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
初春的暖阳透过慈宁宫的雕花窗棂,洒在太后(甄嬛)的身上,为她那雍容华贵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祥和。富察琅嬛带着众嫔妃,身着华服,步履轻盈地走进了慈宁宫,向太后请安。
太后看着后宫众人,心中满是欣慰。
熹贵妃甄嬛:(太后)轻抚着身旁的佛珠,微笑着说道:“皇后,坐着吧,还有你们都坐下吧。这初春的阳光,真是让人舒畅。”
富察琅嬛微微一笑,示意众嫔妃坐下,自己也缓缓落座。
熹贵妃甄嬛:(太后)环视四周,目光中透着期许:“皇上初登基,乃是我大清之福。而在这,哀家也给你们提个醒。这皇上登基后生的第一子。乃是“贵子”,我盼着你们能早日为皇上诞下‘贵子’,延续我大清的昌盛。”
众嫔妃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敬意与期待。
熹贵妃甄嬛:(太后)继续说道:“琅嬛,你身为皇后,更要以身作则,为后宫树立榜样。你们都要努力,让皇上早日得偿所愿。”
富察琅嬅:起身,恭敬地说道:“太后放心,臣妾已经有两位嫡子,这“贵子”,还是让妹妹们来吧,”
太后微微颔首,一抹淡淡的笑意悄然浮现在她那雍容的面容上。她心知肚明,“贵子”这个称号落在富察琅嬛耳中,怕是不会激起多少认同之感。可她提及此称呼,并非意在迷惑富察琅嬛,只要富察琅嬛在她开口说出时未曾反对,她的目的便已达成一半。后宫之中,嫔妃们向来敏感且热衷于此类名号,无需多言,她们自会为这个称号各怀心思、积极行动起来。她笃信,定会有嫔妃深信不疑,并将围绕这个称号展开一系列的动作。
听到此言,众嫔妃们纷纷优雅起身,款款向皇后行礼,口中轻声道着感谢,一时间,殿内衣袂翩跹,尽是恭敬与感恩交织的氛围。
富察琅嬛并未反对“贵子”之称,她静静立着,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深知,在弘历的心中,嫡子的地位犹如磐石般不可动摇,那分量岂是这所谓的“贵子”可以相提并论的。这称谓不过是一阵轻风,而嫡子在弘历心中的位置却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山峰,她虽未言明,但这份深知却如丝线般悄然缠绕在她心头。
启祥宫正殿。
嘉嫔金玉妍坐在正殿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串精致的佛珠,佛珠颗颗圆润,散发着淡淡的光泽。她的眼神专注而平静,仿佛在佛珠的转动中寻找着内心的宁静。
今日在慈宁宫,太后提及贵子之事,让她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贵子,那是后宫女子梦寐以求的荣耀,更是她金玉妍渴望攀上的高峰。
贞淑:“主子,您别愁了。太后既提及贵子,皇后娘娘又不曾反对,那么就代表着这“贵子”却有其实,您福泽深厚,定能诞下贵子。”轻声宽慰,她素来聪慧伶俐,最能洞察金玉妍的心思。
金玉妍:“但愿如此。”轻叹一声,将佛珠放回锦盒,目光转向一旁的丽心,“丽心,你去准备些补品,我要好好调理身子。”
丽心应声而去,贞淑则靠近金玉妍,
贞淑:低声说道:“主子,您莫急。你忘了? 奴婢也懂些医理。待我给主子诊脉之后,再调理身体,助您诞下贵子。”
金玉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有些迟疑:“好,到时候一切都交给你了,不过需要多久?”
贞淑:“主子放心,若调理好了,奴婢以为要不了多久。”语气坚定,眼神中满是自信。
金玉妍:“好,那就有劳你了。”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
金玉妍心中暗自思忖,这贵子之事,不仅需要身体强健,更需心神宁静。她手中的佛珠,成了她心灵的寄托,每一次转动,都是对未来的祈愿。
自此,贞淑便开始为金玉妍调理身体。她每日清晨便去御药房取药,精心熬制药汤,再端到金玉妍面前。药汤苦涩,金玉妍却从未皱过眉头,只因心中那贵子的渴望。
丽心则负责准备补品,每日变着花样为金玉妍炖煮燕窝、银耳等滋补之物。金玉妍的气色渐渐好转,眼中的忧虑也逐渐被期待所取代。
然而,因皇上正处守孝之期,并未踏入后宫半步。金玉妍却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放弃之意。她的眼中闪烁着执着与坚定,仿佛在这深宫之中,有着无形的力量驱使她不断探寻着接近皇上、展现自己的机会。
综影视之问道红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