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超小超大

暗流涌动

朱雄英回到东宫后,便开始密切关注朝堂上的动态。他坐在案前,手握着奏折的边缘,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纸张,心里清楚这份改革科举制度的建议虽然得到了父皇的认可,但注定会在朝堂上掀起波澜。毕竟,科举制度的变革触动的是许多人的根本利益。

几天后,朱雄英收到了朱元璋的召见。御书房里,烛光摇曳,朱元璋正与几位重臣低声商议。听到脚步声,朱元璋微微抬起头,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雄英,你来得正好,听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

朱雄英心中一凛,恭敬地站在一旁。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兵部尚书李善长、刑部尚书刘伯温,还有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几位重臣站成一排,仿佛一座座山峰,沉稳而威严。

殿下,"李善长轻捋花白长须,目光温和却不失威严,"您的奏折已呈递圣上,老臣与众位大人商议多时。"他微微一顿,语气温和却字字有力:"科举乃国之根本,改制之事确有必要,然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慎之又慎。老臣以为,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朱雄英微微点头,心中却早已明白,这只是漫长斗争的第一步。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诸位大人所言极是,孙儿也深知改革不易。只是,治国之道在于用人,而用人之道在于选拔。如果我们的科举制度能够选拔出更多真正有才能的人,那么大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几位大臣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刘伯温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深邃:“殿下,您的想法很好,但科举制度已经沿用了多年,突然改革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朱雄英微微一笑,回应道:“伯温大人所言极是。但若不迈出这一步,又如何能迎来真正的改变?”

朱元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雄英说得不错,科举制度的改革可以逐步推行。你们几位大臣,要多加关注,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几位大臣纷纷点头,表示遵命。朱雄英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然而,他并未察觉到,就在他努力推动改革的同时,朝堂上已经暗流涌动。

离开御书房时,朱雄英的脚步略显沉重。他隐约感觉到,一些大臣对他的崛起感到忌惮,而太子朱标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个孩子,似乎有些不简单。”朱标在心中暗暗思索,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

朱雄英深深知道,这场暗流涌动的较量才刚刚掀开序幕。空气中仿佛凝结着无形的张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丝游移的目光,都可能成为这场无声战争中的关键。他能感受到那股若隐若现的压力,如同潮水般缓缓逼近,而真正的风暴,或许还在更远的地方悄然酝酿。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连载中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林亭燕喃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天资平庸的曾国藩,如何成为一代名臣?
4.2万字7个月前
沉默的呼号 连载中
沉默的呼号
Rhodamine
【仅以此文,致敬《沉静如海》/《海的沉默》】——-二战・衍生・架构历史・女方视角・中短章篇-排雷:*BE+第一人称*Silentcallsi......
9.7万字6个月前
立陶宛之路 连载中
立陶宛之路
一_586471190089682074
面对着苏联对立陶宛自绝权益的傲慢轻视;面对梅梅尔地区德国威胁的步步紧逼。身在夹缝的立陶宛一路之中必然不容易,立陶宛必须找到办法保卫他的人民,......
0.7万字6个月前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4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3个月前
定国公府二公子 连载中
定国公府二公子
潮海无汐
现代社畜穿越成定国公府嫡孙萧文远,本想躺平做个混吃等死的咸鱼,却发现全家都是“宠弟狂魔”:长兄表面严厉实则偷偷塞蜜饯,祖父把军粮账本当玩具任......
0.8万字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