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子渐渐长大,已然出落得一表人才,身姿挺拔如松,面庞英俊不凡,且才学、品德皆是上乘,皇帝对他越发器重,朝堂上下也都对这位未来的国君充满期待。而皇后看着已然到了适婚年龄的太子,便开始用心张罗起给他选太子妃的事情了。
皇后先是召集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嬷嬷,让她们细细梳理京城中适龄的名门闺秀,将各家千金的出身、品性、才学等情况一一罗列成册。那册子上的名字密密麻麻,皆是有着不凡的家世背景,或是书香门第,或是功勋之后。
嬷嬷们将册子呈到皇后跟前,细细地介绍着那些闺秀们的情况。有丞相家的嫡女,自幼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温婉大方,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还有镇国将军家的次女,虽性子活泼了些,可骑马射箭也不在话下,为人更是正直善良,在京城的闺阁女子中颇有人缘;另外,礼部尚书家的千金也是知书达理,擅长女红,打理家事的本事更是从小就习得,将来定能将东宫操持得井井有条。
皇后一边听着,一边仔细地翻阅着册子,时而微微点头,时而又若有所思。她深知这太子妃的人选关乎着皇家的颜面,更关乎着日后朝堂与后宫的安稳,所以丝毫不敢马虎。
柳婉兮也时常在旁给皇后出谋划策,她建议道:“娘娘,这太子妃不仅要有才学和贤德,更要与太子脾性相投才是,不妨可以先安排些场合,让太子与那些适龄的姑娘们见上一见,也好看看是否合得来。”皇后觉得柳婉兮说得有理,便将这个想法告知了皇帝。
皇帝听后也表示赞同,于是便下旨举办了几场宫宴,邀请京城中那些名门闺秀进宫赴宴。太子虽有些羞涩,但也明白这是关乎自己终身大事的重要之事,便端庄地出席了宴会。
在宴会上,那些闺秀们皆是盛装打扮,一个个宛如春日里娇艳的花朵,争奇斗艳。丞相家的嫡女举止优雅,在席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那琴音袅袅,仿佛将众人带入了空灵的山水之间,赢得了不少赞赏的目光,太子也不禁多看了她几眼,觉得此女确实才情不凡。
镇国将军家的次女则在众人的提议下,展示了一番骑马的小技巧,虽说场地有限,可她那飒爽英姿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太子看着她,心中暗暗佩服,觉得这般活泼又有本事的女子倒是少见。
礼部尚书家的千金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与人轻声交谈几句,一言一行皆是透着端庄娴静,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各宫的嫔妃们,此时也都在暗中关注着这选太子妃的事情,有的希望自己看好的姑娘能入选,这样日后也好与东宫攀上关系;有的则纯粹是出于嫉妒,想着若这太子妃选得不合心意,说不定日后还能从中作梗,搅乱东宫的安稳。
容嫔就是那心怀嫉妒之人,她见那几位闺秀如此出众,心中很是不悦,便暗中派人去打听那些姑娘们的短处,想着若是能抓住什么把柄,到时候在皇后面前添油加醋一番,没准就能让这选妃之事出现变数。
她的人很快就探听到了一些消息,说是丞相家的嫡女虽然才情高,可身子骨有些弱,时常会生病;镇国将军家的次女性子太野,有时候做事不够稳重;礼部尚书家的千金据说在家中曾与兄弟起过争执,显得不够大度。容嫔得到这些消息后,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找了个机会便去皇后跟前嚼舌根。
可皇后何等精明,一听便知道她是别有用心,当下便呵斥道:“容嫔,本宫选太子妃乃是为了太子的幸福,为了皇家的未来,你莫要在这里搬弄是非,若是再胡言乱语,本宫绝不轻饶!”容嫔被皇后这么一呵斥,吓得不敢再多说,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皇后依旧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选妃之事,她又安排嬷嬷们去那些姑娘家中进一步考察,看看她们平日里的为人处世、对待下人的态度等等。嬷嬷们领了命,便一家家地走访,将所见所闻都如实回禀给了皇后。
我在古代:当宠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