莫要再提。"说罢,他站起身来,袍角轻拂过地面,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崇华宫。
望着豫王远去的背影,皇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她知道,这场政治联姻早已注定了今日的局面。而她与豫王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冬日的寒意尚未褪去,秦昭从御花园归来,刚踏入宫门,便听闻了一个令她心绪难平的消息——豫王竟要为她议定和亲之事。这结果虽在意料之中,却依旧让她心头一沉。那座金碧辉煌的凤仪宫中,母女二人暗中筹谋的身影仿佛已清晰可见,让秦昭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她深知,这场政治联姻的背后,必然是那对母女在推波助澜。想起往昔种种,秦昭只觉心中泛起阵阵苦涩。然而,比起愤懑,更多的是忧虑与未知:此番和亲究竟要去往何方?又将与谁共度余生?这些问题如同一团迷雾,萦绕在她心头,挥之不去。
崇华宫内,沉香袅袅。皇后娘娘紧紧握着秦昭的手,目光中满是忧虑与不舍:"昭儿,圣上已定下你去和亲的事。"话音未落,豆大的泪珠便从秦昭眼眶滑落。
她强忍悲戚,反过来轻抚皇后的手背,柔声安慰道:"母后莫要担心。孩儿虽远嫁他乡,却也懂得保重自己。您在宫中更要多加小心,盈贵妃那边...孩儿会时常回宫探望您的。"
皇后听了这话,眼中的担忧稍减几分,轻轻点头。秦昭起身行礼告退,步伐沉重地走出乾元殿。夕阳西下,她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却又透着坚定。
月色如水,秦昭回到宫中本欲歇息,却见谦妃娘娘匆匆前来。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身影。
"臣女见过谦妃娘娘。"秦昭裣衽为礼,待谦妃落座后方缓缓起身。"这么晚还劳烦娘娘前来,实是愧疚。不知娘娘此来,可是为了和亲之事?"
谦妃轻叹一声,眼中闪过忧虑:"正是此事。事关重大,我实在放心不下。昭儿啊,你心中究竟作何打算?"
秦昭垂眸片刻,语气温婉:"婚姻大事,向来遵从父母之命。父皇既已决意,儿臣自当遵从。只是...想到要远离宫闱,心中实在不舍。"
谦妃闻言,眼眶微红:"都是那母女二人在豫王耳边煽风点火,才逼得你要远嫁他乡,若非如此..."
"娘娘莫要难过。"秦昭连忙安慰道,"能为父皇分忧,也是儿臣的福分。只是儿臣走后,还请娘娘多加照拂母后,莫让她受了盈贵妃和楚怡妹妹的委屈。"
"你放心。"谦妃握住秦昭的手,语气坚定,"只要我还在这宫中一日,就定会护皇后周全。"
秦昭感激涕零,欲下跪行礼,却被谦妃及时扶住:"快快起来,不必多礼。夜深了,你也该休息了。"
"儿臣送娘娘。"秦昭坚持道。
"不必了,你且留在此处好好歇息。"谦妃摆手制止,转身离去时,又忍不住回头叮嘱,"保重身子,一切顺其自然便是。"
生于皇家,身不由己,公主的身份,是权利也是枷锁
月光如水,洒落在秦昭孤寂的背影上。她静静地伫立着,那一道清冷的身影,在银白月色下更显落寞。她紧握双拳,心中既痛且恨——那些用阴谋诡计离间骨肉、挑拨亲情的人,终将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书亦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