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舟,流言之事不能再耽搁,我们必须尽快截断敌国粮草,以战功堵住众人之口。”宁书月目光如炬,坚定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她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危,更关系到她在朝堂上的威望和未来的称帝之路。
楚明舟点头,神色严肃,如同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殿下放心,一切已准备就绪,只等合适的时机。
依我看,三日后便是良机,那时敌国粮草将途径一片山谷,我们可在那里设伏。”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对此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三日后,天色微亮,山谷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仿佛给整个山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宁书月与楚明舟精心部署的伏兵早已在山谷两侧的密林中潜伏多时,他们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敌国粮草运输队的到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期待,手中紧紧握着武器,随时准备出击。
当敌国的粮草运输队缓缓进入山谷,踏入了他们的包围圈时,楚明舟发出了进攻的信号。刹那间,山谷中喊杀声震天,伏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迅速截断了敌国的粮草。
敌国军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宁书月趁机率领大军出击,她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冲锋在前,手中的长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她的身姿飒爽,气势磅礴,仿佛战神降临。
在她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宁书月一举击退了敌国的进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这场胜仗让宁书月的威望在朝中达到了顶点。大臣们纷纷对她表示敬佩和拥护,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也都闭上了嘴。
而女帝在看到宁书月的能力后,也开始有意无意地为她称帝铺路了。她时常在朝堂上夸赞宁书月的功绩,为她增加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在宁书月每日精心的布局与运作下,朝堂内外逐渐形成一股拥护她早日称帝的风潮。然而,就在筹备称帝事宜的关键阶段,后宫却突发变故。
宁书月的生父,一直以静雅自持的凤君,因卷入一场宫廷阴谋,被恶意指控意图毒害女帝,以帮助宁书月提前登基。消息传来,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震惊,有的则暗自揣测。反对宁书月的势力趁机在女帝身旁煽风点火,妄图借此机会彻底扳倒她。
他们在女帝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凤君的“罪行”,试图让女帝对宁书月产生怀疑。
宁书月神色依旧淡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003在她脑海中急切提醒:“宿主,这事儿来者不善,怕是有人蓄意构陷。”
宁书月心中默默回应:“无需多言,我早已察觉,也早有准备。”她的内心十分冷静,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节奏。
其实,从事件伊始,宁书月就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对宫廷局势的洞察,判断出这是宁禾晚残余势力的反扑。
她不动声色,暗中安排楚明舟与卫临彻查真相。她深知,只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洗清父亲的冤屈,同时也能彻底铲除这些威胁。
楚明舟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在暗中积攒的人脉,迅速展开调查。他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与各种人物会面,寻找着线索。
终于,他发现这起阴谋背后竟与宁禾晚的残余势力有关。他们买通了宫中的宫女太监,伪造证据,企图嫁祸宁书月的生父。这些宫女太监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惜背叛自己的主子,参与到这场阴谋之中。
卫临则率领暗卫在宫中展开地毯式搜索。他们如同鬼魅般在宫中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经过一番艰苦的搜寻,他们成功截获了一封关键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以及幕后主谋的身份。这封密信成为了揭开真相的关键证据。
宁书月手持密信,淡定地直奔女帝寝宫。她的步伐沉稳,眼神坚定,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她将证据呈于女帝面前,语气平静:“母后,儿臣与母亲一心为您、为这江山社稷,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这分明是宁禾晚余孽的阴谋,妄图破坏我朝安稳,离间您与儿臣的关系。”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
女帝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阴沉,怒不可遏:“这群逆贼,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书月,是朕险些误会了你和你父亲。”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懊悔,对那些阴谋者的行为感到无比的痛恨。
宁书月微微欠身,神色未改:“母后明鉴,儿臣只盼能早日还父亲清白,也请母后放心,儿臣定不会让这些奸人得逞,定保我朝太平。”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忠诚和决心,让女帝对她更加信任和赞赏。
女帝点头,当即下令严惩幕后黑手。宁书月借此机会,将宁禾晚残余势力一网打尽。她的行动迅速而果断,没有给敌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经过这次事件,朝堂内外再无人敢质疑宁书月的忠诚与能力。女帝见宁书月历经重重考验,愈发沉稳果敢,便决定提前举行禅让大典。
这场大典将标志着宁书月正式登上皇位,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快穿之我把反派虐哭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