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拿到信,对彩环说:“我早已不管事,这一切有太太做主便是。”
彩环退下后,老太太才将信件给了房素琴:“你看看你看看,这么点小事,也值当四处推脱。”
房妈妈看后,笑道:“维老爷情深义重,太太怕掌握不好度,也是有的,想是太太觉着老太太和大老太太是嫡亲的妯娌,这才来请教。”
老太太冷哼:“怕?她这一辈子都是横着走过来的,哪怕遇佛被佛拍,见神被神打,也从未改过跋扈泼辣的秉性,你什么时候见她怕过?不过是见大房对我比对她好,心里不舒服,才推过来的。”
“终究还是老太太宽厚慈爱,太太才能肆意做自己。”房妈妈宽慰着。她了解老太太和太太婆媳不睦的症结所在,当初老太太跟前的林姑娘与老爷私通以致怀身大肚是一桩,老太太因林氏的哭求,便强压着太太让林姨娘进门是一回事,这些年老太太为了磨砺太太,没有管过林姨娘,纵容林姨娘坐大是一回。
可惜,太太不懂老太太的苦心,依旧我行我素,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吃了这么多亏也没见丝毫长进,这么多年对老太太心怀怨恨,以致婆媳之间的矛盾越结越深。
前几年,老太太有心修复与太太的关系,奈何拉不下脸,房妈妈便想着利用舆论,让太太先低头来给老太太请安,谁知太太不孝的言论刚出来没多久,老太太给老爷送妾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还道老太太默认老爷宠妾灭妻打压她这个儿媳,甚至牵扯出老太太过往善妒不容人的流言,以致老太太名声一落千丈,越发的不愿同人来往了,反倒是太太在那些官眷中成了被欺压的可怜儿媳,博了多少同情,路子也越走越宽。
此后,太太更是借着朝廷派遣大人下西洋的东风,通过王家老太爷和王家叔老太爷的路子,向朝庭请示重建泉州市舶司,重新打开了泉州的海上贸易。
其中第一条航线从泉州延展到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第二条航线从泉州,经广州,再经南印度的故临,前往今之阿拉伯世界(古称“大食”);第三条航线经阿拉伯世界,中转亚丁湾而进入东非沿海;第四条航线,也是经过阿拉伯世界西去而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而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
转口贸易,使泉州的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得到大幅度发展,也促使包括舟船、桥梁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改善。在此期间,从泉州外销的物品包括了当地出产和其他地区出产的丝绸、陶瓷、茶叶。
在商品的大量外销中,泉州海商从海外带来了大量的金银、香料等财富。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外国商人、宗教团体也来到泉州,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文明杂糅的景象。
泉州与世界近百个地区通航,泉州海商的足迹遍及东亚诸国、印度洋和南亚诸岛,号称“帆樯林立,梯航万国”,一度再现宋元时期天下第一大港的繁荣。
这种贸易所带来的税收成为泉州乃至福建主要财政收入,因此得到官府鼓励。这一举措直接受益人便是泉州士绅和老爷盛纮,因为朝廷虽然同意重建泉州市舶司,但仍然禁止民商出海,老爷因着执政期间泉州城内税收翻了几倍,而被连连升迁。
那些士绅为了能分一杯羹,便不得不巴结讨好老爷,老爷在官场如鱼得水,不得不对太太另眼相待,就是林姨娘和四姑娘再惦记太太和五姑娘的东西,老爷也没纵容。
眼看着太太压制住了林姨娘,重新夺回老爷的心,和府里的权威,林姨娘哪能甘心,她不敢对付太太,便将枪口对准了太太的爪牙香姨娘和卫姨娘,奈何香姨娘在太太院里,太太把持着,林姨娘便只能对准脱离了太太的卫姨娘,这才导致了卫姨娘一尸两命。
老太太欲借卫姨娘之死谴责太太的失职和林姨娘狠辣,却被太太一计风光大葬和由萍姨娘抚养六姑娘挡了回来。
为了保住林姨娘继续和王氏抗衡,老太太只好以老爷升官当口,劝老爷此时不宜深究卫姨娘之死。
要说太太哪里有这般心计,不过是生了个聪慧孝顺的儿子长樟少爷罢了。
梅花引:画船听雨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