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超小超大

西域有汉

我们本是那众多班级里普普通通的一个——十个班中的第六个班。谁能想到命运会如此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了大明王朝这个陌生的时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会穿越到这里?”班长一脸惊愕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感觉就像是一场噩梦。”学习委员皱着眉头说。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想办法活下去。”体育委员坚定地说。

起初,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身处古代时,心中还曾涌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便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原来,我们穿越而来的时刻,恰好是那场惊心动魄的土木堡之变后的第八十个年头。

“这大明怎么会变成这样?”有人叹息道。

“是啊,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人人自危,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个人忧心忡忡地说。

此时的大明,已然不复往日的辉煌,国家实力每况愈下,日渐衰落;就连那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昏庸无能,不理朝政。

曾经,我们在京城的某个角落里辛勤经营着小本生意,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至少安稳平静。可未曾料到,有那么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恶徒闯进了我们的家门,不由分说地将我们的全部家当洗劫一空。

“这些人太可恶了!”有人愤怒地说。

“我们一定要讨回公道!”另一个人附和道。

面对这等不公,我们自然想要讨回公道,于是便准备前往官府告状。谁知那所谓的“青天大老爷”早已与奸商勾结一气,不仅没有为我们主持正义,反而趁机夺走了我们仅有的土地和田亩。

“这还有天理吗?”有人绝望地喊道。

“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班长说。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我们班那如花似玉的班花,竟也未能逃脱厄运。她被强征入宫,从此杳无音信。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我们陷入了绝望之中,深知凭我们微薄之力发起起义不过是以卵击石,根本无法改变现状。无奈之下,我们只得选择逃离这片伤心之地,一路向西,远遁至遥远的河西走廊寻求一线生机。

“我们真的要离开这里吗?”有人不舍地问。

“没办法,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班长无奈地说。

“希望我们能在河西走廊找到新的希望。”学习委员说。

于是,我们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过着异常艰苦的日子。吃不好睡不香不说,还得时刻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潜在的危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前朝那些繁荣昌盛的时期——气势恢宏的大汉、万邦来朝的盛唐以及文化灿烂的两宋。

为了永远铭记那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特意穿上了具有汉朝鲜明特色的华美服饰。那飘逸的长袖,精致的刺绣,无不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我们还戴上了用坚硬骨头精心打磨而成的头盔,头盔上雕刻着古老而神秘的图案。当我们全副武装起来时,仿佛真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重新找回些许往昔属于华夏民族的无上荣耀。

然而,无情的岁月就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在每个人的面庞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曾经年轻鲜活的面容如今已变得憔悴不堪,饱经风霜;昔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远去。

但即便如此,我们这支坚强不屈的队伍仍然满怀希望,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着那面象征着汉室雄风的烈烈大旗,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毅然决然地朝着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西域大地奋勇进发。

这一路走来,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有关精绝古城、楼兰古国等传奇之地的动人传说。那些故事犹如一块块强力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心弦,驱使着我们马不停蹄地向前行进,渴望去亲身探寻那失落已久的古代文明,揭开隐藏在这片广袤沙漠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奥秘所在。

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后才惊讶地发现,这里早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曾经繁华热闹的古城,此刻也已经被汹涌澎湃的时代洪流彻底吞没,只留下一片荒芜寂寥的景象。

望着眼前那一望无垠的沙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古诗不由自主地从我口中轻轻嘟囔而出。此情此景,让人不禁心生感慨: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都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只见几个身形矫健、全副武装的叶尔羌骑兵缓缓地朝这边走过来。他们胯下的战马昂首嘶鸣,蹄声清脆有力,仿佛整个大地都因他们的到来而微微颤动。为首的那个骑兵队长一脸冷峻,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大声地质问道:“明人?”

听到这话,人群中的我(仇子阳)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大步向前迈出一步,挺胸抬头,毫不畏惧地回答道:“不错,我们正是来自遥远东方大明帝国的普通百姓。”

那叶尔羌骑兵队长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嘲讽般地说道:“哼!大明如今国内战乱频仍,烽火连天,朝廷自顾不暇,自身都难保了,你们这些人不好好待在家里躲避战火,反而千里迢迢跑到这荒凉偏远的西域来干什么?难道说……你们是奸细不成?”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质问,我心中不禁一紧,但还是迅速镇定下来,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长官您误会了!我们实在是因为家乡遭受战祸,田地荒芜,房屋焚毁,无奈之下才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只为能够寻得一条活路啊!”

说着,我还故意将身上那件虽然破旧不堪但依旧保留着明显汉式风格的服饰以及头上戴着的那顶有些年头的骨制头盔展示给这位队长看。

那队长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开始上下打量起我们来。他紧紧地盯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容,似乎想要从我们的表情和神态中看出一些端倪。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起来,周围一片死寂,只有偶尔吹过的风声和战马打响鼻的声音打破这片沉默。

终于,经过一番长时间的审视后,那位叶尔羌骑兵队长缓缓开口说道:“好吧,看你们这般模样也着实可怜。今天暂且放你们一马,不过你们记住,切不可再往深处行进了,前方道路崎岖难行,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说完,他挥挥手示意手下让开道路。

我们闻言大喜过望,纷纷向这位队长道谢不迭。随后,大家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骑兵,继续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旅程。

我们前往了一个西域本土人建立的城邦--于阗。我们打算利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棱堡技术,把这里打造成堡垒,开始反抗草原的统治。

在于阗城中,我们四处召集当地居民,向他们讲述棱堡的好处以及我们共同抵御外敌的决心。起初,人们半信半疑,但看到我们坚定的眼神后,逐渐有人愿意加入我们。

我们开始动手建造棱堡,虽然缺乏充足的材料,但大家齐心协力,就地取材。就在棱堡初见雏形之时,草原部落得知了我们的计划,派来一支小队前来破坏。

战斗瞬间爆发,我们凭借着棱堡的初步防御优势顽强抵抗。我握紧手中简陋的武器,心中想着绝不能再次失去家园。这时,那位班花--白雨菲,竟然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来她从宫中逃出,历经磨难来到西域。她带来了一些皇宫中的工匠技艺,可以改进棱堡。

在她的帮助下,棱堡更加坚固完善,我们成功击退了草原人的进攻。而这次胜利,也让更多的西域民众聚集到我们身边,大家决心一起守护这座希望之城,改写各自的命运,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于阗城日益兴旺起来。我们一边巩固棱堡,一边发展农业和贸易。白雨菲凭借着宫中所学,指导众人改良灌溉技术,农作物产量逐步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草原部落不甘心失败,联合其他几个部落组成联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于阗城开来。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城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但此时的我们已非当初可比。我们利用棱堡设置了多重防线,同时派出擅长骑射的伙伴骚扰敌军。白雨菲带领工匠制造各种守城器械。

大战来临,联军疯狂地冲击棱堡,却一次次被击退。我们则抓住机会展开反击,箭如雨下,投石机抛出巨石砸向敌阵。经过数日激战,联军损失惨重,最终只能灰溜溜地撤军。

经此一役,于阗城名声大噪。周边的小城纷纷请求结盟或者归附。我们接纳了他们,势力进一步扩大,一个以于阗城为中心,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西域风情的新兴势力逐渐崛起--“汉”。

虽然谁都知道这很奇怪,但我们做到了。我以汉朝的制度建立了一个西域汉,将这里划分为四十四城邦,规定所有城邦必须改造成棱堡,并且建立互通的隧道、坎儿井和梯田。我们动员了所有人力--一共五百万。

随着“汉”的壮大,周围的大国开始警惕起来。东边的吐蕃国率先发难,集结大军压境,声称要我们停止扩张。我召集众人商议对策,白雨菲提出可以利用外交手段分化吐蕃内部势力。于是我们派出使者带着珍贵的丝绸、茶叶等礼物前去拉拢部分吐蕃贵族。同时,我们加紧训练军队,改进武器装备。

不久,传来消息,吐蕃国内部因为是否与我们开战产生分歧,一部分贵族收受礼物后倾向于和平共处。趁着吐蕃军犹豫之际,我们主动出击,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奇袭其营地。吐蕃军大乱,我们乘胜追击。

这场胜利让“汉”的威望更高。然而,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北方的瓦剌诸部联军派出十五万大军,进攻了喀什。

我们沿地道出击,通过坎儿井反击瓦剌,只用了三天,不费一兵一卒,击退了瓦剌军,然后我们举全国之力,出动二十万轻骑兵,将敌军全部截杀在天山脚下,只放了最小的一个回去报信。

这一战彻底震慑了周边各国。西方的帖木儿帝国原本也蠢蠢欲动,见状也按捺下心思。"汉"进入了一段平稳发展期。

我们大力推广教育,让中原的诗书礼仪与西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孩子们既能诵读唐诗宋词,又熟知西域的史诗传说。

可是,平静之下暗涌流动。一些西域旧贵族开始不满权力被分散,密谋反叛。他们暗中联络外部势力,企图颠覆我们辛苦建立的政权。

白雨菲通过密探知晓此事后,我们迅速做出应对。一方面安抚那些摇摆不定的贵族,给予他们更多利益;另一方面秘密调遣军队,包围了反叛者的据点。

叛乱发生时,我们早有准备。轻松平定叛乱,并处死了主谋者。经此一事,我们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从此,"汉"真正成为一个稳固且包容多元文化的强大势力,在这片西域大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之后,我们将广义上所有的西域全部占领,又建立了钾盐田和二十二城邦,之后开始置郡设县,废除众王,降为候,平定多次叛乱,并且连续三次北征瓦剌,俘虏敌首领两次,替明报了土木堡之仇。

有了钾盐田,我们的粮产一度达到了明朝之下,万国之上。我们加固了棱堡,将所有交通要道搬到了地下,建立了地下的驰道,来避免风沙。

他们和坎儿井相连,宽一点五米,高两米,用奢靡的木头和夯土建造而成。

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席卷而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打造令人惊叹的奇观建筑以及一座崭新的都城——乌伦齐城。这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广袤的土地之上。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倡导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理念,并将其融入到社会治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然而,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并未刻意让各种思想之间相互牵制束缚,而是鼓励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发展、交流碰撞。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道家“无为而治”的影响下,人们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和谐,追求自然之道;而法家的严刑峻法则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正。两种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逐渐放下彼此间的隔阂与偏见,开始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文化精华,形成了一种多元共生、和谐共融的美好局面。

1538年,我们决定暴力重启路上丝路,举全国之力,兴五十万大军西征奥斯曼帝国。

在我们漫长且充满艰险的征战之路上,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战胜了两个强大的帝国。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与艰难的跋涉后,终于抵达了那个令人瞩目的奥斯曼帝国。面对这个庞大的敌人,我们毫无畏惧,勇往直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他们的核心城市——伊斯坦布尔进军。

当大军逼近伊斯坦布尔时,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战略部署。我果断地将部队划分为三个部分:北路军悄悄登上战船,趁着夜色掩护,犹如鬼魅一般向金角湾疾驰而去,准备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的袭击;南路军则如同闪电般迅速奇袭希腊地区,迫使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分散兵力前去应对;而西路军更是巧妙地与热那亚人达成秘密协议,成功买通了他们,随后毫不费力地攻占了阿德里安堡这座重要的堡垒,并以此为据点逐步展开对伊斯坦布尔的包围行动。

随着各路军队按照既定计划分头行动,整个战场局势瞬间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北路军在金角湾畔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喊杀声、炮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南路军在希腊境内纵横驰骋,所到之处皆令敌胆寒;西路军则稳步推进,一步步收紧对伊斯坦布尔的包围圈,让城内的守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终于,对峙三个月后,我们和赶来的欧洲联军,一起在伊斯坦布尔展开决战。最后,众人签订条约,奥斯曼赔偿众人三百万俩,重新全面开放路上丝路,并吐出了所有匈牙利领土。

我带着十八万大军得胜归来,途中又击败了中亚各国和印度,带着整整一千辆马车战利品回到了乌伦齐城。

我们之所以能强大,都是依赖梯田和坎儿井。可是有一天,在1543年,乌伦齐城突发地震,地下驰道多处塌陷,瓦剌-叶尔羌联盟开始入侵,而奥斯曼所谓的奥斯曼一世开始计划东征。

几个月后,我遇到了前来东探的欧洲舰队,骗了他们,引诱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虽暂时解决了危机,但我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我下令加快修复地下驰道,同时增加棱堡的防御力量。白雨菲组织民众储备物资,以防长期战事。

瓦剌 - 叶尔羌联盟攻势凶猛,我们凭借坚固的棱堡和地道作战顽强抵抗。每次敌人来袭,我们就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杀出,让他们损失惨重。

奥斯曼的东征大军也渐渐逼近,欧洲舰队在我的计谋下与他们周旋拖延。然而,奥斯曼的实力不容小觑,欧洲舰队渐感吃力。

我决定冒险出兵,率领精锐骑兵绕到瓦剌 - 叶尔羌联盟后方突袭。这一招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使其腹背受敌。

此时,奥斯曼与欧洲舰队陷入僵局。我趁势与奥斯曼谈判,表示若其退兵,我们愿共享贸易利益。奥斯曼权衡利弊后同意退兵。

解决了外部威胁,我们开始重建乌伦齐城。这次,我们采用了更先进的抗震技术。到了1550年,我们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成了汉人传奇。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龙之之渊 连载中
龙之之渊
中殇
0.7万字5个月前
立陶宛之路 连载中
立陶宛之路
一_586471190089682074
面对着苏联对立陶宛自绝权益的傲慢轻视;面对梅梅尔地区德国威胁的步步紧逼。身在夹缝的立陶宛一路之中必然不容易,立陶宛必须找到办法保卫他的人民,......
0.7万字5个月前
CH:社会主义三部曲 连载中
CH:社会主义三部曲
莱茵河畔的喀秋莎
(各位审核大爹,不要屏蔽我的书,我只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政治敏感话题我会尽量回避)以同人文的形式展示二战后三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纯历史向没......
0.7万字4个月前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2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4周前
战国千年 连载中
战国千年
拜占庭帝国球
如果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平手,秦始皇被刺杀成功,战国时代继续,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相崛起,华夏文明又将走向何方
2.6万字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