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官府的证明,还有孩子家庭所出的。
包拯:官府出具证明,理当不敢虚构造假。
公孙策:另一类,则是幼童家属无力抚养,主动放弃的证明。
展昭:这就很难说了,是真是假,恐怕还得一个一个去查证。
包拯:不错,但有了这些证明,至少可以防止 百善堂的人事后篡改,捏造事实。
就在此时,庞太师突然来访,包拯就前去见他了。
公孙策:这好端端的,庞太师怎么来了?
想起之前休假逛街时听到的消息,晨曦顿时心生怀疑。
晨曦:那老螃蟹不会那么点背吧?
展昭:小曦,发生了何事?
晨曦:前几天,我听说那老螃蟹领养了一个男孩当孙子,想要传承庞家香火,那孩子就是来自百善堂。
展昭:你怀疑那孩子可能是被拐卖的?
晨曦: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老螃蟹的运气最近两年都不太好。
估计是以前太过嘚瑟,好运暂时花光了吧!
说起来,自从庞贵妃小产和被陷害,开封府帮忙查明真相后,庞太师就收敛了不少,大有安分养老的想法。
展昭:庞太师可能参与拐卖孩童之事吗?
公孙策:不会,他应该只是像顾护卫所言,纯属运气不太好,可能选中了被拐卖的孩子。
晨曦:虽然那老螃蟹是会仗着女儿得好处,但也不会蠢到去触犯国法,犯什么大案。
否则,宋仁宗也不会看在庞贵妃的面子上,对庞太师睁只眼闭只眼。
公孙策:可太师此时应该不知道自己领养的孩子可能是被拐卖的,为何主动上门?
展昭:或许与洪通有关,毕竟开封府去调查,会不利于百善堂的名声,所以他拜托太师来开封府说说情。
晨曦:这就说得通了,庞太师从百善堂领养了孩子,所以也愿意给出言帮帮忙。
公孙策:情况如何,等大人与太师谈完就知晓了。
果不其然,的确是洪通为了维护百善堂的名声,找庞太师帮忙说情。
展昭:大人,雷明找上洪通,是为了义愤,是否还要将他关在大牢之中?
公孙策:两位护卫说了他的情形之后,连学生都觉得很不忍,继续将他关在大牢,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包拯:不,在真相未明之前,还不宜将他释放,否则反而会引起拐卖团伙的注意,只好让他再忍受一阵子了。
整理完公文资料后,公孙策将被拐卖孩子的情况摘录成册,交予了包拯。
公孙策:由失踪幼童的年龄来看,大约是在三岁到七岁之间,几乎占总数的九成以上。
包拯:这个年龄的幼童已有部分的自主能力,却还不能分辨是非善恶,最容易造人诱拐,也容易被家人疏忽。
公孙策:是的,就性别而言,男童多于女童,大约是七三之比。
包拯:那些急于收养儿女的父母,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或是分担家计增加劳动,的确对男童的需求较高。
大多数需要收养孩子的家庭,盯上的多是男孩,甚至他们本来就有女儿,却认为只有男孩能传承香火。
小影有话说:小影努力码字中,求鲜花金币鼓励哟~~😘
综影视之晨曦的成神之路(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