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宫中,赵祯独自坐在软椅上,目光静静地落在面前桌案上摆放着的禧安画像。那画像是如此逼真,仿佛能透过纸面看到禧安的一颦一笑,赵祯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追忆与思绪,就那样久久地凝视着画像,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因这静谧而变得愈发沉静。
暗卫:主人,这是您让我查的东西
赵祯:出去吧
赵祯接过暗卫呈上的文件,目光轻柔地落在那一页页记载着禧安近日生活琐事的纸张上。他的视线在字里行间缓缓游走,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而自始至终,一抹淡淡的微笑如同春日暖阳般绽放在他脸上,那笑容里满是对禧安的关切与温柔。
在这寂静的宫室之内,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柔和起来,随着赵祯翻动书页的动作轻轻流转。每读到一处关于禧安的趣事,他的眼神就会不自觉地柔和几分,嘴角的弧度也更加明显。这份专注与温柔,恰似涓涓细流,在这一方天地间静静流淌。
自上次回来一连数日,赵祯都压下想要去六福茶肆的心。他还需好好筹谋一下,该如何报答这救命之恩。
他年长禧安十岁,二人年岁相差甚远。也不知那般潇洒的女娘会不会喜欢待在这宫墙中,他到底该不该将她拉入自己的生活。
从来都是被女子讨好的赵祯,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曾经他从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禧安是不一样的。
他不想她受委屈,却也不甘心她嫁与旁人。
又是数日过去,禧安依旧没有等来赵祯的报答。
康宁:小六怎么啦,愁眉苦脸的
康宁走进家门就看到坐在窗边,单手托着下巴的禧安。看着愁眉苦脸的自家妹妹,她走过去拍了拍禧安肩膀温声问道。
禧安:三姐姐
禧安:有人食言了,我不开心
康宁:哦?
康宁:发生了什么?
禧安:就上次我出去玩嘛……
禧安:然后……
禧安:后来……
…………………………
禧安:就这样了,明明是他答应好的
禧安:呐,这块玉佩就是他给我的谢礼之一
禧安小心翼翼地从衣袖中取出那块珍藏已久的玉佩,然后轻轻地递到了康宁的面前。康宁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这块玉佩,开始仔细地端详起来。
只见那玉佩通体晶莹剔透,宛如羊脂白玉一般温润光滑。其表面雕琢着精美的图案,线条流畅自然,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康宁不禁暗自惊叹:这玉佩的工艺如此精湛,材质又是这般上乘,想来定非凡品!
康宁凝视着手中的玉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她缓缓地将玉佩递还给禧安,同时脑海中飞速思考着。这玉佩的主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能拥有如此珍贵之物,想必绝非普通之人。
康宁:可知那郎君姓甚名谁?
康宁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道。
禧安:他说他叫赵受益
禧安微微颔首,轻声回答道。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惊雷在康宁耳边炸响。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因为在大宋,谁人不知晓“赵”这个姓氏唯有皇室宗亲方可使用。
而眼前这块玉佩的主人竟然自称赵受益,那么毫无疑问,被禧安所救的这位郎君必定是出身于皇族无疑!
康宁:禧安可知他身份?
禧安: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他非富即贵
禧安:赵是国姓,我觉得他一定会很好的报答我
禧安:嘿嘿嘿嘿~
禧安一脸得意的看着康宁,等待着姐姐的夸奖。
康宁:你啊你啊
康宁:这事不要再放在心上
康宁:如若那郎君真的来报答你,你安心收着便是
康宁:但若是那郎君没有前来,你也不要再提及此时
康宁:知道了吗
康宁无奈的看着已经走神的禧安,轻拍她的头顶道。
禧安:知道啦知道啦
禧安:不会再提啦
禧安:三姐姐,我出去玩啦
说罢禧安蹦蹦跳跳的跑出家门,独留康宁一个人还在原地沉思。
夜幕低垂,康宁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眉宇间依旧萦绕着化不开的忧思。柴安抬眼望向那道静默的背影,只见她木然地坐在书案前,仿佛一尊失了魂魄的雕像,良久未曾挪动分毫。柴安心中一紧,终是忍不住迈步上前,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柴安:娘子可是有烦心事
康宁:小六前些时日……
康宁将今日小六所说的那些话,仔细地在心中过滤了一遍,拣选着重要的部分说给柴安听,她的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显然是想从柴安那里听到一些独到的想法。
五福临门:做得官家心上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