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听说是你入股了潘楼啊。”郦娘子笑道:“这下该谢你的事又多了一件,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了。”
“郦娘子不必如此。”
林凌笑道,她很喜欢五娘乐善,连带着对郦家便也多了几分关注。
第一次见面时,她并没有太过注意到乐善,后来那次她来潘楼向自己道谢,这时候林凌才注意到她的样貌。
是极符合林凌审美的少女长相。
只在四福斋待了一会儿,林凌便回家了,到家没多久,隔壁的刘府便有人登门。
林凌看向自己的亲哥。
刘从广问道:“你今日入宫了?”
“嗯。”林凌小声应道。
男子叹气道:“阿凌,我知你心里有怨气,但那毕竟是官家,现在他还对咱家有几分怜惜,日后……”
自古以来,为君者向来多思多变、反复无常,官家确实是其中极少数的脾气好的那一种,但谁知日后他会不会变呢?
现在无妨,阿凌使些小脾气,官家不会怪罪,日后若是她红颜老去,谁知官家会不会又随便找个借口发作了她。
“二哥,我……”林凌也叹了一口气,闷声道:“我知道,他是皇帝,掌握着刘家的生杀大权。”
“我以后会注意的,也会少到他面前去。”
……省的惹到他,再惹到他后来的宠妃。
刘从广道:“我有心想调到外地,只官家不许,过些日子我再试一试,到时候京中便是你和大嫂还有永年在,有什么事记得去找永年,他如今已经十四,算是大人了。”
“嗯,我知道。”
面对兄长柔和的态度,林凌也软和下来,说到底赵祯才是皇帝,哥哥不得不顾念着他的观点看法,这是对的。
便是她也无法改变这个国家的制度。
送走二哥后,两人谁都没想到,刘从广离京的机会这么快便到了。
第二日的早朝上。
赵祯说起派遣钦差大臣去京东地区查探赈灾之事。
他想到,这既然是阿凌提出来的,叫景元(刘从广的字)去调查,极为合适。
刘从广离开后,赵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便时常召刘永年入宫,与他一道的还有章懿太后(李宸妃)母家的侄子李璋。
李璋和刘永年年岁相近,今年十三岁。
但论辈分,刘永年这个大一些的是侄子,李璋这位小的是叔叔。
两人脾气秉性都很好,都是爱读书的乖孩子,竟然也相处的不错。
赵祯瞧着这对新朋友一起读书,一起辨析书中的含义,莫明有些感慨了。
他转头看向被他一起召进宫的林凌,说道:“阿凌,你记得吧,我与景元幼时也是如此,你跟在我们后边,咱们三一块。”
十来岁,他还没登基时的事情,距现在也有十来年光景了。
林凌仰起脸看他,脑海中浮现起二哥说的那些话。
她笑道:“六哥最近怎么常回顾过往了呢?”
赵祯只是深深地看着林凌那张容色出众,至今都没人比得过的脸。
他突然问道:“阿凌可有心悦的男子?”
“未曾有。”林凌不再看他,只轻飘飘的说:“若是我哪日相中了哪家的郎君,我便来求六哥赐婚,好不好?”
赵祯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说道:“……好。”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