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朝第二部
超小超大

推行新经济政策

大魏王朝击退海盗,海疆恢复安宁,百姓们沉浸在短暂的太平之中。然而,孙若菲与王怀玉等一众肱骨之臣并未松懈,他们深知,国家的繁荣昌盛不能仅靠军事上的胜利,更需稳固的经济根基。于是,在皇宫的勤政殿内,一场关乎国家经济走向的朝会悄然展开。

孙若菲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神情凝重地开口

孙若菲:如今我大魏外患暂平,然民生与经济仍需大力提振。朕有意推行新的经济政策,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孙若宝莲步轻移,从群臣中盈盈走出,仪态优雅又不失自信

孙若宝:陛下,臣弟以为,商业乃国之血脉,流通四方,方能汇聚财富。除王大人所言,还可在商业区设立商会公所,由各地商贾推举公正之士主持,不仅能自我约束市场,还能为朝廷提供商业动向,以便政策调整。

王怀玉率先出列,手中捧着一份详尽的计划书,恭敬说道

王怀玉: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刺激商业繁荣。可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专门的商业区,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度量衡,让商贾们交易更加便捷公正。同时,降低商业税赋,鼓励百姓从商。

林生杰:陛下,臣虽不通经济之道,但担忧此举会让一些不法商人钻空子,扰乱市场。

孙若天:林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可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着新经济政策的细节。此时,户部尚书赵忠却面露难色,站出来说道:“陛下,降低商业税赋虽能刺激商业发展,但短期内国库收入必然减少,这……”他的话让朝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财政问题一直是国家运转的关键,如何平衡税收与商业发展,成了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

孙若宝嘴角轻扬,不慌不忙地说

孙若宝:赵大人不必忧虑,商业繁荣后,交易频繁,可对奢侈品、珍稀货物等增设专项税,既能保证国库收入,又不影响民生必需。再者,可鼓励各地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专属品牌,提升大魏商品竞争力,增加贸易利润

孙若菲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目光坚定地说

孙若菲:朕意已决,新政势在必行。至于财政问题,就依若宝所言,再做详细规划

最终,孙若菲拍板决定,采纳王怀玉的建议,并任命他为新政推行的总负责人,孙若天协助,林生杰负责维持新政推行过程中的治安,同时责令赵忠密切关注财政收支,与孙若宝共同商讨开源节流之法。

新政策一经颁布,在大魏境内掀起了轩然大波。都城之中,原本零散的商铺纷纷迁至新建的商业区,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丝绸庄里,五彩斑斓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瓷器店内,精美绝伦的瓷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赏。香料行中,异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国度。

然而,新政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老牌商户,习惯了以往的经营模式,对新的市场规范和税收调整心存抵触。以京都商会会长马福为首的一群富商,联合起来,试图通过罢市来向朝廷施压。马福在商界颇具影响力,他振臂一呼,众多商户纷纷响应。一时间,商业区冷冷清清,往日的繁华不再,只有偶尔的风声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

孙若宝听闻此事,主动进宫求见孙若菲

孙若宝:皇兄,这些商户此举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若不加以整治,新政恐难推行。但也不可一味强硬,需恩威并施。

孙若宝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说道。

孙若菲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下令王怀玉和孙若天前去安抚商户。二人来到商户聚集之处,王怀玉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新政的长远益处

王怀玉:诸位,新政策虽在短期内可能让大家有些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规范的市场和便捷的交易环境,将吸引更多的顾客,咱们大魏的商品也能远销海外,那时大家的生意只会更加兴隆。

孙若天则神色严肃地表明朝廷推行新政的决心

孙若天:朝廷推行新政,是为了大魏的繁荣昌盛,若有人蓄意破坏,必将依法严惩,望诸位三思。

可马福却不为所动,他冷哼一声道:“王大人,王爷,你们说得好听,可这税赋一降,我们的利润也跟着少了,这生意还怎么做?”其他商户也纷纷附和,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王怀玉和孙若天一时陷入僵局,就在这时,孙若宝突然到访。她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

孙若宝:马会长,诸位,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消息。陛下已下令开通多条通往周边国家的商路,只要新政顺利推行,大家的货物就能走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这利润可比在国内翻了不知多少倍。而且,我已规划好一系列商业推广之法,从包装设计到宣传推广,让大魏商品声名远扬。

商户们听后,不禁面面相觑,开始小声议论起来。马福心中虽有所动摇,但仍强硬地说:“这不过是画饼,谁知道能不能成。”

孙若宝早有准备,她拿出一封李明宇从邻国寄来的信件,信中详细描述了邻国对大魏商品的渴望以及通商的诚意。又取出一本自己绘制的宣传册,上面精美的插画展示着大魏商品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商户们传阅着信件和宣传册,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马福见状,知道再坚持下去也无益,只好妥协:“既然如此,我们愿意配合新政,但朝廷可得说到做到。”

经过一番努力,商户们逐渐理解了新政的意义,纷纷恢复营业。商业区再度热闹起来,商人们往来穿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卖小吃的摊贩也多了起来,各种美食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为了进一步促进商业发展,孙若菲还下令开通了多条通往周边国家的商路,鼓励大魏商人走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李明宇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才能,被任命为商路开拓使,负责与各国洽谈通商事宜。

李明宇带着一支庞大的商队,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穿越沙漠,历经艰辛。在抵达第一个邻国时,却遭遇了对方的刁难。邻国的贸易大臣对李明宇提出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要求大魏降低商品价格,同时提高关税。李明宇据理力争

李明宇:贵国与我大魏通商,本是互利共赢之事。我大魏的丝绸、茶叶、瓷器皆是贵国百姓喜爱之物,若提高关税,最终受苦的还是贵国百姓。

经过数日的谈判,双方僵持不下。就在李明宇感到棘手之时,他偶然得知邻国的王子对大魏的文化十分着迷。于是,李明宇精心准备了一场文化展示,邀请王子观看。精美的丝绸服饰、悠扬的丝竹音乐、神奇的茶艺表演,让王子大开眼界。王子对大魏的文化赞不绝口,在他的干预下,贸易大臣终于松口,双方达成了通商协议。

在李明宇的努力下,大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远销海外,换回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珍稀物资。国内的商业氛围愈发浓厚,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足起来。随着商业的繁荣,大魏的文化也开始对外传播。各国的使者、商人纷纷来到大魏,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一时间,都城内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不同的语言、服饰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随着商业税赋的降低,国家财政收入短期内受到了一定影响。同时,一些不法之徒在商路沿途抢劫过往商队,严重威胁着商业安全。

面对这些问题,孙若菲再次召集王怀玉、林生杰等人商议对策。王怀玉建议,从商业繁荣带来的长期收益中,合理规划一部分用于补充财政

王怀玉:陛下,如今商业繁荣,虽税赋降低,但交易量大幅增加,我们可以从贸易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充实国库。

林生杰则主动请缨,派遣军队在商路沿线巡逻,保障商队安全

林生杰:陛下,臣愿亲自挑选精锐士兵,在商路沿线设立关卡,让那些不法之徒无处遁形。

孙若宝:陛下,除了王大人和林将军所言,我们还可发行‘商券’,由信誉良好的商户联合担保,可在市场流通,作为交易凭证,缓解货币不足问题,还能促进商业信用体系建立。同时,鼓励民间集资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方便商业运输,日后从商业税收中给予回报

赵忠也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建议精简朝廷机构,裁汰一些冗余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农业税收。”孙若菲听后,连连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极是,就按此执行。”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大魏的经济持续繁荣,国家实力日益增强。看着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孙若菲和他的臣子们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而他们将携手共进,为大魏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不懈奋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魏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甚至远至西域的商队也频繁往来。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西域商队带来了独特的商品,如精美的宝石、珍稀的香料,但也带来了不同的商业规则和文化冲突。一些西域商人在交易中不遵守大魏的市场规范,与本地商户产生了诸多矛盾。

有一次,一位西域商人在交易中使用了假秤,被本地商户发现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械斗。此事传到孙若菲耳中,他意识到,必须制定一套针对外来商人的管理办法。于是,孙若菲再次召集王怀玉、孙若天等人商议。

孙若天建议

孙若天:陛下,我们可在各个通商口岸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来商人进行登记和管理,让他们了解并遵守我大魏的法律和市场规则

王怀玉:同时,我们也可以派遣精通西域文化的官员,与他们进行沟通协调,促进文化交流,减少冲突。

孙若宝:皇兄,还可定期举办‘万国商盟会’,邀请各国商人齐聚大魏,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共同制定通用的商业准则,既能解决矛盾,又能提升大魏在国际商业中的地位。

孙若菲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很快在通商口岸设立了“夷商司”,负责管理外来商人的事务。夷商司的官员们不辞辛劳,耐心地向外商解释大魏的法律和市场规则,同时积极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在他们的努力下,外来商人和本地商户之间的矛盾逐渐减少,商业合作也越来越顺畅。

但就在大魏商业蒸蒸日上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破了平静。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大片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这场灾难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对大魏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农业受损,粮食产量锐减,物价开始飞涨,商业活动也受到了影响。

孙若菲得知灾情后,心急如焚,立即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时,他还派遣孙若宝前往南方灾区,负责赈灾事宜。孙若宝深知责任重大,她日夜奔波在灾区,组织百姓抗洪救灾,安置受灾群众。她发挥自己的文艺才能,组织文艺义演,鼓舞百姓士气,还发动当地的富商捐款捐物,共同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然而,赈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官员贪污赈灾物资,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百姓得不到救助。孙若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她亲自展开调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将那些贪污的官员一一绳之以法。在她的努力下,赈灾物资顺利发放到百姓手中,灾区的秩序逐渐恢复。

为了帮助南方地区恢复经济,孙若菲决定在南方推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他减免了南方地区的农业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重建家园。孙若宝则利用自己的经济才能,在南方设立了多个手工业作坊,引入先进技术,帮助百姓就业,增加收入。还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挖掘南方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吸引游客,带动地方经济。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南方地区逐渐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农田里重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到正轨。随着南方经济的复苏,大魏的整体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后,大魏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昌盛。但孙若菲和他的臣子们明白,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们将继续秉持着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念,带领大魏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大魏王朝第二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明风云录 连载中
大明风云录
林亭燕喃
嘿,朋友!你想知道明朝那些事儿吗?你想了解明朝那些著名官吏的传奇故事吗?打开这本书,你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朝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他们的故事......
4.8万字5个月前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连载中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林亭燕喃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天资平庸的曾国藩,如何成为一代名臣?
4.2万字5个月前
立陶宛之路 连载中
立陶宛之路
一_586471190089682074
面对着苏联对立陶宛自绝权益的傲慢轻视;面对梅梅尔地区德国威胁的步步紧逼。身在夹缝的立陶宛一路之中必然不容易,立陶宛必须找到办法保卫他的人民,......
0.7万字5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4周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3周前
金石志 连载中
金石志
卡鲁耶格老师
跟随主角来看看一些文物的故事吧在默不作声的文物背后,他们又见证了哪些故事呢?来看看不一样的历史吧。
0.3万字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