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的兰瑛径直走向了一处公共电话亭,轻巧地拿起听筒,拨通了北平姑姑家中的号码。
自几个月前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全面侵华的战火点燃,不久北平也沦陷,北平落入敌手以来,那里的局势便日益紧张,令人忧心忡忡……
想起曾经的母校,北京大学,那里是无数学子的校园天地,也是她和世炎曾经美好的回忆过往,一所那么美好的学校,顷刻间,也变成了人间地狱……
想到这儿,兰瑛心中一阵悲痛……
电话刚一接通,兰瑛便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紧张从心底涌起,那头传来的声音,每一个字都仿佛携带着千钧之重,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姑姑的语调虽努力维持平静,但话语间流露出的深深忧虑却再也无法掩饰:
夏青(姑姑):“北平沦陷之后,这里的局势也愈发艰难了,我打算过几日带着锦年,暂时去香港避一避……”
声音稍作停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
夏青(姑姑):“至于……瑛瑛你之前拜托我关照世炎奶奶的事情,我也确实试着去找过奶奶。可是老人家啊,一辈子都在这座古城里生活过日,对这里早已根深蒂固。无论怎么劝说,就是不肯离开。”
夏青(姑姑):“而且,估计老人家心里也怕麻烦别人,不好意思承受这份情义,便推脱着拒绝了。”
兰瑛握着电话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出苍白。她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倔强又慈祥的老人模样。
是啊,这里有着祖祖辈辈的回忆,有着数不清的故事与牵挂,又怎能轻易割舍?
近日,姑姑也听闻上海的局势似乎愈发危急,恰似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姑姑的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担忧,她再三嘱咐兰瑛莫要执着。北平如今是断断回不去了,而苏州那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夏青之前通电话打算劝说兄长与嫂子,也就是兰瑛的父母,动身前往香港暂避战乱。
然而,她的兄长——一位学富五车、风骨卓然的大学教授——却目光炯炯,语气坚定。他以家国大义为重,决意留守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故土。
而作为妻子的嫂子,虽柔情似水,却也坚韧如山,毫不犹豫地追随丈夫,甘愿留下相伴左右,从未萌生退意。
在外,是兄长胸怀天下、气节凛然;在内,是嫂子温婉贤淑、刚毅隐忍。他们的选择如此笃定,毫无动摇或犹豫。
这令夏青心中百感交集:有对兄嫂高洁品行的敬佩,也有战火纷飞中的深深担忧,更有无法改变他们心意的无奈。这些复杂的情绪纠缠在一起,最终化作一声轻叹,在心底久久盘旋,挥之不去。
然而,他们心底始终悬着一道难以释怀的牵挂,那便是独女兰瑛。前些日子通电话时,兄长夏逾清语气凝重,字句之间满是托付之情,特意拜托妹妹夏青多费心照拂兰瑛,还希望她能将侄女一并带到香港。这般安排之下,他们才能稍稍抚平内心的千般忧虑,在面对眼前困境时,也能多出几分从容。
可谁承想,姑姑此时才道出兰瑛早已前往上海的事实。双亲听闻后,心中虽满是担忧,为女儿的安危捏了一把汗,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在心底暗暗祈祷远在上海的女儿平安无恙……
此刻通话的姑姑提议带兰瑛一同前往香港,兰瑛微微垂眸,轻轻摇了摇头,怀着满腹愁绪,以柔和委婉的语气婉拒了姑姑这份好意。她的心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绊住,无论如何都难以割舍当下的牵绊。此刻的她,似乎已经无法轻易抽身离去,只能寄希望于走一步看一步,任凭命运的洪流将自己推向未知的前方……
随后,兰瑛亦拨通了远在苏州的双亲电话。
交谈中,她得知父母早已知晓她前往上海寻觅世炎之事。世间哪有不疼爱子女的父母?
尽管他们明白兰瑛隐瞒此行的真实目的,更多的是担忧而非责备。
近来报纸上的种种消息令他们心神不宁,尤其担忧独身在外、无依无靠的女儿。加之兰瑛自幼体弱多病,他们的忧虑更甚。
然而,兰瑛却以温婉而柔和的声音安抚着二老,试图减轻他们的挂念,反复叮嘱他们不必过于忧心。
拨打完牵念亲人的电话后,兰瑛便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自幼体弱多病的她,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无数次的中药调理,终于让身体有了一些好转。
然而,她深知这段来之不易的康复之路绝不能轻易中断,否则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煎好的中药散发出淡淡的苦香,她一饮而尽,却仍旧难以入眠。
思绪万千,最终选择坐在床边,随手翻开一本书籍,试图借此平复内心的波澜。
————————
夜幕低垂,佟家儒凝视着尤瞎子那鬼祟的身影悄然离开平安里。
他迅速从藏身之处闪出,紧随其后,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想要一探究竟。
随着步伐的加快,真相如同月光下渐渐显现的影子般浮现在眼前——那些沾染鲜血的钞票,竟是从战场上牺牲的国军战士身上搜刮而来。
此情此景,令佟家儒心头一震,愤怒与悲痛交织成复杂的情绪,在胸膛中翻涌。
此时,国军和日军打的激烈,尤瞎子就在墙角等着捡钱,佟家儒看着这战况,实在是激烈……
枪声和炮声同时响起,佟家儒吓得缩到墙角,不敢再看一眼,这时候尤瞎子有了动静,他起身正要走,一枚炮弹就从远处飞过来,佟家儒大惊失色,赶紧跑过去,把他扑倒,炮弹这才没炸死他……
/
天**然间倾泻而下的瓢泼大雨,让佟家儒不得不暂时栖身于尤瞎子简陋的茅草棚中。
最近家中接连不断的变故令他身心俱疲,此刻,借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他向老尤倾诉起心中的苦楚。
另一边,张青红正与几位街坊邻居及警察老徐围坐一桌,沉浸在麻将的世界里。
老徐是欧阳正德的心腹,一旦欧阳正德投靠日本人,他自然也会随之效忠。
从老徐的只言片语中,青红得知欧阳正德曾被关押,然而昨日已被日本人释放。
如今,吉泽正躺在欧阳正德的府邸内休养,日本人不仅以凶残著称,更擅长伪善。
吉泽命大,那次袭击并未夺去他的生命。待欧阳正德重获自由之后,便将这位昔日的故友接回了家中。
经过一番恳切的请求,吉泽表面上表示并不怨恨欧阳公瑾,并且坚称一定要找到他。
他自信满满地宣称,要让这个年轻人“改邪归正”,为自己所用。
多日来,欧阳正德的心随着儿子的失踪而日益焦虑。
这天,他手中紧握着两张珍贵的照片—— 一张是公瑾幼时天真烂漫的模样,另一些则记录了他在学校里与老师们相处的温馨瞬间。
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无尽的思念,让欧阳正德的心头愈发沉重。他凝视着这些画面,仿佛能从中寻得一丝儿子的消息,却只感到更加深刻的失落与无助。
欧阳正德对着欧阳公瑾小时候的照片和学校在老师拍的合照,想念着儿子自言自语道:
欧阳正德:“公瑾啊,你在哪儿啊?是谁挑唆了你跟爸爸作对? 你快急死爸爸了!”
说着,他突然看到了照片上的另外两个人,就站在欧阳公瑾右旁。
欧阳正德:【指着照片上的兰瑛和佟家儒,自言自语说道】“这俩人叫什么来着?”
欧阳正德:“这男的,乡下来的,好像姓佟,教国文的,还有这小娘们,好像是上学期才来的,好像姓夏,听说是苏州人,还是从北大毕业,是教公瑾历史的。”
欧阳正德:【激动地说道】“ 对!对!就是这俩人,天天给公瑾讲什么岳飞啊! 文天祥啊! 什么戚继光啊! 就是这两个人把公瑾挑嗦坏的!”
说完,欧阳正德再次瞥了一眼照片中的兰瑛,眼中闪过一抹怒意,低声嘀咕道:
欧阳正德:“小狐狸精,长得是挺不错,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眼睛,总有一种熟悉感。”
欧阳正德:【轻摇了摇头,试图驱散心头纷乱的思绪,接着说道】“哼!小狐狸精!肯定是你和那个姓佟的一伙,联手挑拨离间,挑唆的公瑾!”
欧阳正德自言自语地发泄了一番后,立刻急匆匆地出门,心中燃烧着怒火,径直朝学校走去,打算找这两人算账。
勇敢的心2:兰瑛絮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