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妙哉斯言,凡事有度,过忧不急。于大千世界的种种事物里,都存在着一个限度,越出界限则称其为“过度”;未超界限则称其为“适度”。适度造就璀璨,过度成就灾厄。依我看,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依我看,
“适度原则”是为人处世的一道素养题,也是脚踏实地的标准。揆诸当下,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隐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普通消费,物质成瘾和技术成瘾已然成为人类的困恼。无孔不入的广告刺激人们内心欲望的野兽,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让人欲罢不能,或声势浩大,或潜移默化。带着“瘾”的面具逐渐侵蚀人们的理性。对此,我们应该保持目光清明,学会冷静思考。既要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量入为出,也要预防依赖成性,适可而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自察则无徒”。“过度越矩”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是一种灾难的发展。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有这么一段诗:“只要避免过度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哀造次”,这段话告诉我们“狂喜”和“悲哀”是相依的,没有了狂喜,悲哀就会被凸显得特别难受,自己就不会有悲哀。不过度追求登上山顶的快乐,就不会觉得仍在山脚是有多么悲伤。
在适当的规则内松弛有度,才能使事物的趋向稳定发展,这才是物尽其用,万变不离其宗的大智慧。把握不好“度”,小则犯错,大则失国,不能不引以为鉴。秦扫荡六合,统一天下,威名远震。而后好专制,征敛无度,修长城,建阿房,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终落得“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下场。“若持求盈满,便殃及祸端。”族秦者,治国者之无度也。规求无度终会
一切美德超越了极限就会变为恶习,世间万物如阴阳太极,黒中有白,白中有黑。要控制两极之间的平衡,既需要守心克己的修养,也需要通达事态的智慧。只有处于适度之中,方可发挥到最好。处事是如此,为人亦是如此。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