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天的守孝结束后,曹叡正式举办了登基大典。尊卞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郭氏为太后,追谥其母甄宓为文昭皇后。
然后册封太子妃甄悦为皇后,两人的女儿年仅两岁的曹淑为长公主,封号平原,接着提了几个异母弟弟做王爷。
最后大肆封赏甄氏一族,外祖父甄逸在原先世袭的两千石基础上再追加一千石,追封安城乡敬侯,爵位由嫡长孙甄像承袭,外祖母张氏封安喜君。
三位早逝的舅父及几个表哥均封列侯,几位表姐舅母均为乡君。甄像擢升为虎贲军中郎将,兼任散骑常侍,甄畅等四兄弟提为射声校尉,并同时任散骑常侍。
列侯为非宗室的异姓臣僚之最高封爵,皆领金印紫绶,有食邑,由此可见,曹叡对母族的厚爱。
南星知晓后忍不住捂脸,他如此厚封甄氏一族,卞氏与郭氏两家加起来都远远不及,也不怕朝臣们非议他行事太过。
还好众人都了解这位天子的脾性,一般不涉及到人伦纲常,祸及朝政等大事,他们也不敢随意上奏惹怒曹叡。
先前当今执意不给先帝送葬,他们都没敢去劝谏,更不用提封赏母族这种小事,再者,厚此薄彼,此乃人之常情。
曹叡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封赏太过,他甚至认为还不够,想着日后找机会再赏几次。
八月里,爱搅事的东吴又跳出来搅事了,上一次的诈降之策没成功,这次孙权亲自带了五万兵马攻打江夏,还让诸葛瑾和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
朝会上,大臣们纷纷提议派兵前去支援江夏太守文聘以及救援襄阳,开始推选大将。
曹真与曹休因为上次判断失误,险些中了东吴的计谋,在司马懿面前丢了好大一个人,所以这次主动请缨,想一雪前耻。
曹叡坐在龙椅上,姿态闲适,透过冠冕垂下的十二旒,好似看戏一般,看着他们为了人选争抢,反正也无人敢直视天威。
众人争吵一通也没个结果,急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干脆请陛下圣裁,由他来决定最终派何人前去支援。
曹叡见他们总算安静下来,清了清嗓子,说出了自己对战局的判断。
东吴军队善水战,此次却转移到陆地上攻城,只是为了打个措手不及,而文聘已经抵抗住他们的攻势,他们已失先机。
其次,交战双方,东吴并没有任何明显优势,而他已经让去慰问戍边将士的荀禹,沿途调动各郡县兵马,在城外向吴军发起攻击。
曹叡:如此,不过几时,面对夹击,东吴定然会退兵。
曹叡:而襄阳之困,就让司马侍中对阵张霸,曹休将军对阵诸葛瑾。
曹休不满陛下竟然把司马懿也派过来,但也不能反对,想着自己一定要先击败诸葛瑾。
两人领命下去,开始调兵遣将,尽快前往襄阳。
不出半月,江夏传来捷报,孙权久攻城不下,又见援军来袭,已主动撤军。
众位大臣没想到陛下算无遗策,纷纷表示汗颜,直呼英明。
而襄阳那边,司马懿与曹休也纷纷传来好消息,司马懿更是直接斩下了张霸。
这是初登帝位的年轻帝王撇开四大辅臣独自做下的决策,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
曹叡也根据功绩对他们一一论功行赏。
综影视:南边一颗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