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衪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半半的绽透。——题记
远远望去,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合,成了一道白,杭白菊的白。
一入秋,天气转微凉,奶奶夹的杭白菊被习习凉风吹开了,旋开白花。花瓣细小,层层叠叠,中间鹅黄的花蕊与太阳相互辉映,像是刻意用鬼斧神工打磨出来似的。光照白,白照光,显得唯美无比。
古有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四君子之中,菊排第四。但我并不认为这位翩翩君子比其他三者逊色半点。反之,我更倾向于菊比其它三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杭白菊是我家乡的特产,采菊也就成为家乡农技的一项重要农活。
一年一度的采菊工作如火如茶开始了!来到菊田,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杭白菊清香。菊花一排排盛开,犹如一道道白浪滚滚涌来,汇成一片菊海。沿着条条迤逦的小路,我缓缓的走到了爷爷奶奶的田间,田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我轻轻唤了声“奶奶——”老人从花丛中抬起头。
奶奶一见到我,脸上的皱纹仿佛又加深了似的,一道道从她眼角扩散开来。奶奶招呼着我过去,但忙碌的她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她常说,采菊花这事儿她从十来岁干到了今天,闭着眼都能摘完这一整片。
只见她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花柄,一提,一放,一朵完整的杭白菊便掉入她腹前的桶中,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转眼间,已有十余朵菊花落入桶中。
我不仅手痒痒,也想来试试采摘菊花。我朝着离我最近的菊花伸出魔爪,“啪”的一声,哟!我不仅落掉了一些花瓣,还把茎带出老长,让人不忍直视。看来采菊花也是一项技术。
微风拂过,吹的菊花摇曳生姿,好像嘲笑我似的。就这点本事也想“降服”我?别开玩笑了!我傻傻的在心里怄气:“君子”有点傲气嘛!看我收了你!我反复几次,尝试将菊花完整的从茎上卸下。可真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当师傅”。
我成功了!我把两个口袋装的满满当当。我清楚的看见,当我把口袋中的菊花一把一把地掏出来时,奶奶的嘴角漾开了笑意。
奶奶一边采,一边笑着跟我聊起以前的事。在以前采摘菊花并不难,蒸制才是最困难的。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杭白菊都需要人力加工爷爷奶奶在晚上六七点的时候回家,烧上火,在蒸笼上铺层菊花,一次性放三个竹编的蒸笼,底下“咕噜咕噜”的在烧着开水,水蒸气向上一蹿,蒸笼冒出热气,袅袅青烟升起。每每他们蒸制完毕,把蒸笼中最后蒸制完成的菊花倒在一米渐宽的竹帘上时,已经是凌晨了。
而每逢阴雨天,爷爷奶奶肯定会放下手头的农活,以最快的速度奔回家中,将在露天晾晒的菊花搬到屋檐下,这时菊花成了熊猫宝宝,雨打不中,风吹不着,像一群小公主被爷爷奶奶细心呵护起来。
夕阳西下,奶奶直起一直驼着的背,望着眼前这一桶一桶的收成,笑的更欢了,那里面,包含着烈日下浇水的辛劳;那里面,包含着风尘仆仆的奔波;那里面,包含着起早贪黑的疲惫……
源远望去,那片橘海在风中轻轻摇曳,摇曳着……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