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大约6500万年前:
一颗决定命运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彻底终结了地球前任霸主恐龙的统治,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便宣告结束了。
聪明的人类祖先得益于弱小的体型,在这场浩劫中开始“深挖洞、广积粮”,躲到地底下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在没有恐龙这个致命威胁后,唯唯诺诺的哺乳动物们得以繁衍生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时间来到大约6400万年前:
在大灭绝中,还有一些顽强活下来的昆虫,它们以死去的动物为食。而一种体长大约15厘米、类似于猴子的哺乳动物则以它们为食,并渐渐地回到了食物链的上端。
时间来到大约5800万年前:
大量的食物出现在树上,地球上原始的灵长类动物从哺乳动物中分化出来,爬上大树,在上面生活起居,并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泰坦蟒继承了恐龙的衣钵,是生物史上体型最为庞大的蟒蛇,成为了新一代的霸主。这种蟒蛇生性凶残,以鳄类和海龟等大型动物为食,也包括灵长类动物,也因此,对这种巨蛇的恐惧感从此刻进了人类的基因里。
时间来到大约4500万年前:
那时地球的温度并不稳定,森林里的食物越来越少,人类祖先再次进化,经过千万年的沧海桑田,灵长类动物的手臂变得更加细长。中华曙猿出现了,它是已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最早的一种,属于早期的猿猴。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猿类进行了第一次分化,逐渐分化为两支,一支主要还是生活在树上,逐渐演化为现代猴子们的祖先,而另一支逐渐适应了地面的生活,演化成为森林古猿,这便是后来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自此,人类就已经和猴子们分道扬镳了。
时间来到大约2100万年前:
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结合处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这次漫长的造山运动,将人类祖先——古猿进行了第二次分化,在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古猿,受气候和环境影响,慢慢选择继续向西、向南迁徙,他们就是后来非洲乍得沙赫人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
在喜马拉雅山以东的古猿,早已适应了那里的气候环境,选择继续留在这一地区的盆地和山林里生活,他们将成为后来重庆巫山人和云南元谋人的祖先。
后来,也有一部分古猿选择越过高原、穿过山林继续向北,到达了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带,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他们便是2000多万年后北京山顶洞人的祖先。
时间来到大约1700万年前:
古猿的尾巴开始缩至脊椎底端,变成了尾椎骨。古猿的尾巴,其主要功能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它的退化恰恰表明人猿完成了由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的进化,标志着人类祖先终于在进化的道路上正式“站起来了”。
时间来到大约1200万年前:
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大地上形成了一条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生物系统。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上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以西依然是茂密湿润的树丛,这边的猿类生活,并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变。但这也注定了它们在后来进化的道路上必然掉队,无法进化为智慧生物——迄今为止仍处于猿类阶段,它们就是现代大猩猩的祖先;而在裂谷以东,由于地壳运动导致了降雨量的渐次减少,林地慢慢被草原所代替,这也使得部分与现今人类共同的族群相继被灭绝。
时间来到大约700万年前:
在亚洲云贵地区的茂密丛林里,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继续繁衍生息,如鱼得水。
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纯属后来西方人的瞎扯淡!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于非洲,那么西方人会接着编故事,他们会告诉你,其实非洲的乍得沙赫人也是从欧洲迁徙过去的。如果你再问那些家伙是怎么跨过地中海到达非洲的?那么欧洲人很可能会说:他们是像土拨鼠打地洞一样钻过去的。呵呵——
针对这个悬而未决的争论,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广袤的大陆,草木丰茂,水光热条件都得天独厚,为何不能孕育人类?而人类的祖先一定要猫在食物相对匮乏的非洲草原上,等到吃不上饭了才想着朝地大物博的亚洲逃荒流浪?倘若真是那样,那么请问,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又是如何翻过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的呢?难道是他们都临时长了翅膀吗?
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青藏高原东麓山川纵横、光热充足、水草丰茂的地带才是人类真正的发源地。
华夏万万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