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赵湘的质问,赵德刚说自己当时是无可奈何,能将救下她已是尽力而为了。
听到赵德刚的解释,赵湘手中的刀根本举不起来,只好暂时离开王府,对他暂时避而不见。
与此同时,王丞相带着宝琳来到开封府,将昔年往事告知了包拯。
十八年前,王丞相的夫人与安邦侯夫人时常往来,虽年龄悬殊,却是忘年之交、闺中密友。
安邦侯夫人难产临终前,王丞相的夫人就在她身边,所以王丞相才会收养了宝琳,让那孩子没有受到牵连。
包拯:相爷,方才您说安邦侯邓宁是被人诬陷,不知相爷何以有此一说?
王丞相:这就是老夫要问包大人查问结果的原因,所谓谋反大罪,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证据。
晨曦:相爷如何得知没有任何证据?
王丞相:侯爷让他夫人回京待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边境怀疑朝中有人与契丹暗中勾结,企图谋反。
包拯:相爷怎知此事?
王丞相:老夫当年以副相身份视察边关时,侯爷亲口对我说的,他还让老夫注意他夫人的安全,若不如此,恐怕宝琳也难逃大劫。
包拯:相爷,当时安邦侯怀疑的人是谁?
王丞相:此人身份特殊,同时他涉嫌谋反,却无实证,老夫实在...
包拯:相爷,那认可是康王爷?
王丞相:包大人,你如何得知?
包拯:包拯也只是猜测,当年指控安邦侯谋反的证据,是一份名册。
王丞相:那本名册如今在何处,快拿给老夫看看!若老夫没有猜错,那应该是当年侯爷为了庆祝宝琳出生,准备邀请江湖朋友的宴客名册。
晨曦: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猜了半天,没想到那居然是一份庆祝孩子出世的宾客名单。
不过,如今赵德刚诬陷邓宁的动机已经清楚了,那就他自己做贼心虚。
展昭:当年真正想要谋反之人,是与契丹私通的赵德刚。
公孙策:作为谋反证据的名册,是他利用与邓宁的私交而取得。大人,此案真相已是水落石出,安邦侯邓宁确实是遭人诬陷。
包拯:话虽如此,但证据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虽然名册是邓宁为宝琳所准备的宴客名册,可若康王坚称是谋反名册呢?
王丞相:这...
包拯:同一份名册,说法各异,双方各执一词,又将如何公评?除非我们能够证明这名册确实是为宴客之用。
王丞相:此事老夫能证明,同样的名册老夫家中也有一份,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也是由侯爷亲笔所写。
包拯:相爷可知,若是名册相同,您也可能被牵扯进谋反一案。
王丞相:你多虑了,名册虽然相同,但封面上多了侯爷亲笔所写的‘弥月喜庆宴客名册’这八个字。
包拯:若有这八个字,此案应该就能平反了。
如今名册是物证,王丞相为人证,安邦侯的冤屈终于能洗清了。
展昭:若是当年两本名册能同时出现,安邦侯就不会含冤而死了。
包拯:皇家行事,未必会合乎人情事理,先皇一时失察,仓促下旨执行,纵然发现有误,也为时已晚了。
对待帝位与江山,哪怕是晚年沉迷于炼丹修道的先皇也会露出残忍的一面。
小影有话说:小影努力码字中,求鲜花金币鼓励哟~~😘
综影视之晨曦的成神之路(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