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范公在岳阳楼抒情一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那一时的山水之美便万古长青。而如今在旅客络绎不绝的景点里,打卡声未曾断息,缤纷多彩的朋友圈已然成为《岳阳楼记》的翻版。当我们对待名胜古迹只是匆匆掠过,让山青水绿躺在手机相册中是否消解了旅途的意义?以我之见,观赏山水不是只注重朋友圈,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不可置否,在观赏令人惊叹或是鲜为人知的美景之后,我们总会有想要留下美妙时刻的冲动。无论是苏东坡写下的承天寺夜游,还是张岱笔下记录的湖心亭看雪,都能看出人对于美好消逝的挽留是天生的。因此,发朋友圈的确是我们放缓时间留下足迹的好方式。也正如《追风筝的人》里浓缩美好的时刻,当我将我所见保存到朋友圈中时,便是对这段记忆最负责的保留和诠释。
并且,从淄博爆火到哈尔滨走红,当处在社交中的人用朋友圈将美景传送给别人观赏时,也会由辐射响应导致旅游区人流量的增大,从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透过“朋友圈文化”的透镜观赏山水有出于我们对美景的分享欲而非绝对的跟风,同时也会带来景点热度的提升而促进文旅进步。
诚然,朋友圈于个人和社会方面都有其积极影响,但我们需要谨记的是“朋友圈”是过程之一而不是旅游的目的,山水的乐是绿水青山并非桌上的烈酒。现今有人看见朋友圈中他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盲目跟从,沉醉在关注度的陷阱里却没有好好欣赏山水之美。恰如“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朋友圈只是心情的寄托而不是旅途本身,出于虚荣意味的发图会让旅途失去意义,一味跟“朋友圈”的不正风气是我们应当摒弃的。
游山玩水和发朋友圈不能本末倒置,前者是因而后者为果。我们在途中更应该注重旅途自身的美,而非以发朋友圈为目的展开。对生活最完美的分享不是人尽皆知,而是我独自地好好感受。我见春日就细嗅那野芳发而幽香;我步夏日就探索那佳木秀而繁阴;我涉秋日就站在山腰上看那风霜高洁;我望冬日就隐匿在溪边窥那水落而石出。朋友圈的人设是虚假的“我”,而真正的我躲在山水的哲思里。当我们把自己浸润在一隅天地里,抛弃一切苦楚和不甘的时候,山水的意义便在其中实现了。此刻,发个朋友圈,或许才更是锦上添花。 在朋友圈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缄默在山水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倒不如在山水的闲暇里发个朋友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山水之间可以有酒,让我觥筹交错酩酊大醉一场。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