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蹲下身子,看着大皇子,严肃地说:“皇儿,这宫中人心复杂,总有人会眼红你的身份,想要害你,父皇可不能让你有一点危险,你且乖乖待在父皇身边就好。”大皇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拽着皇帝的衣角。
待回宫之后,皇帝便径直来到了皇后的宫殿,屏退了左右侍从,一脸郑重地与皇后说起了心中所想:“爱妃,朕思来想去,咱们的大皇子聪慧过人,又有仁善之心,如今朕对他越发看重,朕有意要册立他为太子,也好早早定了这国之根本,让朝堂安稳,你意下如何?”
皇后听闻,先是一愣,随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她起身行礼道:“陛下,这自然是极好的,大皇子是臣妾与陛下的嫡长子,若能被册立为太子,那是他的福分,也是我朝之幸事呀。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怕是朝中大臣们会各有想法,还需陛下谨慎斟酌才是。”
皇帝微微点头,踱步在殿中,缓缓说道:“朕自然知晓此事不易,册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定会引起诸多议论。可朕观大皇子这些时日的表现,无论是读书识字,还是待人接物,皆展现出了不凡的气度与资质,朕着实觉得他堪当大任。”
皇后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大皇子确实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对宫中众人也都极为和善有礼,只是那些大臣们,有的看重出身门第,有的看重功绩能力,怕是要费些心思去说服他们了。”
皇帝沉思片刻后道:“朕明日便先与几位肱股之臣商议一番,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他们的想法,再做定夺。”
第二日朝堂之上,皇帝先是提及了大皇子近日的成长与进步,夸赞其聪慧好学、品行端正,随后话锋一转,说道:“朕有意册立大皇子为太子,众爱卿可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言。”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大臣立刻出列,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大皇子身为嫡长子,身份尊贵,又有如此不凡的资质,册立为太子实乃顺应天意,臣等附议。”
可也有大臣面露犹豫之色,进言道:“陛下,虽说大皇子确有诸多优点,可毕竟年纪尚幼,如今便册立太子,恐其难以担起这治国之重任啊,还望陛下能再等些时日,让大皇子再多历练历练。”
还有的大臣则从各方势力平衡的角度说道:“陛下,册立太子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势力都会有所牵扯,还望陛下能综合考量,莫要急于一时啊。”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各种言论,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知道此事不能强求,便说道:“众爱卿所言,朕都记下了,此事重大,容朕再细细思量一番,退朝吧。”
回到后宫,皇帝将朝堂上大臣们的反应说与皇后听,皇后皱眉道:“看来这册立之事还得多费些周折了,不过陛下也莫要心急,只要大皇子继续好好表现,让那些大臣们看到他的潜力,时日一长,想必他们也会改变想法的。”
皇帝颔首道:“爱妃说得是,朕也会多给大皇子一些机会,让他在众人面前展现才能,也好堵住那些反对之人的嘴。”
此后,皇帝常常带着大皇子参与一些朝堂之事的讨论,当然只是让大皇子在一旁听着,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大皇子也很争气,每每听完后,总能提出一些颇为独到的见解,让皇帝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而皇后这边,也没闲着,她召集了后宫中一些与自己交好的嫔妃,让她们在各自家族中吹风,让家族里在朝中为官的人支持册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
柳婉兮也在暗中帮忙,她让苏逸尘去查探那些反对册立的大臣背后有无什么利益纠葛或者不为人知的缘由,以便能找到突破口,说服他们改变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朝堂上支持册立大皇子为太子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那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有的看到了大皇子的潜力,有的则是被各方的劝说影响,态度也开始有了转变。
皇帝见时机渐渐成熟,便再次在朝堂...
我在古代:当宠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